据民俗学调查:黎族的钻木取火术至今还保留着吗?
在我国神话传说中,伏羲取的是天火,而取大地上的火种则是“燧人”大神,关于燧人氏(取火者)钻木取火的传说很多,例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民食果..
餐具
一、排塔
“排塔”是竹制的饭盒。取老云竹的一个竹节筒,直径15厘米,长30厘米,削去竹皮。在筒身上端三分之一处相对制有两个耳孔,系着绳子,筒口盖也是竹制的。筒身雕刻几何纹、人纹和青蛙纹图案,象征吉祥。“排塔”工艺美观且耐用。居住在五指山地区的黎族出门野外劳动,都用“排塔”盛饭,是一种较为卫生的餐具。
二、喂猜
“喂猜”是使用五指山树果制成喝菜汤的小匙。这种果呈球状,果壳坚硬,大如鹅蛋。把成熟的果壳破开两块,加工后钻两个孔,用白藤片系上竹柄,制成舀菜汤的勺具。
三、辣椒具
民间普遍利用小竹筒或独木制作成盛辣椒的小盒子,工艺美观实用。
四、簸箕
居住在山区的黎族使用竹片编织直径一米宽的簸箕。用餐时把簸箕放在地上,放置碗筷和菜碗,周围是用餐坐的小木凳。
炊具
一、陶锅
陶锅,是黎家煮饭做菜的主要炊具,大小不等,锅盖陶制或独木刨挖制成。
二、铁锅、铝锅
铁锅和铝锅,均系外地输入。铁锅于唐代进入黎区,铝锅于1939年日军侵占海南始,在沿海黎区使用,解放后黎家普遍使用铝锅。黎区甚少使用铜锅煮饭。
三、皮锅、南瓜锅、椰子锅
黎族上山狩猎,捕获山猪或黄猄时,剥开其皮,用树木在地上立四根木桩,固定兽皮,把野物的血及内脏放进皮锅中煮,加入盐巴,煮成美味野餐。黎族守山栏园时,把山栏园里的大南瓜,从瓜蒂部开洞,取出瓜瓤,盛上水放进适量米和盐巴,在火堆中烧。椰子锅,即把椰子从蒂部开洞口并保留其水,把米装入椰子内,以椰子皮和壳当锅,放进火堆中烤,煮成干饭。味道独特,滋补健身。正如黎族歌谣:“出门不带锅,时对(即时餐)多基础;仙饭任尝吃,肚饱又唱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我国神话传说中,伏羲取的是天火,而取大地上的火种则是“燧人”大神,关于燧人氏(取火者)钻木取火的传说很多,例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民食果..
生产工具和农作物种类 1949年前,黎族人民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反映在生产工具上亦如此,铁制工具品种很少,数量也很匮乏,种类“残缺不全”。不仅没有铁犁,甚..
九黎在远古时代是一个部落联盟,居住在长江流域的今湖北、湖南及江西一带。或说大抵上古之时,江汉之区皆为黎境。九黎共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9个氏族,蚩尤是他们..
连续三千年以上的黎锦工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宋朝以前,海南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后来灌木类棉花逐渐由海南岛传入中国南方。200..
打柴舞黎语叫“转刹”,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打柴舞的习俗在黎家人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已成为一种带..
据《中国航海史》和《中国船谱》记述,筏和独木舟是船舶始祖。在黎族独木器具中,独木舟最为着名。早在数千年前,海南先民已经和独木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黎族传说..
黎族舞蹈是黎族人民在海南岛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中,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而形成的。黎族社会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经济生活、劳动生产、反抗斗争等等,..
历史上,虽然黎族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但黎族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民族。为了发展生产和解决生活之需,黎族在古代就积极与周边的其它民族发生贸易关系,从而在聚居..
黎族作为海南岛的最早居民,在海南岛这种自然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都有吉、凶、福、祸。所以黎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
在保亭槟榔园旅游景区,有一支黎族器乐演奏队,椰壳、牛角在他们手上都能奏出优美的旋律,还有更多乐器外地游客从来就没见过。一支具有民族特色的乐队,使这个景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