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的农具和农田水利都有啥悠久历史

时间: 浏览:加载中...

  生产工具和农作物种类

  1949年前,黎族人民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反映在生产工具上亦如此,铁制工具品种很少,数量也很匮乏,种类“残缺不全”。不仅没有铁犁,甚至连做木耙的最必需的简单工具铇和凿也没有。所用木耙,只是用钩刀把木条修好后,拿尖刀或烧红的铁(多数是用残了的钩刀)戳穿成洞,镶进把柄和耙齿,便用来耙田。因制作这种木耙费工很大,因此,有的地方则用竹耙代替。竹耙是用砍成1.3米长左右的竹子,剖为两半,利用其原长在节上的枝修整后作耙齿(枝留5~6寸长),然后将2根1米多长的木棍,用藤条捆绑在剖开的竹上,成为筏状,即成耙。使用时,在木耙或竹耙上压几块石头,用牛拉着在田里来回拖曳。耕牛是黎族人民重要的生产工具,黎族地区的耕牛以水牛为主,黄牛较少,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在黎族地区使用的主要农业生产工具1949年前后有:犁、耙、锄头、钩刀、镰刀、铲、锹、铁爪、斧头、尖刀,铁制工具基本从汉族地区输入,木制的工具仍大量使用,除木犁、木耙外,木铲、木锹在一些地方也很通行。

  黎族种植稻谷的历史悠久,在唐朝徐坚的《初学记》里就说:“《广志》曰:‘南方地气暑热,一岁田三熟,冬种春熟,春种夏熟,秋种冬熟’”。

3.jpeg

    到清朝时,文献谈到黎族地区稻米生长情况时就说:“依山涧为田,所获较外间数倍,其米粒大色白,味颇香美。”

  除了种植稻谷以外,黎族人民还种植杂粮。主要有红薯、玉米、花生、木薯、豆类等。

  农田水利

  黎族人民很早就开始重视水利工程,向汉族学习挖渠开沟的技术。与其它生产技术一样,黎族的农田水利技术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并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

  早在明代的历史文献里就有关于黎族地区农田水利方面的记载:“以竹筒装成天车,不用人力,日夜自动车水灌田”。当时,明朝一些较正直负责的官员,也积极地在任所之地推广教授先进的生产技能,包括农田水利方面的技能,如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任昌化知县的陈谳“教民筑堤蓄水,因以灌田,自是无亢旱之旧患,民甚赖焉”。

    但是,在1949年前由于政治经济社会诸多原因的制约,黎族地区的农田水利技术发展极其缓慢,直到民国时期的水利设施仍十分落后,对此,《琼中县志》是这样描写的:“民国期间,县境内农民常以火烧石头,凿渠引水,用木条、树枝、杂草、石头、泥土等建造临时性水陂。

4.jpeg

    1949年全县建有水陂48宗,灌溉农田867公顷。”“清至民国期间,民间多用牛罗叶柄制作戽斗汲水,用竹制水车提水灌溉,l952年后改用木制龙骨水车提水,”“民国期间,境内有山塘4口,灌溉面积4.67公顷”,“民国期间,本县没有水库”。1949年以后,黎族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多次掀起兴修水利高潮。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黎族地区水利设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引水到蓄水,从灌溉到防洪、排涝、防潮、发电、供水综合治理,综合利用,逐步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文史百科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据民俗学调查:黎族的钻木取火术至今还保留着吗?

      在我国神话传说中,伏羲取的是天火,而取大地上的火种则是“燧人”大神,关于燧人氏(取火者)钻木取火的传说很多,例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民食果..

    据民俗学调查:黎族的钻木取火术至今还保留着吗?
  • 黎族的农具和农田水利都有啥悠久历史

      生产工具和农作物种类  1949年前,黎族人民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反映在生产工具上亦如此,铁制工具品种很少,数量也很匮乏,种类“残缺不全”。不仅没有铁犁,甚..

    黎族的农具和农田水利都有啥悠久历史
  • 历史上的九黎族首领是谁?九黎族的历史传说

      九黎在远古时代是一个部落联盟,居住在长江流域的今湖北、湖南及江西一带。或说大抵上古之时,江汉之区皆为黎境。九黎共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9个氏族,蚩尤是他们..

    历史上的九黎族首领是谁?九黎族的历史传说
  • 黎族染织技术简介 黎族的红藤黎锦啥样

      连续三千年以上的黎锦工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宋朝以前,海南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后来灌木类棉花逐渐由海南岛传入中国南方。200..

    黎族染织技术简介 黎族的红藤黎锦啥样
  • 黎族舞蹈 黎族的打柴舞为何又叫竹竿舞

      打柴舞黎语叫“转刹”,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打柴舞的习俗在黎家人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已成为一种带..

    黎族舞蹈 黎族的打柴舞为何又叫竹竿舞
  • 为何说黎族的独木舟是黎族古老文化标志

      据《中国航海史》和《中国船谱》记述,筏和独木舟是船舶始祖。在黎族独木器具中,独木舟最为着名。早在数千年前,海南先民已经和独木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黎族传说..

    为何说黎族的独木舟是黎族古老文化标志
  • 黎族的竹竿舞是怎样跳的?又有啥好意头

      黎族舞蹈是黎族人民在海南岛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中,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而形成的。黎族社会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经济生活、劳动生产、反抗斗争等等,..

    黎族的竹竿舞是怎样跳的?又有啥好意头
  • 黎族的传统贸易:黎族人是怎样物物交换的

      历史上,虽然黎族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但黎族并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民族。为了发展生产和解决生活之需,黎族在古代就积极与周边的其它民族发生贸易关系,从而在聚居..

    黎族的传统贸易:黎族人是怎样物物交换的
  • 黎族的生活习俗舞是怎样的?又有啥含义

      黎族作为海南岛的最早居民,在海南岛这种自然环境条件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都有吉、凶、福、祸。所以黎族人民在日常的生活..

    黎族的生活习俗舞是怎样的?又有啥含义
  • 黎族的传统乐器都有啥?至今又有何发展

      在保亭槟榔园旅游景区,有一支黎族器乐演奏队,椰壳、牛角在他们手上都能奏出优美的旋律,还有更多乐器外地游客从来就没见过。一支具有民族特色的乐队,使这个景区生..

    黎族的传统乐器都有啥?至今又有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