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战与贵族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说车战消亡导致贵族灭亡呢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还不知道:车战与贵族有什么联系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虽然现在尚无充分的证据可以肯定是车战造就了贵族,但中国贵族的没落确实是由车战的消亡造成的,至少它是个决定性的因素。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到底为什么说车战消亡导致贵族灭亡吧?为什么车战与贵族产生了必然的联系呢?那就快点跟我一起看看吧!

image.png

  步兵和骑兵的崛起代替了车战,导致车士纷纷从战车上退了下来。车士都是贵族。车士退出战场就是贵族让出了战争的主导权。车战退出战场导致了贵族退出历史舞台。那么为何车战被步骑取代之后贵族就不再垄断战争甚至退出战场了呢?也许是出于贵族不愿跳下车来屈尊参加到原先由农民、奴隶、罪犯等所组成的步兵行列中去的这种“羞与为伍”的心理,但贵族为何不当骑兵,做骑士?当然可以。但问题是平民也可以(包括农民、牧民)。

image.png

  首先,当时没有律法规定平民不可以骑马当骑兵(禁止商人等贱民骑马是秦汉以后的事),而关于乘车和当车士却有许多限制规定,将平民阻挡在战车之下;其次,单匹的马,平民买得起也养得起,农牧民本来就有许多人自养马匹,而战车的制作成本和技术都相对更高更复杂,非一般单个平民所能负担得起;再次,骑马相对容易学,民间教练到处都有,而驾车技术难度很高,要经过学校专门的培训(“御”为“六艺”之一,是当时“国立大学”的必修课)。因此平民便很容易当上骑兵,也很乐意去当骑兵。

image.png

  假如贵族也当骑兵的话(这在早期是有可能的,并有相当的数量,而且很可能是由那些车士转业过来的),平民就更乐意与贵族为伍了。然而贵族的本性与这种现象是相矛盾的,不可能让这个现状维持很久。贵族的本质属性是等级性,它要求与其他人尤其是与平民拉开距离,并通过外在的标识形式来彰显这种区别。现在贵族和平民这两个差距很大的阶层混合、重叠在同一个组织中,而又没有一个明显的标记来突出贵贱之分(因为骑兵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个个都是骑在马上,很难一目了然地辨别贵贱,不像车士高居战车上而平民只能徒步跟随在车下,容易见出高低),贵族自然很不愿与平民为伍,甘当骑兵的必越来越少,而更不愿意当步兵。

image.png

  春秋后期的鲁昭公元年,《左传》作者在记魏舒“毁车为行”时曾指出:“荀吴之嬖人不肯即卒,斩以徇。”只有严厉的军法才能暂时强迫他们服从命令,加人步卒的行列。而平民则很乐意与贵族分享荣耀,其结果势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平民参加到骑兵中来,而骑兵中的贵族分子则渐次消退、消失于无形之中。这样,步兵和骑兵就基本上都是由平民以下的分子构成,甚至到后来将帅也绝大部分从中产生,而军队也就自然完成了去贵族化的进程。这个过程曾经持续了约一个多世纪。我们从春秋后期“三家分晋”前的《左传,昭公三年》所记载的晋国叔向与齐国晏子的一段对话中可以看出端倪:“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叔向曰:“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晋国率先走上了“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的战车与贵族同时萧条没落的道路,此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不过是顺势而为的加速度而已。

image.png

  车战曾经使贵族掌控了军队,主导了战争,同时也通过军权,加强、巩固了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战胜者自然赢得国人的普遍尊重与敬畏,战败者也可以找到借口煽动复仇情绪,凝聚人心,进一步调动组织军事力量。因此,车战既是中国贵族社会的产物,又是维持中国贵族社会的一种力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后,中国贵族也是随着战车和车战的退出战场而崩溃。为什么贵族一定会与战车和车战共存亡,并且不再有延续的机会呢?因为贵族把地位、身份、荣誉等主要条件都绑在了战车上,把自己的权力和维持统治的合法性都寄托在了车战上。当战车和车战退出战场时,他们并没有及时将这些条件转移到马背上,像欧洲贵族一样成为骑士,也没能在骑兵中建立起和战车一样体现贵族等级标志的体系与主导权,步兵就更不用说了。

image.png

  贵族随着车战的淡出战场而渐渐退出军队,自然也无法像先前那样垄断战争,立功的机会也少了,他们的荣誉、地位与权力也就难以为继,发生了动摇。我们知道古今中外的贵族差不多都是源自战争,贵族的统治权力和社会地位大半是从战争中获得其“合法性”的。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贵族们从战车上下来以后,就越来越少参加骑兵和步兵的队伍出征作战,也就不能从战争中获取令人尊敬的荣誉、身份、地位与权力,因而也就失去了统治的合法性和存在的基础。

image.png

  从前连国君都经常登上战车驰骋战场,这和16世纪欧洲的贵族观念一样,认为国君应该亲自参加战斗,在刀光剑影、矢石交加的搏斗中有勇敢的表现。法国国王亭利二世就是死于一场与骑士进行的比武擂台赛上。这与秦武公与力士举鼎比赛绝膑而死表现出一样的崇尚勇力、勇敢的观念和行为模式。而中国春秋时期的国君更经常亲冒矢石打仗受伤,国君与卿大夫是生死与共的亲密战友关系,共同分享胜利与失败的悲喜之情和价值观念。但在战国时代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形了。卿大夫和士在失去战车和车战这个用武之地之后,就从车士转为游士、谋士、辩土甚至食客,由原来的统治阶级、领导集团的成员身份下降到了依附地位。

image.png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冯驩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曰:‘天下之游士凭轼结东入齐者,无不欲强齐而弱秦者;凭轼结軻西入秦者,无不欲强秦而弱齐者。’”孟尝君养有三千食客,大多数都是乘车来往的游士,像冯谖那样的无车族是少数。再后来“士”蜕变成了文人、读书人、知识分子的专有名词;加上“人”字旁就变成了“仕”—纯粹的文官。在从军政合一向政治权力与军事力量相分离的过程中,中国的贵族阶级就这样动摇瓦解了。根据以上论述,可以断定,战车和车战退出战场,是导致中国贵族退出历史舞台并最终瓦解崩溃的主要和直接的原因。在战国时期已是苟延残喘的贵族及其制度,经秦朝郡县制的最后一击而彻底毙命,从此再也没有能够复原和延续下来。

image.png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看完了以后是不是明白为什么战国时期的车战这项作战技术的消亡会导致了贵族的灭亡了吧!小编觉得这大概就很像“失业”然后导致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