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没有对司马昭构成威胁,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了?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嵇康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做人,得在轨道上走着。没有骨气难以立身,没有品行难以立德。历史上的名人大家,都用手中的笔书写历史的沉浮,描绘人生的喜乐,刻画沧海横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人文笔精彩绝伦,有人立意高远,有人才思荡漾。他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为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说说曹魏时期的思想家、音乐家和文学家嵇康。他是一位特立独行、个性鲜明、不落俗套的大文豪。谈论魏晋风骨,嵇康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高度。

  出生在今安徽省濉溪县的嵇康,迎娶了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有了走入上层社会的基础条件。但他有脾气,注定是一个官场的失败者。因他有才华,注定会成为一个文学家。

  一封《绝交书》,撑起了他的豪迈人生和不朽品格。

image.png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写给好友山涛(字巨源)的一封信。在这封书信中,嵇康向好友山涛分析了自己与当时官场的“八字不合”和格格不入。

  常言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个人在干什么,不代表他就能干好什么,也不代表他喜欢什么。

  嵇康抵触官场,不能和当时的那股子风气同流。一开始,他的内心就沟壑纵横。

  尽管嵇康的好友王戎曾说,自己和嵇康一起在山阳居住了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不喜不悲,不是无喜无悲。不喜不悲其实是大喜不喜、大悲不悲。

  果然,面对司马昭,嵇康表现出了极其强烈的厌恶情绪。

  早年,嵇康生活清贫,日子恓惶。一次,他和好友向秀在家门口打铁。就在这时候,颍川的豪门公子钟会来访。钟会在司马昭手下混得风生水起,像模像样。一看是这个家伙,嵇康埋头打铁,不去理会钟会。

  钟会忍者怒火,等待许久,准备折身而返。

  “何所闻而来? 何所见而去?”嵇康这时候发话了。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尴尬的钟会瞬间愤怒。说罢,他愤然甩袖离去。

  敢惹大将军司马昭的红人,厄运一点一点逼近嵇康。

image.png

  在嵇康那里吃了一鼻子灰,钟会给主子司马昭打起了小报告。“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心怀鬼胎的人往往喜欢听鬼话。

  钟会这么一说,司马昭心里很不舒服。

  “康欲助毌丘俭,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 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钟会又补上一刀,完全把嵇康当做了司马昭的“假想敌”。

  作为当时的文人领袖,嵇康在知识分子群体中有着惊人的号召力。虽然不参与政事,但是因为姻亲,他和曹魏相对亲近。而对司马家族的本能疏远,又在钟会的离间之下,沟壑越来越大。

  嵇康完全被列入了司马昭的黑名单。

  既然不能为我所用,不如提早干掉。司马昭不愿意看到嵇康成为他的绊脚石。

  贪权的人往往是心底阴暗的人。在钟会的挑唆之下,杀死嵇康的念头在司马昭心中迅速生长。

  嵇康离枉死,只差一个噱头。

  到了景元四年(263年),与嵇康相识的吕巽和吕安兄弟俩闹出了一场矛盾。哥哥吕巽迷奸弟妹徐氏,兄弟二人反目。这时候,嵇康出面调停。他劝吕安不要把哥哥告到官府,以免损害家族的颜面。

  就在这时候,哥哥吕巽却担心事情某一天败露,弄得自己身败名裂。他干脆先发制人,一纸诉状先把弟弟告给官府。吕巽诬告弟弟吕安不孝。不孝是曹魏时代的重罪,吕安便被捕。

  简直岂有此理!看到小喜欢的吕安无辜入狱,嵇康出来作证。

  善良有时候是有情人的宿命。

  钟会知道这件事情后汇报给了司马昭。嵇康变成了成了污蔑他人的恶徒。

image.png

  那时候,皇帝曹髦有名无实,形同傀儡。军国大事实际上都掌握在司马昭手中。

  干掉手无缚鸡之力的嵇康,司马昭甚至不需要动一根指头。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三千手无寸铁的读书人也拦不住无冕之帝司马昭。就这样,一代文豪嵇康,就在一曲《广陵散》之后,曝死街头。

  权力的魔性在于让有些人上瘾,让有些人卑微,让有些人无所适从。作为嵇康生命的最后寄托,《广陵散》萦绕在无数有志之士的心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