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乐器 壮族乐器马骨胡有何来历
关于马骨胡的来历,在广西的壮乡山寨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很早以前,这里住着一位聪颖俊俏的姑娘阿冉和一位勤劳勇敢的青年阿列,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
形制独特,天琴的外形、构造和用料均独具特色,琴筒与板胡相似,琴头正窄侧宽,琴杆既细又长。尤为特殊之处,是琴头、琴杆用三节木料相接而成,未用一个钉,未涂一点胶。这种乐器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哪个民族、哪个地区有与之相同的乐器,真可谓是乐器史一个奇迹。
天琴由琴筒、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图),琴身全长95厘米~115厘米。琴筒为扁圆锥形,筒腔用葫芦壳或天麻竹制作,筒长8厘米~8.5厘米,中间部位最大直径14厘米,筒前口直径12厘米(约为筒腔最大周长的1/4),筒后口直径3厘米(为前口直径的1/4),这种制作规范世代相传,故尺寸大都一致。
筒腔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方孔,筒前口蒙以桐木、松木、杉木等松轻而富有弹性的薄木板或笋壳为面,龙州多用当地的围塘木制作,板厚0.2厘米~0.5厘米,筒后口有音窗或敞口。
琴头和琴杆使用当地出产的铁力木或火果木等质地坚硬、结构致密的木料制作,长度即为琴身全长,分为上下三节,上节为琴头,中、下两节为琴杆,每节长30多厘米,采用直插法衔接,不用胶粘,由于插口设计科学,插楔后十分稳固,前后、左右都不能有丝毫晃动。
琴头前后窄扁、两侧宽平,上部多呈扁方形柱状体,前后表面修削为对称的波浪形,左右两侧雕刻龙、凤、文字或花纹图案为饰,也有的将琴头上部雕刻成龙头、凤头、鱼形、帅印、太阳或弯月形,线条粗犷而奔放,有镇邪、照妖和光明、吉祥之意。琴头下部正面开有长方形通底弦槽,两侧设有两个硬木制弦轴(左右各一),轴体短小、呈圆锥形,表面刻有条纹。
琴杆细而长,前平后圆,上窄下宽,呈半圆形柱状体,正向较窄的平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有的琴杆上节的背面刻有两道凹槽,作为左手拇指的定位标记,分别用于伴奏不同的高低调门。
琴杆下节末端插入琴筒的方孔中。
琴马竹制或木制,呈桥空形,置于面板中上部。张两条丝弦或尼龙弦。琴底安装有一块金属片系弦,琴弦或直接拴系于尾柱上。在弦槽和尾柱之间,系有一条绸布制背带。有的天琴,在琴筒中还设有琴胆,即装有两三根长5厘米、直径0.8厘米的钢丝小弹簧;在面板的琴马下方,开有一个直径0.4厘米的小圆孔。
天琴装饰富有特色,琴头两侧的雕饰全部充填鲜艳色彩,外表涂以透明油漆,面板饰以彩色条纹,琴杆表面无漆,经长期使用后,外表泛出油亮的古铜色。
弦槽上方的琴颈部位,常缀以一束彩色飘穗,也有的系一条红绸飘带为饰。
由于琴身可以拆装组合,便于携带。
传统的天琴,形制较大,琴身全长近120厘米,琴筒长13厘米、最大直径达20厘米以上;现在的天琴,尺寸较小,琴身全长仅90厘米,琴头平顶无饰,琴筒用天麻竹或铁制,筒长8厘米、直径10厘米,筒前口蒙以蟒皮或蛇皮,筒后口敞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于马骨胡的来历,在广西的壮乡山寨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很早以前,这里住着一位聪颖俊俏的姑娘阿冉和一位勤劳勇敢的青年阿列,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
传说在很早以前,在十万大山南麓的壮族偏人山寨里,有一对非常要好的青年人,男的叫农端,女的叫农亚,两人经常结伴上山砍柴。有一天,两人在一个岩洞口听到洞中传来..
壮族三弦,是壮族弹拨弦鸣乐器。形制与汉族、拉祜族小三弦相仿,音色脆亮,主要用于壮族八音合奏或为壮剧及说唱伴奏,深受壮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
形制独特,天琴的外形、构造和用料均独具特色,琴筒与板胡相似,琴头正窄侧宽,琴杆既细又长。尤为特殊之处,是琴头、琴杆用三节木料相接而成,未用一个钉,未涂一点..
用天琴伴奏歌唱(山歌或叙事歌)的表演形式,又称“唱天”。伴奏时换把较少,常以右手食指弹拨双弦,左手只按一弦,从而产生合音效果。由一人独唱、一人伴奏或一人自..
关于琤尼的起源,在凤山壮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凤城有位名叫宜英的勤劳、善良、美丽的壮家姑娘。母亲是罗土司家的女奴。土司逼死了她的母..
历史悠久的琤尼,以前曾称作壮族七弦琴、瓦琴、唐琴、福琴、神琴等,这大多是今人根据琴的形状,并附会汉族乐器而来的,很不确切。它必须与汉族的七弦琴(古琴)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