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坚守一夫一妻,拒纳妾的君子风范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纳妾对于许多士大夫而言,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传宗接代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北宋时期,却有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坚守一..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纳妾对于许多士大夫而言,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传宗接代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北宋时期,却有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坚守一夫一妻制,即使妻子未能生育,也坚决不纳妾,他就是司马光。
一、司马光的生平背景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省光山县)。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是北宋朝廷的重要支柱。
二、司马光的婚姻观念
司马光在婚姻观念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主张夫妻之间应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在他看来,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联姻,因此应慎重对待,不可轻易纳妾或离婚。这种观念在他与妻子张氏的婚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司马光拒纳妾的具体事迹
司马光与张氏的婚姻,可以说是举案齐眉、感情甚笃的典范。然而,张氏一直未能怀孕,这让她深感愧疚,甚至曾提出让司马光休了自己。但司马光不仅拒绝了这一要求,还表示要与张氏共度此生,不离不弃。
为了能让司马光有后代,张氏曾多次尝试为他纳妾。有一次,她甚至偷偷买了一位姿色娇艳的女子,悄悄安置在司马光的书房。然而,司马光却视而不见,一直在专心看书。女子见状,便娇滴滴地问司马光:“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啊?”司马光吓了一跳,赶紧和她保持距离,板起脸说:“中丞是官职,不是书,请你离开。”
不仅如此,张氏的母亲也曾参与进来,试图说服司马光纳妾。她邀请司马光夫妻二人到家中赏花,然后找借口把张氏支走,派一个美貌丫鬟来伺候司马光。司马光见身后站着一个艳丽丫鬟,心里很不自在,但出于礼貌并未发作。然而,当丫鬟试图靠近他时,他却严肃地说:“走开!夫人不在,你跟着我作甚!”这件事很快被其他人知道,司马光的同僚听闻此事,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的君子风范。
四、司马光坚守一夫一妻制的原因
司马光之所以能够坚守一夫一妻制,拒纳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夫妻之间应相敬如宾,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二是他与妻子张氏感情甚笃,不愿因纳妾而破坏夫妻之间的感情;三是他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认为纳妾有违君子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纳妾对于许多士大夫而言,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是传宗接代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北宋时期,却有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坚守一..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姓氏对于个人身份的确认与归属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提及复姓“司马”,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三位历史人物:汉代的史学大家司马迁,三国时期的..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资治通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
“知恶而不能去”的故事,发生在汉章帝时期。而“知恶而不能去”,则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论汉章帝在处理大舅子窦宪无法无天行为时的一句话。司马光的这一节..
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目的在于为后世提供历史的镜鉴,以考察当今的得失,故而有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其核心就是儒家的意识形态。 所以,但凡涉及到重大事件时,..
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
中国封建时代有一起情节简单的伤害案,那就是《宋史·刑法志》记载的一个著名案件“阿云之狱”。在案发时的宋代,后经明至清末,围绕该案定性问题一直争议不休。历史..
司马光砸缸的典故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司马光编了一部旷世巨著《资治通鉴》,却一定知道他小时候砸过一口缸。 但是前不久,收藏家马未都在..
司马光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
中国封建时代有一起情节简单的伤害案,那就是《宋史·刑法志》记载的一个著名案件“阿云之狱”。在案发时的宋代,后经明至清末,围绕该案定性问题一直争议不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