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为什么二十一岁就开始找陵寝位置了?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万历皇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万历十一年(1583),刚刚才满二十一岁的万历朱翊钧放下手头事务,专门来到大明王朝皇帝陵寝集合地天寿山。

  此行目的除了对朱棣以后的皇帝列祖进行祭祀外,另外最重要的一件事竟然是给他这位年轻人寻找陵寝藏地。此前,按照万历的意图部署,内阁首辅张四维预先派出礼部、工部大臣和钦天监和风水先生到天寿山附近进行选址勘测。

  几天后,礼部官员将勘测结果向神宗汇报,并大体选择三处供皇帝选择。

  在天寿山,神宗陪同两宫皇太后一同前往天寿山向大明几位皇帝陵寝进行参谒,随即在官员的簇拥下来到了三处候选地。到底选择哪处,这位年轻皇帝也茫然无措,但是这种提前选择身后藏地的大事又不能草率定夺。于是神宗命令通政司官员梁子琦继续对地形进行考察。梁子琦先后多次前往天寿山,第一次会同南京刑部尚书陈道基前往,二人却因选址发生争执;第二次与钦天监官员及风水先生同往,结果又是木匠多了不好盖房,又发生了争执不下。第三次是礼部尚书前往查看依旧没能统一意见。

image.png

  通政司的参议梁子琦干脆上疏弹劾礼部尚书,因此事又牵连到首辅申时行,可见大明在万历时期已经到了凡事都要争论一番的地步。申时行上疏指责梁子琦三次选择陵寝地都与人发生争执,此次又借口徐学谟与自己有姻亲关系,诬告“附势植党”。神宗着急的是迟迟选择不定的陵寝而焦急万分,不想此事继续纠缠不清,便批示“梁子琦挟私渎奏,著罚俸三个月”将此事淡化下去,以加快陵寝的选址。此后在神宗的亲自推动下继续要求各部联合行动,最终选择出形龙山、大峪山、石门沟三处为最佳地带。

  万历十一年的九月百草丰茂,天高云淡,神宗率领后妃一行前往天寿山,在考差了形龙山、大峪山后,神宗亲自拍板将陵寝位置定在大峪山,至此经过大半年的吵闹争执,终于将朱翊钧心头的石头落地。

  这个年轻的皇帝对陵寝工程表现出极大兴趣,在决定了一个庞大的建设施工计划后,将朝廷一等大员全部纳入建设小组名单。由首辅申时行为知建造事,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工部侍郎、礼部尚书为总拟规划。此外除了这套高配施工领导机构外,神宗还组建了由司礼监太监张宏为总督,带领大内十余名太监组成内宫班子进行施工监督,终于在万历十三年(1585)的八月一日正式破土动工,营建寿宫,动工启动仪式由首辅申时行主持,此时营建陵寝成了大明帝国的最大事件,成了年轻皇帝的一件颇为兴奋的大事。

image.png

  然而不久,太仆寺少卿李植联合光禄寺少卿、尚宝司少卿三人上疏给神宗说大峪山绝对不是个好地方,理由是在动工后,钦天监在宝城西北角的地下发现大量石块,李植认为“寿宫有石数十丈如屏风,其下皆石,恐宝座将置于石上。”《明史李植传》

  神宗朱翊钧听了汇报高度重视,于是决定亲自再去看一次,在祭拜了长陵、永陵、昭陵之后,于是进一步查看了大峪山附近的一带地貌,并未发觉李植所说的情况。于是神宗吩咐司礼监招来内阁四位首辅,强调说:“寿宫吉壤,断自圣裁。”并把李植等人认为大峪山并非吉壤的奏疏交给申时行。申时行结果奏疏看到文中有“青白顽石”的词句后便说:“李植等说青石顽石,大不是。太凡石也,麻顽或带黄黑者,方谓之顽。若色青白滋润,便有生气,不得谓之顽矣。”君臣研究之后对上疏的三位少卿进行处理,最终将李植降级外放处理。申时行磕头对神宗表示“圣裁允当”。

  至此万历皇陵的建设进程得以全力推进,从万历十三年八月到五年后,这个陵寝建设工程共耗资八百万两银子。

  在陵寝建设过程中,朱翊钧多次进行实地踏查,由于参观陵寝建设觉得非常满意后,对各级官员给了许多嘉奖,首辅申时行加禄米五十石,赏银五十两,其他官员都给予了官阶提升和银钱奖励,一时之间,年轻皇帝身后藏地影响了大量官员的宦海浮沉。

  万历四十六年以后,这个长期不朝,身体虚胖的万历皇帝逐渐走向了生命的尽头。虽然长期不朝,但是辽东战事已经呈现出太多的危局,加之在病症的伴随下,他的健康日益恶化。这年的夏天,他对身旁人说:“朕入伏以来,著湿熏蒸,不时腹泻,头目晕眩,身体发软,见今服药未愈,临御不便。”此时他的内阁人员只剩下方从哲一人,堪称真正的孤家寡人。两年后,万历的身体并且再度加重,甚至连走路都走不了的地步。

  一生长期不朝的他,竟然在病危期间,希望早点痊愈能够处理朝政。然而历史并未给他这个机会。不几天,万历向天下发布谕旨:“朕嗣祖宗大统,历今四十八年,久困国事焦虑,以至脾疾,遽不能起,有负先皇托付。”最后希望他的太子能够在众大臣的辅佐下,继续改变陋习,使得“功在社稷,万世不泯。”发出这道谕旨的当天,万历在弘德殿去世,享年五十八岁。临死前,他在遗诏中感慨道:“我以很小年纪继承大统,君临海内,四十八载于兹,享国最久,夫复何憾。”

  不久他的遗体就下葬到早年亲自多次寻找的定陵。历史到了1955年,以郭沫若为首的挖掘小组对万历定陵进行挖掘,历时两年零两个月。甚至由于某种原因,万历的棺椁被扔进山涧,几年后连同万历的尸骨也未能幸免,从某种意义来讲,万历亲自多次考察的陵寝选址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