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荷原型人物揭秘:乾隆帝纯惠皇贵妃的传奇人生
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夏雨荷以其温婉动人、才情出众的形象深入人心,她与乾隆皇帝在大明湖畔的露水姻缘更是成为了观众心中的经典情节。然而,夏雨荷这一角色并非..
包拯不问情由,断定此人目无官长,贻误灾情。不过,就算此人是有意戏弄,也罪不至死。人家不过是说了一句玩笑话,却被包拯砍掉了脑袋。
包拯在民间的口碑很好,名气很大,主要归功于公案小说《三侠五义》。小说中的包拯头上有个月亮,是星宿转世,能够日审阳夜审阴,铲除奸佞,不畏权贵,故百姓称之为“包青天”。可惜,历史不是小说,正史中的包青天刚正不阿确实不假,要说断案本领,着实不咋的。
老百姓经常说包青天的官职是开封府尹、龙图阁大学士,其实,包拯担任开封府尹的时间很短,不过一年多,宋朝也没有龙图阁大学士一职,老包曾经担任的是龙图阁直学士,在学士中属于第二等。包拯担任开封府尹期间,没有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相助,更没有南侠展昭谋士公孙策。这一年多,包拯政绩平平,正史当中不过一笔带过。野史之中倒是流传下来几则故事,不过却多是包拯的一些糗事。
网络配图
包拯执掌京城,执法严峻,一方面对权贵自然刚正不阿,可另一方面对百姓也毫不留情,只要触犯法律,一律公平对待。这点,和寻常官员偏袒权贵不同,和一些士大夫偏向小民也不同。应该说,包拯的这个态度更加理性。只是,理性的包拯也有被感情挟持的时候。一旦感情用事,以公平刚正自律的包拯也不免犯浑。
有一次,京城某街道发生火灾,宋代开封繁华,我们可以从《清明上河图》感受一二。和唐代有严格的城市规划不同,宋都汴京的商业区和住宅区混杂在一起,并且,随着商业的繁盛,出现了许多店铺商贩占道现象,交通经常拥堵。就算是天子出巡,经常也不得不多次停驻,等待百姓散开。此时发生大火,一旦拥堵,后果不堪设想。包拯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看到府尹大人都行动起来,各有关部门自然不敢懈怠。宋代灭火有专门的灭火队伍——军巡捕,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城中每隔四五百米,就会设立一个巡铺房,安排五个铺兵。这些士兵主要的任务就是夜间巡查,看看各家各户有没有按时熄灯,消除火灾隐患。一旦发现火灾,可以及时通报有关部门,组织施救。火灾现场,就有不少消防人员赶到,准备就近取水灭火。
包拯到达现场,看到烈火熊熊,大火已经延及十多家房舍,很是焦虑。这时候有个人跑来禀奏,请示府尹大人:“是到甜水巷取水呢,还是到苦水巷取水呢?”包拯一听大怒,在这样紧张的时刻,竟然还问这样糊涂的问题。救火还分甜水苦水吗!包拯断定这个人是有意戏弄,下令将这个人当场砍头。整个火场的官员百姓,没有一个不感到害怕,人人对包拯“畏服”不已。
这则故事出自《独醒杂志》,作者为南宋学者曾敏行,杨万里曾经给此书作序,称赞此书:“其载之无谀笔也。”对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很是肯定。不过,在记述这件事情的时候,曾敏行却包含个人情感。在曾敏行看来,这个请示者是个“无赖子”,一伙无聊青年聚在一起,想故意戏弄包拯,于是有这么一问。
网络配图
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可能请示者就属于那种做事情瞻前顾后、毫无主见,面临大火,手足无措的平凡人。既然府尹大人亲临现场,任何事情那都要先请示才行。可包拯不问情由,断定此人目无官长,贻误灾情。不过,就算此人是有意戏弄,也罪不至死。人家不过是说了一句玩笑话,却被包拯砍掉了脑袋。为官如此任性,罔顾律法,以个人感情作为断案依据,包拯罔称青天。可曾敏行之流竟然还为包拯辩护,实在让人无语。
在北宋名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包拯的另一件糗事。
包拯为官,号称明察秋毫,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有一个大款犯法了,按律应当受杖刑。大款有钱,可包拯廉洁刚正不爱钱,于是大款找到了具体负责打板子的小吏。这个小吏收了红包,就指点说:“你今天会见到府尹大人,府尹大人盘问之后必定会把案件交给我。这时候你只要大喊冤枉,其他的事情你都交给我。”之后,包拯果然带这个大款上堂,一番盘问之后果然交代那位小吏用刑。大款像小吏交代的,大喊冤枉,于是小吏大声呵斥:“你只要老老实实接受杖刑就可以离开,何必多说?”小吏的意思,是告诉包拯,既然府尹大人已经断案,自然不会有错。一般官员自然喜欢这样的奉承话,可包拯与众不同,听后不喜反怒,认为小吏只是小吏,根本没有资格评价案件,此举有弄权的嫌疑。于是包拯下令停止用刑,把小吏拖下去打了十多板子,反倒将大款无罪释放。
网络配图
包拯的本意是要打压手下官员的气焰,让他们不能够从中偷奸,妨碍司法公正。包拯自认为精明,谁料想一切都在小吏的预料之中,用个苦肉计,就让大款逃脱了法律制裁。
其实,正史上包拯也很出名,出名的原因并非因为断案,而是因为包拯经常直谏。包拯为政能力平平,可是性格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敢说真话。包拯担任负责纠察百官的御史中丞时最风光,为反对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出任宣徽使,包拯竟然把唾沫都吐到了宋仁宗脸上。在《容斋随笔》之中,沈括盛赞宋仁宗年间有“四真”,即富弼、欧阳修、胡翼之,包拯四人,时人称之为真宰相、真翰林学士、真先生、真中丞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夏雨荷以其温婉动人、才情出众的形象深入人心,她与乾隆皇帝在大明湖畔的露水姻缘更是成为了观众心中的经典情节。然而,夏雨荷这一角色并非..
在中国历史上,李自成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以一己之力颠覆了大明王朝,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英雄,颂扬他的反抗精神和..
在中国清朝历史上,和珅以其惊人的财富和贪婪的敛财手段而闻名。据史书记载,和珅的家产之丰,几乎让人无法想象,甚至有人估算他的钱财相当于清朝十五年的财政收入。..
在春秋战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赵国作为七雄之一,其兴衰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中,赵括因“纸上谈兵”而“误国”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后世议论纷纷的话..
在现代办公与学习中,涂改液已成为我们修改错别字、更正错误不可或缺的文具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古代,人们同样拥有一种神奇的“涂改液”——雌黄,它以其独..
在中国古代艺术瑰宝中,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以其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和历史学者的目光。这幅画不仅展现了宋代宫廷生活..
在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帝王们,有的英明神武,有的昏庸无道,而他们的绰号,则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手腕和文学造诣,成为了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多次发布求贤令,广纳天下英才。然..
在清朝,后宫的等级制度森严,不同等级的后妃享受着不同的待遇,而她们的“工资”也是根据等级来划分的。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清朝的皇后以及慈禧太后的工资情况。..
在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在诸葛亮光辉的一生中,也曾因为“心病”而引发了一场蜀国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