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清军入关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意外?真相是什么
明朝晚期历史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总有人觉得他不至于灭亡,至少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延迟灭亡的步伐。 大明王朝,其实拥有当时绝无仅有的中兴条件,..
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却出现了一个奇景,即:北方望风而降,但南方却拼死抵抗!同样是中国人,为何差距这么大呢?
大家都知道,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份,几乎是望风而降,根本就没有什么抵抗。直到1645年,清军南下时,遇到史可法镇守的扬州,才第一次受到较大的阻击。随后,清军在扬州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扬州十日》!
随后,清军在南下的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抵抗。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看到一系列的屠杀,比如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常熟之屠,嘉兴之屠,广州之屠等,充分说明了南方的抵抗强烈!
显然,从这些对比之中,可以看到南北方对待清军的不同态度。那么,为何北方多投降,南方多抵抗呢?
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很多猜测,多尔衮的收买政策(给予率先投降的地主高官厚爵),为崇祯报仇的宣传口号,北方民族融合的传统更悠久等。
但这些解释总给人感觉不靠谱,原因很简单:清军在南方也这么做过,但很多南方士人却并不理会清军,依然拼死反抗!因此,南北方面对清军的态度,显然另有原因!
第一,李自成让北方破产。1629年,李自成开始造反,一直到1644年攻下北京,李自成说是在起义,但却带来两大后果,(1)破坏了北方生产,(2)让地主阶层恨之入骨,超过对清军的恨。最典型的是李自成在北京,压榨了无数官员的财富。当时,任何一个势力,只要比李自成稍好,北方地主阶层都会投靠其,清军命好!
第二,北方太穷南方太富。关于这一点,专家们很少谈及。其实,清军之所以在南方屠城,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方富有。当时,跟随清军一起南下的,还有一帮晋商。一旦屠城,除了各种物品之外,还有妇人可以买卖。最典型的是郑芝龙,他已投降,但清军却依然洗劫一通,甚至将郑成功母亲给强暴了。
第三,清军究竟几次入关?谈起清军入关,仿佛只有1644年这一次。其实,清军一共有五次入关!那么,前四次为何影视中不提呢?原因很简单:太血腥,因为清军入关是执行三光的,提了岂不破坏清朝形象?有专家统计,前四次入关,北方直接死伤至少千万人!所以,北方人害怕满清屠城,而且是被抢光了的穷人!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了,清军不是没有在北方屠城,而是在1644年之前,已经屠杀过了,最典型的比如济南之屠,高阳之屠(孙承宗家100多口被杀)等。所以,在多尔衮看来,经过前四次入关的“教训”,北方基本已经不会抵抗了。但南方没有感受到清军的“威严”,所以到了南方就肆意屠杀,就犹如前四次入关一样!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一点,即:不是北方望风投降,南风却拼死抵抗,而是南北方都一样,都曾有硬骨头,都曾有拼死抵抗。只是,历史故意忽略了清军前四次入关,所以大家谈到清军入关,就只想起最后一次入关时的南北方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朝晚期历史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总有人觉得他不至于灭亡,至少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延迟灭亡的步伐。 大明王朝,其实拥有当时绝无仅有的中兴条件,..
时间回到大明灭亡的那一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孤悬山海关的吴三桂在反复思量后,决定引清军入关,报君父之仇。 当时的情况下,清军并不占..
一当年清朝在入关时的兵力也只有十二万而已,这其中还包括大批俘虏而来的明朝将士,就这样削削减减下来,他自己本身也只不过几万的人而已。但是明朝即使到末级,也有..
清军入关的时候,满族后金的八旗军,加上从蒙古那里调来的军队,总共也才20万左右。面对明朝几亿的人口,清军凭什么靠着这20万人,征服中原,统一中国呢? 第..
长达百年的征战,让清朝愈加稳定,凭借自身的战力强大,不断向周边拓展土地,如果当时“清军”没有入关,我们也不可能够拥有广阔土地的问题上,说法众多,那么真相是..
说到清朝,在明末的时候,趁着国内大乱,于是这些满族就带着大军,再加上朝廷内部的很多的汉奸走狗,很快清军就正式入关了。但是因为是少数民族,为了改变人们的思想..
满洲入关时到底有多少兵力?经过多年档案史料发掘,似乎至今没有找到直接统计。所以一般只能根据各种侧面资料进行推算。 比如李新达1982年的文章,认为总兵力..
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却出现了一个奇景,即:北方望风而降,但南方却拼死抵抗!同样是中国人,为何差距这么大呢? 大家都知道,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
这还得从闯王李自成说起,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京师,崇祯帝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今景山)自缢而死,明朝灭亡。张献忠也率军进入四川。明末农民起义进..
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 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