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一种奇葩活动,听到的人都吓到了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共历21帝,享国289年。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朝代,在当时,是世界是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唐朝有多强大呢,当时,唐朝的一个炫耀力量的活动,曾将外国使者把手上的筷子都惊掉了。唐朝的这项“惊人”的活动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image.png

  这项活动大家并不陌生,它就是拔河。可是,您真的了解拔河吗?拔河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楚越两国在长江上摆下战场,用战船来争霸战斗。面对不可抗拒的滚滚长江,在打仗时总会出现一方在上游,一方在下游。这样,就出现了一些奇怪的情况。比如楚国在下游时,打仗时若打败了吴国,吴国就会顺流逃跑,想抓都抓不住。反过来,如果吴国战胜了楚国,想逆流而上扩大战果,却因为江水的逆流之力,很难接近楚国的战船。

  恰巧这时,木匠祖师爷鲁班来到楚国。于是,鲁班就为楚国研制了一件特殊的武器。这是一件适合“追逃两用”的复合式武器,叫钩拒。钩拒是由一个特殊的金属武器头,和一根长竹竿连在一起的。打仗时,当楚军吃了败仗,敌船靠近,想抢船登陆时,楚军就用钩拒将敌船顶住,保持绝对有效的反击距离;最有意思的,是楚军占了上风,敌船想顺流逃跑的时候。这时,楚军就会用强钩的钩子部分将敌船钩住,吴军拼命想跑,楚军拽着钩拒不撒手,想逃?门都没有。

image.png

  用钩拒拉船,就是在拔河。后来,这项军事发明便来到了民间,地点改在了陆地上,钩拒也变成了一根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两边画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两方角力,拉锯,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

  到了唐朝,拔河运动受到了空前的欢迎,尤其是大唐王室十分热衷,他们甚至经常在皇宫里举行拔河比赛,而且,还是皇亲国戚都亲自带头参加比赛。《景龙文官记》中记载,在唐中宗在位期间,公元710年的清明节时,中宗就在宫中组织过一次拔河比赛。当时的参赛队员绝对是帝国的重量级人物,一方是7个公卿和3个驸马,另一方是3个公卿和5个将军。

  唐玄宗时期,唐朝对外交流达到空前的繁荣,“万国来朝”让当时的外交活动十分盛大。此时,拔河运动不仅变得空前的声势浩大,甚至发展成为一种展示国威的活动。史籍上曾经记录过一次,邀请各国使节前来观看的精彩拔河:绳子长过千尺,上千名大力士参与拔河,上万人在现场观看,一排光着上身的勇士擂鼓助威。现场烟尘四起,如同山崩。一时间,双方相持不下。“绳暴拽而将断,犹匍匐而不回”。根据《封氏闻见记》记载,这样的场面,曾让现场的“蕃客、士庶观者是,墓不震骇”,以至于“匈奴失筋,再拜称觞曰:君雄若此,臣国其亡。”就是说,当时观看的匈奴使者,吓得手抽筋,连筷子都掉了,并说道:唐朝太强大了,我们的国家只有灭亡的命运了。

  唐朝之后,拔河的热度便有所降低了。宋代,拔河活动偶有记载,晚清,民间仍有举行拔河。到了清朝末年,西方拔河运动传入我国,此后,我国古代拔河形式逐渐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