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达多才多艺,他的通俗历史作品,曾创造了怎样的历史?
林汉达(1900─1972)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教育家。生前曾任燕京大学教授兼教务长、中央扫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
林汉达(1900─1972)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教育家。生前曾任燕京大学教授兼教务长、中央扫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林汉达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历任民进中央常委、副主席和民进北京市分会第一届理事会主任理事。
口语是最好的书面语言
林汉达多才多艺,他的通俗历史作品,曾创造了历史普及读物写作的一个高峰。为普及中国丰富的历史知识,他一生编写出版了《东周列国故事新编》、《春秋故事》、《战国故事》、《春秋五霸》、《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新编》等大量通俗历史故事读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生前未及完稿、由曹余章续完的《上下五千年》,至今仍广为流传。
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说,林汉达的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让读者津津有味地读到我们祖国的历史,而且文字规范,对我们学语文、学作文都大有好处。任溶溶回忆说:“我有幸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认识林汉达先生……有一次他拿出一大沓手稿给我看,说他正在写《东周列国志新编》。记得他当时告诉我他为什么要写这部书。他说,我们文字改革工作者提倡写口语,他写这部书正是要做一次实验。当时我们为了帮助不识汉字的文盲读书,出版了不少拼音的书,连《阿Q正传》也翻译出来了。但许多书不是用口语写的,拼音读出来往往读不懂,所以很有必要用口语写作。”
的确,林汉达的语言不但很规范,而且还很漂亮。虽然都是最浅易的大白话,但那有力的节奏,美妙的韵律,不知不觉就抓住了人,并足以让一代代的人久久回味。
林汉达写通俗历史读物有两个目的,一是想通过写历史故事纠正古人那些不对的观点。任溶溶说,林汉达先生之所以写这些故事,因为他从小就爱读历史书,总觉得过去有些传统观点很不正确。譬如“烽火戏诸侯”那个故事,过去一向把罪责推到褒姒身上,说成“女人是祸水”,他认为就很不公平。他说女人也有坏的,可是在这一件事情上,不怪昏君,却加罪于褒姒,就没道理。他想通过写历史故事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第二个目的,是学习用现代口语写作。在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的序言中,林汉达说:“我喜欢学习现代口语,同时又喜欢中国历史,就不自量力,打算把古史中很有价值的又有趣味的故事写成通俗读物……我当初写中国历史故事的动机只是想借着这些历史故事来尝试通俗语文的写作,换句话说,是从研究语文出发的。”
如林汉达先生所言,这只是一次尝试,但正是这一尝试,成就了他一系列影响广泛的通俗历史读物,并为几代人所津津乐道。(据《人民政协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林汉达(1900─1972)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教育家。生前曾任燕京大学教授兼教务长、中央扫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