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李殿冰:冀西军区反扫荡麻雀战扬威名
李殿冰,1913年12月出生在曲阳县尖地角村。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曲阳县的抗日动员会。幼时的打猎生涯,使他练就了一手百发百中的枪法,成为..
崔曙光,原名崔世荣,幼名天怀,参加革命后化名铁匠,1911年2月12日出生在陕西省绥德县铁茄坪村一个农民家庭。8岁起,在本村私塾读了3年古书,后跟父亲务农。1926年秋,考入清涧县立第三高小。当时,这一带已经有了共产党的活动,共产党人宣传革命,发动群众闹翻身对崔曙光产生了很大影响。
1927年春,县立第三高小闹起了学潮。进步师生团结起来,斗争坚持反动立场的校长刘镇汉。崔曙光踊跃参加了这一革命活动,被选为学生代表之一。学习和斗争的实践,使崔曙光更加热爱共产党。他说:“我对共产主义非常爱慕。穷人的生活问题,反动政府对学生和工农的压迫,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社会的黑暗等等,我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共产党才能推翻这个黑暗社会。”这年4月,由周继丰、高在位介绍,崔曙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崔曙光更积极地宣传革命,扩大组织,又先后介绍张家修等入党。
高小毕业后,崔曙光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这时,绥师的学生运动很活跃,崔曙光斗争勇敢,办法多,被公推为学生会的领导成员之一。绥师被国民党军队封闭后,崔曙光回到本村,很快与共产党员崔田民等接上关系,组成一个党小组,开始在铁茄坪和周围村庄宣传革命,发展新党员。他和崔田民首先介绍人穷志大的崔文宪(田夫)入党,然后在雷家硷、林家新庄、林家寨、西马湾等村庄发展了一批党员。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个直属绥德县委领导的铁茄坪党支部。崔曙光担任了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这个支部很活跃,是陕北特委信赖的好支部之一。
在铁茄坪党支部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崔曙光等又与王家沟党支部、定仙焉至黄河西岸一带党的组织互相联系,并根据县委指示,组建了中共绥德县第一个区委会,统一领导绥德东南地区党的组织和革命斗争,使这里的革命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经组织派遣,崔曙光又到清涧县店则沟开展建党活动。他先到李家坪村开办了冬学,宣传革命,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以后又到芦则塔,东陈家山、东里河、李家鼻等村庄,以小学教师、校长的身份作掩护,与周继丰一道,进行建党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于1930年冬在芦则塔创建了一个区委,使清涧起义失败后这一带一度处于低潮的革命运动,又很快活跃起来。
马佩勋带领吴堡红四支队路过铁茄坪村后,崔曙光便随四支队,连夜赶到店则沟,汇合马万里领导的清涧红二支队,袭击了店则沟民团,缴获该团的全部枪支弹药。崔曙光自荐当了支队宣传员,四处宣传红军打击反动土豪的胜利消息,号召贫苦农民组织起来,走翻身解放的道路。他到绥德南区王家沟村,与崔正冉一起以王家沟游击队为基础,创建了红五支队。这支最初仅有八九个人的支队,后来发展为一支很活跃的革命武装力量。
1935年,崔曙光先后任陕北特委巡视员、西北工作委员会巡视员、陕北第三分区区委书记等职。他曾认真查处了延安县的一起贪污案,消除了民愤,为党争得了荣誉。这年冬季,崔曙光被任命为中共延安县委书记,承担起带领全县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解放延安县的艰巨任务。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崔曙光欢欣鼓舞,他团结全县党员干部,更加兢兢业业,忘我为党工作。
1936年7月,崔曙光担任了陕北省委的秘书长。这时候,他的家乡及他的家遭到了敌军的“围剿”和洗劫。家里的窑房被烧,3个儿女在逃难中死亡。崔曙光听到这不幸消息后,心里虽十分悲痛,但丝毫没有动摇他为党做好工作的决心。在担任陕甘宁边区党委的秘书长时,他除了协助党委做好党务工作和上接下达文书事宜外,还兼搞机关总务、招待所等事宜。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搞经济封锁,延安各机关的生活很艰苦。崔曙光经常带领机关工作人员种粮种菜,养猪喂鸡。在他的巧妙安排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机关生活得到改善,使同志们精神饱满地为党工作。
崔曙光兼管的招待所,每天都要接待一批批从抗日前线回延安汇报工作或开会学习的同志;同时又一批批地欢送从延安出发、赶赴抗日前线、杀敌立功的优秀儿女。他经常到招待所检查,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提高服务质量。他说:“我们接待的同志,不管是来的和走的,大都是抗日英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这些同志。”他还身体力行,亲自为住招待所的同志端茶递水,和这些同志热情交谈,了解抗日前线的情况,鼓励奔赴抗日前线的同志杀敌立功,争取抗战早日胜利。
崔曙光担任秘书长期间,不仅是边区党委一班人的好参谋和助手,还较好地协调了各部队的工作。他经常为写好一个报告,起草一个文件没日没夜的费心劳神,并积极帮助协调组织、宣传、统战等部门的工作。
1939年上半年,崔曙光在中央党校学习了6个月。他认真学习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著作,眼界更加开阔。为了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到敌人后方去”的号召,他要求奔赴抗日前线。1940年初,组织同意了崔曙光的请求,准备派他到中共山东分局工作。党为了培养他,决定先让他到中央马列学院学习两年。学习期间,妻子来看他,他对妻子说:“我自入党以来,就一直不惜牺牲生命闹革命。这次到前线,很有可能回不来。你好好把兰芝(侥幸活下来的女儿)拉扯大。革命胜利了,就是没有我,你们母女也会享受到幸福的。”
1941年10月,崔曙光带领30位去山东工作的同志从延安起程,他担任了临时党支部书记。同行的还有到晋西北、晋东南、晋察冀的干部。为了通过敌人封锁线,他们绕道从神木东渡黄河,由晋西北到晋东南,艰苦跋涉两个多月。为了避免与敌正面冲突,他们常常摸黑行军,白天露宿在山洞或破庙里。冻得不行,大家就挤到一块靠体温取暖,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咬冰嚼雪。第二年1月底,崔曙光一行终于到达中央北方局党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晋东南。
由于敌人严密封锁,这里聚集着的200多名地方干部一连几个月不能过境。崔曙光他们一行也等了两个多月。崔曙光肩负重任,内心感到焦急,但在行动上又特别谨慎。他在长途行军中,经常告诫支部成员和其他同志:“我们是从延安来的,党培养我们这批干部花了很大的代价,每一个同志都是党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胜利通过敌伪封锁线,山东的同志和老乡正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我们决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
在等待过平汉线时,赶上了1942年日军“五一大扫荡”。崔曙光和其他100多名干部随八路军一个团在河北省武安、涉县一带反“扫荡”,不幸陷入敌军包围圈中。突围中,队伍被打散,崔曙光壮烈牺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殿冰,1913年12月出生在曲阳县尖地角村。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曲阳县的抗日动员会。幼时的打猎生涯,使他练就了一手百发百中的枪法,成为..
8日25日,曾经在抗日战场上浴血杀敌的86岁高龄老兵王长山从香港飞赴南召县,准备参加全县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座谈会,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讲述炮火..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军人,其神圣职责就是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杀敌报国。所以,那些在战场上贪生怕死,投降变节的军人,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唾..
他有个很老土的名字:强三娃。为给被日寇枪杀的爹娘报仇,他于1938年18岁时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在陆军第32军141师721团当了一名普通士兵。 强三..
“开平南楼七壮士”讲述的是抗战时期,开平市七名司徒氏自卫队队员曾在开平南楼坚守八天七夜阻击日军,最后被捕并遭日军残暴杀害的故事。 本月1日,以开平“..
雷烨原名项金土,学名项俊文,军名雷烨,曾用名雷雨、雷华,朱靖。1914年出生于浙江金华孝顺镇后村。祖上世代务农。 祖父项为远务农兼理发。几代辛勤劳动..
解蕴山,1905年生于河北省大名县谢儿寨村。1923年考入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后改为河北省立大名七师)第二班就读。大名七师是由当地中共党组织领导的一个..
“您二哥为什么有那么多别称?”5月中旬,记者来到古都安阳,见到了韩增丰烈士的弟弟韩增茂老人,首先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记者查阅的资料中,韩增丰1916年..
曾仁文 (1907~1943)江西吉水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9年11月参加农民起义。1931年参加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