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号称三国第一嘴炮,他最后结局为何那么惨?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孔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一、聪明机智

  讲到孔融,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孔融让梨,连三字经都采用这个故事,而除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孔融还有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世说新语:

  这两个故事都说明,孔融是个聪明机智、辩才无碍的人,这么一个聪明的人在东汉末应该混得不错啊,怎么会混到全家抄斩呢?

  二、性格狂傲

  这就要从孔融的性格说起,孔融踏入官场后,初始的任官是顺遂的,因为他敢讲话,连当时正得势太监他都敢骂,结果越骂官升越高。到董卓乱政,孔融更是猛烈上奏批评,董卓被孔融骂怕了,就决定把孔融下放到贼寇横行的北海去。

  虽然孔融在中央任官做得不错,但外放到北海的表现就不怎样。孔融当北海相时,多次败给黄巾贼,要不是刘备来救,当时孔融很可能就要嗝屁了。

image.png

  在北海这六年,孔融根本就一事无成。后来袁谭来攻,孔融除了每天谈笑自若的念书外,也拿不出什么对策,最后城破出逃,连妻子都被袁谭给抓住。后来汉献帝定都许,征召孔融过去。不过在曹操拥立的汉朝廷下,孔融还是喜欢有机会就挖苦曹操几句。

  三、嘴炮强人曹操攻下袁氏大本营邺城,大家都知道曹操父子出了名的好色,袁氏的女子被曹操霸占,而曹丕更是直接把袁熙妻子甄氏娶了。孔融知道这件事,就写信讽刺曹操父子的行为:周武王伐纣,然后把纣王妻子妲己赐给周公。

  曹操刚开始还没看懂,问说:这典故出自哪?孔融回答:回想你们父子在邺城的行为,你就会懂了。曹操征伐乌丸,孔融也批评曹操,乌丸这种弹丸小国,实在不值得劳师动众,这就像家财千万的去贪穷人的钱,没意义,暗骂曹操好大喜功。后来粮食不足,曹操就下令禁酒,希望这样可以减少粮食消耗。孔融直接批评曹操不道德,搞得阿瞒很难堪。

  从上面三段就知道,虽然孔融效忠的是汉朝,可是许都这个汉朝小朝廷,根本就是靠曹操撑起来的,孔融吃的住的都是曹操打下来的。领着别人的薪水,还不断挖苦公司幕后大股东,这种行为今天都没几个老板能忍,更何况是曹操,这也种下日后两人失合之音。

  孔融性格狂傲多次酸曹操,曹操又不是个心胸宽大的,当然都记下来。正所谓得罪方丈你还想跑?曹操趁着南征之机,找人参孔融大逆之罪,判全家抄斩。

  四、小时了了

  孔融的死因,从“小时了了"故事就可看出,李膺和陈韪都是长辈,而且在当时的身份地位都不低,孔融看似机智的回答,内容是不客气的。虽然他是孩童,大人跟他计较就显得没风度,但这种行为并不是机智,而是无理。

  孔融这人就是标准的IQ高EQ低,人是聪明的,但个性不圆融。他无法打好跟曹操的关系,在太平盛世,打打嘴炮无妨,在乱世,刀枪才是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孔融:从神童到悲剧的东汉名士

      孔融,字文举,生于东汉永寿元年(153年),卒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是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二十世孙。他的一生经历了从神童到政治家、文学家的辉煌..

    孔融:从神童到悲剧的东汉名士
  • 曹操与孔融:权力斗争下的悲剧

      在三国时期,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广为人知。然而,在他辉煌的政治生涯中,也有一些令人争议的决策,其中最为人诟病的便是他利用各种罪名将文学家..

    曹操与孔融:权力斗争下的悲剧
  • 融四岁,能让梨的孔融:却终因为不孝而死

          孔融四岁时候,与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亲奇怪地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理应该拿小的。”孔融..

    融四岁,能让梨的孔融:却终因为不孝而死
  • 孔融:号称三国第一嘴炮,他最后结局为何那么惨?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孔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一、聪明机智  讲到孔融,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孔融让梨,连三字经都采用这个故事,..

    孔融:号称三国第一嘴炮,他最后结局为何那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