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味道扯出一桩自由恋爱故事,还造就了历史上哪四大风流韵事?
西晋大臣贾充的妻子郭槐和女儿贾南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悍妇,以嫉妒闻名于世。两母女可以组成一个凶悍之家绝对没有问题。不过,在这个凶悍之家中,却出了个自由恋爱的先..
很多人对于古代的生育习俗有一误解,以为古人一直都是重男轻女,生了儿子爱如珍宝,生了女儿就想扔掉。这个看法并不完全符合史实。
以宋朝为例,北宋首都开封“中下之户不重生男,生女则爱护如捧璧擎珠”(洪巽《暘谷漫录》);南宋首都杭州“风俗尚侈,细民有女则喜,生男则不举”(陈郁《藏一话腴》)。由此可见,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在京城生活的老百姓都偏爱女儿,女儿一生下来就被当成掌上明珠,要是生了儿子反而会很不开心,有些狠心的爹娘甚至会把男婴丢掉(不举)。
网络配图
宋朝为什么会有这种奇特习俗呢?主要跟当时的娱乐业有关。
宋朝娱乐业非常发达,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家里往往养着私人的娱乐班子,包括唱曲的歌伎、跳舞的舞伎、演剧的优伶、说书的先生。苏东坡有一好朋友名叫陈季常(对,就是那个怕老婆的“河东狮吼”),既是官二代(其父亲陈希亮做过凤翔知府,是苏东坡的顶头上司),又是大商人(常年贩运丝绸和药材),家里非常有钱,晚年在湖北黄州定居,光歌伎就养了三十名。元兵攻宋以前,文天祥家里也养着一整套娱乐班子,《宋史》上说他“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意思就是非常懂得享受,吃饭的时候有丫鬟侍候,喝酒的时候有歌伎助兴。豪放派词人代表辛弃疾就更不用说了,他连任高官,俸禄优厚,在江西铅山盖别墅,小妾养了六个,歌伎养了十一个,舞伎养了三十六个。
网络配图
小妾、歌伎、舞伎,自然都是女生,而且还得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女生。辛弃疾一个人就需要雇佣几十个多才多艺的女生,宋朝那么多高官,那么多阔佬,总的需求量自然十分惊人。社会上有了需求,自然会出现供应,中下平民生了女儿,倘若姿色稍微好看一些,就送她去学歌学舞,以便长大了去富人家里挣钱。
事实上不仅仅是富人家里需要歌舞伎,各大城市的公共娱乐场所也需要。早在北宋极盛时期,开封城里的大型娱乐场所共有十所;到了南宋中后期,杭州城里的大型娱乐场所竟然多达二十三所(参见《武林旧事》卷6《瓦子勾栏》)。这种大型娱乐场所在宋朝叫做“瓦舍”,一个瓦舍里又包括十几个“勾栏”(剧场),而一个较大的勾栏就能容纳几千人同时观看演出,歌舞伎倘若没有充足供应,又怎能保证这些娱乐场所的正常营业呢?
网络配图
看看《东京梦华录》里列举的北宋末年开封娱乐业的演员就知道了,总共七十二名当红艺人,至少一半是女的,例如表演歌舞的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王京奴、安娘、俏枝儿、杨总惜、周寿奴、张真奴、杨望京,表演杂剧的朱婆儿、俎六姐,表演傀儡戏的张臻妙、温奴哥,以及说书的文八娘、王颜喜、盖中宝……其中的李师师就是北宋最著名的歌伎,曾被宋徽宗疯狂追求。
若是我们翻看宋史,更可以发现,许多后宫妃嫔,甚至皇后,都是歌女舞女出身。比如著名的宋真宗第二任皇后刘娥,就是江湖卖艺女成功转型,成为临朝称制的太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西晋大臣贾充的妻子郭槐和女儿贾南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悍妇,以嫉妒闻名于世。两母女可以组成一个凶悍之家绝对没有问题。不过,在这个凶悍之家中,却出了个自由恋爱的先..
魏冉是谁 魏冉是历史上第一个太后宣太后的弟弟,昭王的舅舅,拥立秦昭王登上王位,用武力解争夺王位之人。凭着与宣太后、昭王的这层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四任丞..
导读:我们一直以为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一直是很低的,因为中国自古就有男尊女卑的思想。纵观中国历史,古时哪个朝代的女性地位最高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有人可..
历史一直是当代作家热衷的写作题材,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在当代作家那里的“待遇”却是不一样的。它们有的被万千宠爱,从皇帝到平民,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被写了..
说到七夕,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把七夕等同于中国的情人节。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
东晋史上有个传奇女人。她天生丽质,雍容华贵,然而命运总是跟她开着残忍的玩笑。从她做皇后开始,一生经历了六位皇帝。 她年纪轻轻守寡之后,一心想退到深宫之中..
东晋史上有个传奇女人。她天生丽质,雍容华贵,然而命运总是跟她开着残忍的玩笑。从她做皇后开始,一生经历了六位皇帝。 她年纪轻轻守寡之后,一心想退到深宫之中..
免死令是一位君王对臣下最大的褒奖与允诺。可有了免死令真的就能保得一世安虞吗?皇权斗争诡谲狡诈,残酷的历史现实告诉我们并非如此。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朱元璋晚..
很多人对于古代的生育习俗有一误解,以为古人一直都是重男轻女,生了儿子爱如珍宝,生了女儿就想扔掉。这个看法并不完全符合史实。 以宋朝为例,北宋首都开封“中..
年号,是中国封建制度一大“发明”,系古代皇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标志。不同的皇帝需有不同的年号,一般不用另一个皇帝的年号,否则会被认为是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