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跟朱棣的母亲有关系么?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棣,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朱元璋是布衣皇帝,小时候当过和尚要过饭吃了不少的苦头,所以他称帝之后,为了让子孙后代永享荣华富贵,将自己的二十多个儿子都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可能朱元璋自己也没有想过,他这样的做法会给明朝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他刚刚去世不久,明朝就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危机。

  朱元璋将儿子们都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原本是想要子孙后代都能永远享受荣华富贵。可是朱元璋却没有想过,这样的做法对于刚刚登基为帝的朱允炆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朱允炆是已故太子朱标的长子,被朱元璋破格选为皇太孙,成为大明王朝的继承人。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各地的那些实力雄厚的藩王尚且不敢说什么,可是等到朱元璋一去世,这些虎视眈眈的藩王就让朱允炆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朱允炆为了坐稳皇位,唯一的选择就是像后来的康熙皇帝一样实行削藩。

image.png

  当时的那些藩王大多数都是朱允炆的叔叔辈,他们的藩王之位也都是朱元璋亲自册封的。可是现在侄子朱允炆要削他们的藩王之位,这是他们绝对无法答应的。可是他们纵然不答应也无济于事,因为朱允炆是皇帝,占据了大义的名分,他们就算百般不愿,也只能答应朱允炆的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为帝,他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当年八月,朱允炆将削藩的第一个目标定在了燕王朱棣的胞弟周王朱橚身上,下旨将朱橚“废为庶人,徙云南。”朱允炆在废掉周王朱橚之后,先后又废掉了湘王、齐王、代王等人。

  在朱允炆登基的第一年里,就先后削掉了大明朝的5位藩王。正当朱允炆认为他的削藩大业快要成功时,却不知不觉中就踢到了铁板。建文元年,朱允炆在削除其他藩王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皇位威胁最大的燕王朱棣。他在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在燕王驻守的北平城周围驻扎重兵,然后又以戍边为名,将燕王府的精兵护卫调至塞外驻守,为接下来削除燕王朱棣做准备。正当朱允炆准备削除燕王朱棣时,却想不到自己的这位叔叔竟然敢提前发难。

  建文元年八月,燕王朱棣在北平誓师,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靖难”。战争初期,燕王朱棣只占有北平一隅,军队数量也不过十万余人。而当时的朱允炆不但拥有数十万大军,还占领着明朝大部分土地,朱元璋当初所封的藩国也被他削除了五个。从力量对比上来看,双方之间可谓是实力悬殊。

  虽然朱允炆实力雄厚,但是他手下却没有能够匹敌朱棣的能臣猛将,再加上还有曹国公李景隆这样的猪队友,因此燕王的军队节节获胜,很快就攻入到了金陵城下。曹国公李景隆在燕王军队刚到城下,就打开城门投降了,朱允炆则不知所踪。

  很多人可能都很纳闷,为什么当初朱元璋要传位给朱允炆,为啥不把皇位直接传给朱棣?在历史专家眼中看来,皇位传给谁都行,就是不能传给朱棣。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朱元璋登基之初,就定下了嫡长子继承制的,这是他自己立下的继承制度,所以他是不可能违反规则将皇位传给朱棣的;原因二:刚刚成立的明朝也需要修生养息,而朱棣在朱元璋眼中看来,他身上的杀伐之气太重,并不是一位守成之主。两相比较之下,性格仁慈的朱允炆无疑更适合继承皇位。

  自从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就将朱允炆立为皇位继承人,可是此时朱元璋已经没有时间来培养朱允炆了。因此,为了朱允炆能够坐稳皇位,朱元璋先后将那些对皇位有威胁的功臣全都铲除,只留下了黄子澄、齐泰这样的庸才。朱元璋以为自己已经为朱允炆继承皇位奠定了基础,殊不知这样反而害了朱允炆。

  朱元璋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燕王朱棣会这么快造反。而且,朱元璋恐怕也没想到朱允炆在皇位还未坐稳的情况下就敢削藩。早知如此的话,朱元璋恐怕会后悔将开国武将一网打尽。如果朱元璋当初随便留下一个蓝玉或者傅有德这样的开国武将,哪怕再不济给朱允炆留下一个定远侯王弼,朱棣恐怕连一丝一毫的胜算都没有。

image.png

  其实,朱元璋的失策之处不仅仅是没有给朱允炆留下能臣猛将,他当初封的那些藩王,在数百年之后也将大明江山吃了个精光。这一点,恐怕也是朱元璋当初没有想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