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灭六国后还有百万军队 秦末乱世的时候他们在哪里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朝军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单纯以秦人组成的军队大概有百万上下,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南征百越的秦军,二是驻守上郡的边军,三是关中与各地的驻军。那么,秦末时期,这些军队都去了哪里呢?

  百越之地的秦军:南征百越损失惨重,秦末乱世并未出现

image.png

  根据《史记·王翦列传》的记载,秦将王翦在率领六十万大军伐灭楚国,“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之后,随即“因南征百越之君”。也就是说,秦国攻打楚国的60万大军在楚国灭亡之后,便迅速投入到了攻打百越的战争之中。

  何为百越之地?吕思勉先生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即当时的百越地区,指的便是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是指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因此地居住民族众多,故曰“百越”。《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罗泌的《路史》则说“越常、骆越,瓯越、瓯皑、且瓯、西瓯、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苍吾、越区、桂国、损子、产里、海癸、九菌、 稽余、北带、仆句、区吴,所谓百越也”。

  不过,虽然关于此战爆发的时间史学界仍有争议(清代史学家仇池石认为是公元前222年,明代人郭辈和法国人鄂卢梭认为是公元前221年,广东学者余天炽认为是公元前219年,越南史学家陶维英认为是公元前218年,曹旅宁认为是公元前217年,吕思勉则认为是公元前214年),但关于秦国动用的兵力,各种史料均指出秦国至少动用了五十万人。

  根据秦始皇的命令,50万秦军在主帅屠睢的统帅下,兵分五路扑向百越之地,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中军两路攻取南越,其一经今南昌,越大庾岭入广东北部,其二经今长沙,循骑田岭直抵番禺;其余两路入广西,攻西瓯,一路由萌渚岭入今贺县,一路经越城岭入今桂林。(《淮南子人间训》:“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

  不过,此战的进展并不顺利,根据史料记载,除第一路均当年攻占东瓯和闽越地区之外,其余四路进攻岭南的秦军均因山高路险、河道纵横,再加上水土不服等原因影响,均陷入了战争泥潭,死亡惨重,尤其是非战斗减员极为严重。再加上两广各部的顽强抵抗,秦军进展缓慢。

image.png

  根据《淮南子》的记载,越人在译吁宋的率领下充分利用地利与秦军进行周旋,给秦军造成了极大伤亡。而岭南两广军队在译吁宋死后,在新首领桀骏的率领下甚至对秦军发起了反击,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而夜攻秦人,大破亡,杀尉屠睢”,甚至秦军主帅屠睢也被一支百越军夜袭部队击毙(今广西桂林附近),迫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

  根据史学家的推断,公元前214年之前,秦军第一阶段的进攻伤亡高达30万人上下,剩余的10多万秦军则全部退回两广北部边界一带。而两广军队虽然打退的秦军,但人口也锐减一半左右,无力对秦军进行追击,双方陷入对峙局面。秦始皇接报之后,认为秦军战败主要是由于补给线太长造成,因而征调军民开凿灵渠,直至公元前214年灵渠建成,秦军才再次发动进攻,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灵渠修成之后,秦始皇再次召集10万军队,连同剩下的10余万秦军,任命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再次进军百越,由于百越军在前一战中损失惨重,因此这次秦军并未遭遇到大的抵抗便占领了岭南全境,并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

  从以上记载来看,秦国为征服百越之地,先后动用的军队高达60万上下,但由于第一次进攻损失惨重,最终留守百越的秦军只有30万左右。秦末天下大乱时,由于百越之地尚未彻底平定,再加上秦二世所作所为不得人心,驻守此地的秦军并未回援。

  驻守上郡的秦军:蒙恬死后由王离统率,巨鹿之战损失殆尽

image.png

  《史记·蒙恬列传》有载,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之后设立九原郡,而蒙恬则率领这支军队驻守上郡十余年,在修筑长城的同时,震慑防御匈奴。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归途中病逝,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此后,胡亥派遣使者捏造罪名赐死公子扶苏、蒙恬,扶苏自尽身亡,蒙恬心中疑虑,请求复诉,结果被囚禁于阳周,而上郡兵马的指挥权,则被转交到了王翦之孙王离手中。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由于秦末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纷纷自立,秦二世于是下令召王离率军进攻赵国。王离于是率领上郡边军,从井陉关攻入赵地,击败赵军,并将赵王赵歇围困于巨鹿城中。

  之后,赵王向各诸侯求援,楚怀王熊心以卿子冠军宋义为主将,以项羽为副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领六万楚军北上救援。之后,项羽以“破釜沉舟”之计对秦军发动猛攻,围困并消灭了王离军。

  不过,关于上郡边军的数量,却始终存在争议,有三十万之说,也有十万之说。虽然《史记·蒙恬列传》明确提到了“三十万”这个数字,但《史记·匈奴列传》中却记载,“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

  因此,根据这两处不同的记载判断,蒙恬率领的上郡边军的确有三十万,不过却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蒙恬征讨匈奴时率领的十万军队,另一部分则是之后补充进来的“适戍边者”大约二十万。

  此外,《史记·匈奴列传》有载,“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也就是说,蒙恬去世之后,由于天下大乱,原本的“适戍边者”又都逃散了。因此,王离攻赵时率领的秦军只有十万人左右,且最终被项羽在巨鹿战场所歼灭。

  驻守各地的秦军:各地驻军前期消耗殆尽,章邯统率主力投降后被坑杀除了岭南和上郡的秦军主力边军之外,秦国统一天下后,关中和天下各地也驻守着一些秦军,而且这支秦军的数量应该并不少,只是由于驻扎分散而难以发挥作用。

image.png

  李斯之子李由便曾率领2.5万秦军

  例如丞相李斯之子、担任三川郡守的李由,当陈胜吴广大军杀向关中时,他曾向李斯上书称,“贼军十万已到许县,日夜可达荥阳,城内25000名士卒日夜铸兵器,加固城墙,挖拓城河,防哨巡守。无奈兵力悬殊,存粮也只可用数月。望速派兵增援。”可见,李由当时麾下曾统帅着2.5万秦军,后来义军攻城,双方死伤惨重。之后,李由又统率这部分秦军随同章邯作战,负责驻守雍丘,项羽、刘邦率兵攻城,李由重伤之下仍然拼命指挥作战,最终被刘邦部下曹参所杀,项羽目睹李由惨烈之状,深为感动,令人把李由尸体送回其老家上蔡以葬。而李由所率领的这部分秦军,也就此损耗殆尽。

  由于秦军驻守各地较为分散,再加上胡亥前期对于天下叛乱并不关心,导致各地秦军始终处于各自为战的境地,根本无法有效形成合力,进而在前期义军的进攻中被消耗殆尽。

  除了以上各部秦军之外,剩下的秦军便是章邯所统率的平叛主力,有人说章邯平叛所用的兵力,乃是赦免后的骊山刑徒,其实不然。章邯前期统率的的确是由骊山刑徒仓促组建的军队,但随着平叛的展开,肯定有各地秦军加入进来,《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载“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即胡亥派遣长史司马欣、董翳支援章邯,又如前文所述的李由军队,便加入了章邯平叛的队伍。

image.png

  此外,章邯曾先后两次被项梁击败,秦二世于是紧急抽调全部兵力增援章邯。章邯率军攻打田荣时,项梁率军救援,并在东阿击败章邯,章邯向西撤退,楚军又在濮阳东再度击败章邯。《资治通鉴》有载“二世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也就是说胡亥得知章邯战败的消息后,发动全部兵力增援章邯,章邯这才一举在定陶之战中击败并杀死项梁。

  综上所述,章邯前期统率的骊山刑徒在长期征战之后必然已经损耗殆尽,此后章邯所率的秦军,必然是由各地残余秦军和新组建的秦军所组成的正规军队,而这也是秦国仅存的力量。可惜在巨鹿之战中,由于秦国国内局势的动荡(李斯被杀),章邯最终被迫投降,而其所统率的二十万秦军,则在随同项羽西入关中途中,被项羽坑杀于新安一带。

  以上便是秦末天下大乱时,秦国主力部队的动向,除了南征百越剩余的秦军之外,曾隶属于蒙恬的上郡边军和秦国驻守各地的秦军,都在天下大乱时损耗殆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秦始皇为何更喜爱胡亥?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嬴政以其非凡的胆略和卓越的才能,首次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然而,在秦始皇众多子女中,为何他..

    秦始皇为何更喜爱胡亥?
  • 秦始皇为何痛恨母亲赵姬?

      在秦始皇嬴政辉煌而复杂的一生中,他与母亲赵姬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引人瞩目的话题。作为一位统一六国的伟大君主,秦始皇为何会对自己的母亲产生痛恨之情?这背后隐藏着..

    秦始皇为何痛恨母亲赵姬?
  • 秦始皇的皇后之谜与秦朝命运探析

      秦始皇,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以其非凡的胆识和卓越的才能,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然而,关于他的个人生活,尤其是皇后之..

    秦始皇的皇后之谜与秦朝命运探析
  • 秦始皇称帝后,为何未对王翦痛下杀手?

      秦始皇,这位中国历史上的首位皇帝,以其雄才大略和铁血手腕著称。他统一六国,建立起强大的秦帝国,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在他称帝之后,是否会对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翦痛..

    秦始皇称帝后,为何未对王翦痛下杀手?
  • 甘罗十二岁拜相后的命运:被秦始皇所杀的真相探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甘罗以其十二岁便成为秦国宰相的传奇经历而闻名。然而,关于他后来的命运,尤其是是否被秦始皇所杀,历史上存在着诸多争议和猜测。  一、甘罗十..

    甘罗十二岁拜相后的命运:被秦始皇所杀的真相探究
  • 秦始皇嬴政与嬴阴嫚:历史的血缘纽带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嬴政以其非凡的胆识和魄力,完成了六国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然而,关于他的家庭与后代,尤其是..

    秦始皇嬴政与嬴阴嫚:历史的血缘纽带
  • 秦始皇真实相貌:历史与现代科技的交织探索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作为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君主,其真实相貌一直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以及普通民众关注的焦点。由于缺乏直接的影像资料,秦始皇的真实..

    秦始皇真实相貌:历史与现代科技的交织探索
  • 徐福东渡:秦始皇的长生不老梦是否成真?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嬴政以其雄才大略和统一六国的丰功伟绩著称于世。然而,在他辉煌成就的背后,却隐藏着对长生不老的强烈渴望。为了实现这一梦想,秦始皇派遣..

    徐福东渡:秦始皇的长生不老梦是否成真?
  • 秦始皇之子将闾:悲剧命运与历史回响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作为统一六国的伟大帝王,其一生波澜壮阔,功过是非至今仍为人们所热议。然而,在秦始皇众多子女中,公子将闾的命运却显得尤为悲惨,..

    秦始皇之子将闾:悲剧命运与历史回响
  • 秦始皇陵谜团:绝世美女与长生不老药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陵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安息之地,一直充满了神秘与传奇。其中,关于陵中藏有绝世美女并服下长生不老药的传说,更是引人遐想。  一..

    秦始皇陵谜团:绝世美女与长生不老药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