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东吴名将的失落与遗憾
在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太史慈以其卓越的武艺和智谋,曾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然而,在孙权接手东吴后,太史慈却逐渐失去了重用,最终郁郁而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太史慈跟孔融是什么关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说起太史慈的事迹就要从三国时期一位名儒说起了,这个名儒就是“孔融让梨”里的那个孔融了。孔融是圣人孔子的后代,当时他不仅名气很大官做的也很大位居北海相。而太史慈这个时候不过是东莱郡的一个奏曹史,那么太史慈又是如何能与孔融有交集的呢?
原来太史慈在东莱郡担任奏曹史的时候,东莱郡郡守和本州(青州牧)上司发生了争执。青州牧于是便派遣手下的人去京城上奏弹劾东莱郡郡守。太史慈奉郡守命独自一人抢先赶到了洛阳然后成功的破坏青州牧使者的州章,保护了本郡的利益。自此之后太史慈便在江湖上小有名气了,但是正因为这件事太史慈也得罪了人为此他只得逃到辽东来避难。而此时的北海相孔融听到太史慈的事迹后也认为他是个人才,于是在太史慈走后孔融便屡次派人去看望太史慈的母亲并赠送给她许多财物。这样一来孔融就和太史慈有了“联系”,而这也为“太史慈北海救孔融”埋下了伏笔。
在《三国演义》里为了突出刘备,所以将“太史慈北海救孔融”特意说成了“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尽管后来刘备的确是带兵来救孔融了,但和太史慈比来说他们两个的性质是不一样的。首先太史慈是主动去帮孔融的,可以说是单枪匹马冲出重围进城去见孔融的,《三国志》记载:"(太史慈)步径至都昌。时围尚未密,夜伺间隙,得入见融"。而此时的孔融被黄巾军围困可以说是危在旦夕,而太史慈与孔融素未谋面只因孔融对他母亲有照顾之恩便舍命相救,这一点是难得可贵的。其次刘备算是孔融在绝望的时候病急乱投医请来的。
太史慈进城之后便劝说孔融让他带兵出城主动出击,不然的话叛军越聚集越多形势就更加危险了。而孔融却不信任太史慈(毕竟没见过面共过事嘛),从这可以看出孔融对太史慈能打退叛军的能力是持怀疑态度的。于是孔融便采取了一个消极的办法那就是等待援军坐以待毙,不知道是孔融平时人缘太差还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他受困的消息,在苦苦等待多天之后仍然不见有援军来救援他,而这个时候城下的叛军从四面八方汇集的越来越多形势可以说是危如累卵了。
(太史慈)因求兵出斫贼。融不听,欲待外救。未有至者,而围日偪。《三国志》
孔融眼看自己就要玩完了,于是便打算派人去向平原县令刘备求援(注意是没有人愿意救援孔融的情况下,孔融才找的刘备,所以我才说是孔融找刘备是病急乱投医,而刘备后来还因为孔融竟然知道他刘玄德而感到荣幸其实是刘备自作多情了)。但是这个时候叛军已经将城池围的水泄不通,孔融想派个人出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孔融身边的人也不傻不愿意冒险都认为现在派人去搬救兵根本无法突出重围,而这个时候太史慈自告奋勇愿意冒生命危险突出重围联络刘备。
《三国志》里太史慈和孔融的一段对话足以让很多读史者动容,太史慈自动请愿之后,孔融终究还是对他缺乏信任认为这件事交给他不靠谱,于是便以任务很艰难太史慈完成不了拒绝了太史慈。太史慈对孔融说道:“我这次来就是为了报答你对家母的照顾之恩,这次我必将报答你的恩情。众人都认为突围艰险,如果我也附和他们岂不是违背了我这次前来要报答你的本意呢?形势已经很危险了,请你不要再怀疑了让我突围联络刘备去吧。”
太史慈一番话情真意切最终打动了孔融,就这样孔融才派太史慈突围联络刘备。下面的事情就是我们熟知的“刘皇叔北海救孔融”的事了,事实上这次完全是太史慈救了孔融。倘若孔融不信任太史慈听了他那一帮糊涂怕死的部下的话继续坐以待毙的话,刘备也就不会前来救他(事实上刘备之所以救孔融是被太史慈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而说服的)。而刘备自己来没来救孔融这个还是存在争议的,史书记载:“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随慈。”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是给了太史慈三千精兵让他去解围的,这也就是说刘备自己并没有前去救孔融,所以说“刘皇叔北海救孔融”的确对于太史慈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融曰:"今贼围甚密,众人皆言不可,卿意虽壮,无乃实难乎?"慈对曰:"昔府君倾意於老母,老母感遇,遣慈赴府君之急,固以慈有可取,而来必有益也。今众人言不可,慈亦言不可,岂府君爱顾之义,老母遣慈之意邪?事已急矣,愿府君无疑。"融乃然之。《三国志》
理清太史慈救孔融的过程之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后来太史慈为何没留在孔融身边替其效力了。原本孔融对太史慈的母亲有恩,孔融只要稍对其器重那么以太史慈的性情必然会投其麾下。但是在太史慈救孔融期间,孔融的表现的确是太差劲了,他始终没有将太史慈当作是自己人,而且在形势危急之下还是太史慈自己求着孔融让他去救孔融。试想你愿意和这样的老板一起共事吗?幸亏太史慈是个义士他始终不想欠孔融人情,因此他也救必须要救孔融。等救了孔融之后太史慈和孔融就恩怨两清了,这个时候太史慈也就另寻贤主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太史慈以其卓越的武艺和智谋,曾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然而,在孙权接手东吴后,太史慈却逐渐失去了重用,最终郁郁而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东吴大将太史慈以其智勇双全、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本文将结合真实的历史资料,为您深入剖析太史慈这一历史人物,展..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东吴以其英勇善战的将领们而闻名,其中江东十二虎臣更是以其卓越的战功和威名被后世传颂。然而,在这份荣耀的名单中,却并未包括同为孙..
你们知道太史慈捉拿孙策时,为什么还要请曲阿小将帮忙,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在三国演义中,太史慈捉拿孙策时,他的身边有一个不出名的小将,战力超高,甚至..
成语“危在旦夕”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危在旦夕”比喻危险会在很短时间内来临,情况十分危急,出自《三国志.太史慈传》:..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太史慈跟孔融是什么关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说起太史慈的事迹就要从三国时期一位名儒说起了,这个名儒就是“孔融让梨”里的那个孔..
太史慈是个什么样的人?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三国演义里边比较欣赏的一个就是此人了。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人。 他年..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辽和太史慈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辽与太史慈皆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不过太史慈却因早亡令后人多有惋惜,话说太史慈究竟是..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太史慈和刘备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太史慈是笔者最喜欢的三国英豪之一,其忠义无双、英雄盖世,堪称当世人杰。加入..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太史慈,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东汉末年,三足鼎立,英雄辈出。陈寿在编撰《三国志》时,把关羽、张飞、赵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