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是谁?他为什么会被康熙皇帝所厌弃
胤禩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九子夺嫡的大戏在各种清宫剧中都有所演绎,因此很多人对这段历史十分感兴趣,八阿哥胤禩作为夺嫡失败者..
胤禩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九子夺嫡的大戏在各种清宫剧中都有所演绎,因此很多人对这段历史十分感兴趣,八阿哥胤禩作为夺嫡失败者,实际上在康熙生前就已有定论了,雍正即位后的清算只不过是出于对曾经政敌的打击,因此我们今天只讨论康熙为何会厌恶胤禩。
关于这个问题,许多的人都曾经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大致上都是胤禩由于结党导致势力急剧膨胀,以至于一废太子之时多数朝臣拥戴胤禩,对康熙构成了威胁,因此使得康熙对他的态度由喜欢变成了厌恶,甚至说出了“允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自此朕与允禩父子之恩绝矣”(《清圣祖实录》)如此剜心刺骨决绝无情的话。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不过今天我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件事。
贵族政治
汉人的贵族政治在李治、武则天打击关陇集团时就基本名存实亡了;到了“安史之乱”,叛军蹂躏中原大地,将世家大族又犁扫一遍,至此贵族政治彻底退出了汉人政权。
但满清在努尔哈赤起兵时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之际,尚存有浓厚的奴隶主贵族军事民主的习俗,之后发明的八旗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等等都属于因循部落遗俗的变种。顺治时期确立皇帝领上三旗,王公贝勒分领下五旗;而议政王大臣会议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1年)才正式撤销。因此清朝初期,宗室勋贵在政治上的话语权很重,甚至皇帝(大汗)的继承方式,都是通过推选产生(皇太极、顺治)。到了康熙时期,虽然皇权得到了加强,继承人的选择也改为了“立太子制”,但贵族政治的性质还得以保留,即康熙皇帝并不能乾纲独断,既需要考虑满清勋贵的利益,又要提防这些人侵蚀皇权。
在这种背景下,康熙早早地确立了胤礽太子之位可以看成是稳固、增加皇权的一种手段,因此康熙最初肯定对于胤礽是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顺利继位。但在贵族政治背景下,康熙立了太子就必须要分一部分权力给太子,让胤礽建立自己的班底,有自己的势力,这样才能够在勋贵的觊觎下顺利继位。但与此同时,太子一旦有了权力又会对皇帝构成潜在威胁。为了消除这种威胁,或者说政治平衡,康熙又不得不搞起了唐王朝之前十分出名的“司马炎模式”。
所谓司马炎模式,指的就是贵族门阀政治兴起盛行、皇权衰落的情况下,皇帝为了太子顺利继位,从而给太子配置了一整套文武班底,而为了防止太子觊觎皇位提前夺权,因而设置同姓亲王,给予亲王们一定的权力来牵制太子。
司马炎立了太子司马衷(也有说是为了让司马衷之子司马遹顺利继位,而选择司马衷过渡),但又大封司马氏各种王,同时自己的皇后杨氏与司马衷的皇后贾氏两个外戚家族互相牵制。简单来说,“司马炎模式”就是在贵族政治的大背景下搞各种政治平衡,既给太子权力,也用亲王来限制太子权力。
这一模式在魏晋南北朝直到唐朝初期,都是封建统治者们所喜闻乐见并贯彻执行的,当然,这与贵族门阀政治的盛行是分不开的。但这一套模式经常有玩脱的时候,司马炎死后的“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的储位之争等等这些,都是“司马炎模式”的著名失败案例。但即使有这么多失败案例,在贵族政治的背景下,采取这一模式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毕竟古人有他们的局限性。
胤禩过界了
扯了这么远,并不是跑题,而是做铺垫。现在回到题目中来,通过上面的这些铺垫,我们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实际上也是在采取“司马炎模式”。
而这一模式的关键就在于,只要太子没有起异心想提前继位,那么皇帝实际上就会一直支持太子而非起牵制作用的亲王。要知道胤礽在一岁多的时候就被立为了太子,此后几十年间康熙皇帝一直对他悉心教导,他的讲师团由康熙亲自挂帅,集合了当时的很多大儒,阵容堪称豪华,而且胤礽也多次监国处理政务。可以说康熙对胤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因此最后胤礽被废,并不是康熙的本意,只能说是他自己布局的失败。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明白,无论胤禩有多优秀,康熙多喜欢他,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胤禩明白自己的身份与使命:做一个合格的皇子与臣子,牵制太子的权力但不能替代太子。不仅仅是胤禩,对其他皇子也一样,这一条就是康熙心中默认的“红线”,敢于触碰这个红线的人,都不会好下场,胤禩如此,提出杀了胤礽的大阿哥胤禔更是被圈禁至死。
一废太子的时候,几乎满朝文武一致举荐胤禩,这已经超过了康熙心中的红线,再加上“张明德案”,因此胤禩终于被康熙所厌弃。这在历史上也早有先例,孙权的太子孙和被废,鲁王孙霸被赐死;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被废,魏王李泰也没有成为太子。孙霸和李泰都是超过了红线,因此即使太子被废了,他们也没有好下场。把胤禩与孙霸、李泰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虽然有所差异,但本质是一样的。
胤禩的好人缘也是厌恶的原因
虽然网上各种吹八阿哥的人,但实事求是地讲,胤禩的政务能力并没有多强,至少没有太多机会展现。胤禩最强的能力在于,他太能拉关系了,以至于一废太子时满朝皆举荐他做新太子。当然了,除了胤禩本身的能力外,与他的出身也不无关系。
胤禩的生母是良妃卫氏,即康熙口中的“辛者库贱妇”。这里大家可能有个误区,辛者库并非都是获罪的人,实际上辛者库是包衣的一种,和包衣佐领一样,为皇室服务。虽然有些辛者库人是罪籍,而大多数辛者库人则是正常的包衣籍。良妃的父亲、胤禩的外公是正五品内管领阿布鼐,所以胤禩生母的出身虽不高贵,但也不算特别低贱。
康熙不选择胤禩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他生母的出身位份太低了,也就是没有母族可以依靠,而这也真是满清勋贵们相中胤禩的地方。大家喜欢胤禩而不喜欢太子胤礽,说白了更多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心。由于已经培植了多年的势力,加上母族的扶持,胤礽登基后肯定一个强势的帝王,这不是满清贵族们所乐意看到的;而胤禩由于没有根基,相对会弱势许多,便于控制,使贵族们的利益最大化。
康熙皇帝熟读史书,当然知道这其中的猫腻,他绝不能容忍已经慢慢集中的皇权再被贵族们分走。因此当胤禩声望达到空前高点的时候,也正是康熙最为厌恶他的时候。“允禩甚是狂妄,竟不自揣伊为何等人”(《清圣祖实录》),康熙评价胤禩的这句话可以看成是我上面观点的佐证,胤禩并不清楚自己不过是被八旗勋贵们所利用和康熙打擂台的一个工具而已。又或许胤禩明白,想火中取栗,但不论怎样,他都就此被康熙所厌弃。
综上,在贵族政治还盛行的清朝前期,胤禩遭到康熙的厌弃原因有二:一是自己越过红线,走到了太子胤礽的对立面,想要取代太子胤礽;二是他的母族过于卑微,却被朝臣拥戴。胤禩没有看清自己,更没有看清康熙的心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胤禩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九子夺嫡的大戏在各种清宫剧中都有所演绎,因此很多人对这段历史十分感兴趣,八阿哥胤禩作为夺嫡失败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佟国维拥立胤禩的事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九龙夺嫡之中,标志这胤禩夺嫡失败的一个事件是上书房举荐新太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