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事变祸首之一,载漪最终的结局有多惨?
说到载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开始实行..
说到载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开始实行“戊戌变法”,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希望通过变法来达到自己富国强兵的政治主张。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幽禁在中南海瀛台,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开始动了废黜光绪帝的念头,她想要一个更听话的人来取代光绪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选中了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年幼更容易控制),并将其册封为“大阿哥”,史称己亥建储。溥儁的父亲端郡王载漪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爱新觉罗·载漪,满清宗室,咸丰帝弟弟惇亲王奕誴之子,后过继给瑞敏郡王奕志为嗣,三十八岁袭封端郡王。他和光绪帝是堂兄弟,其妻子是慈禧太后的侄女。 载漪在清室众多的王公中算不上优秀的一个,他的真正受到重用也是在戊戌变法之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发动变法的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从此成为了无枷之囚。为了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力,慈禧太后需要一个比光绪帝更加听话的人来做皇帝。在考察对比了各宗室子弟后,慈禧太后选定了端郡王载漪之子---15岁的爱新觉罗·溥儁为大阿哥,并计划废黜光绪帝。
这样天降的喜讯让载漪幸喜不已,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成为“太上皇”的那一天。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十二月,慈禧太后懿旨,溥儁入继穆宗同治帝为嗣,赏头品顶戴,号“大阿哥”。随后大阿哥在弘德殿读书,师傅为同治帝的岳父、承恩公、尚书崇绮和大学士徐桐。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正月初一日,溥儁恭代光绪帝到大高殿、奉先殿行礼。眼看着自己的儿子离登上皇位越来越近,载漪也开始更加肆意妄为起来。
慈禧太后原本预定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冬举行光绪禅位典礼,并改年号为“保庆”。但此时义和团开始进入京津地区,载漪与庄亲王载勋等希望利用义和团排外,并力主慈禧对外宣战。除此之外,载漪还在其所统率的虎神营练习义和拳术,并在王府设置神坛,朝夕必拜,成为了义和团最坚定的支持者。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早日继位,载漪及其党羽彼此配合,于1900年4月取得了管理总理衙门的大权, 慈禧又下懿旨:“ 载漪、奕劻、徐桐、崇绮主兵事,有请无不从” 。一时间,载漪几乎集军权、政务和外交权于一身,权势赫赫,恣意行事(为让儿子早登皇位,还伪造一份列强要求慈禧归政光绪帝的照会,致使慈禧向列强宣战)。
但这样的好日子载漪也只享受了几个月。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及部分王公西逃,载漪也在其中。不久后战败的清廷与联军议和,载漪被指为要求严惩的祸首之一。十二月,以载漪包藏祸心,凯翩非望,反复狡诈为由,夺爵位,戍新疆。1901年,因列强的一致反对,慈禧太后宣布废除溥儁“大阿哥”名号,并流放新疆。被流放的载漪父子辗转逃到了蒙古并依靠阿拉善王居住。辛亥革命以后,载漪贫窘更甚,幸得袁世凯每月接济。直到1917年载漪才得以返回北京,之后靠亲友接济度日,并于五年后死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说到载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开始实行..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义和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末年,由于清朝廷无能不堪,故而中国遭受到了外国列强的肆意欺凌。百姓们终日生..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晚清义和团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历史教科书上,关于义和团的评价是很高的:义和团属于旧式农民运动,以反帝反外来侵略、..
提到义和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气功,当时的义和团似乎是“刀枪不入”,凭借气功吸引了一些群众。那么义和团的“刀枪不入”到底是怎么回事?分析起来,其实至少有四..
晚清时期的洋人不怕政府怕什么?义和团运动是怎么失败的?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到晚清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有非常多的故事,真的太惨了,清政..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这个自发的反帝团体产生于19世纪末,以设拳厂、练拳术的方式,组织群众,反对外国教会。他的兴起和发展与外国教会的渗入密切相关。易州义和团..
各口的战争,在古北口方面,我们廿五师就和敌人在那里发生了遭遇战。关师长受了伤。他是此次中日战争中首先受到阵深的将官。他回到北平协和医院来医治,不知有多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