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太后做妻子的辽朝大臣,韩德让到底有多牛?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韩德让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辽乾亨四年九月(982年10月),在位十四年的辽景宗耶律贤驾崩,时年仅三十五岁。遗诏由长子梁王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军国大事听从皇后(即皇太后萧绰)命令,因为皇帝耶律隆绪此时才年仅十二岁,因此朝廷大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了时年三十岁的皇太后萧绰手中。皇帝年幼,母后专权,这样的形势令辽旺夫脸宗室诸王们心怀不满,纷纷联络朝臣,以谋取帝位,辽朝内部一时暗潮汹涌。为了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力和儿子的帝位,太后萧绰急切需要找到一位强有力的朝臣以为外援,以对抗那些心怀不轨、手握重兵的宗室们。这时一位汉臣进入了她的视野之中,他就是秦王韩匡嗣之子、时任南院枢密使的韩德让,韩氏家族也是辽朝汉臣中权势最大者。韩德让还有一个身份,他还是萧绰青梅竹马的初恋,萧绰少年曾许配韩德让,还未来得及结婚,就被景宗选为妃子,之后两人便被宫墙相隔。

  韩家是幽燕一带的望族,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从家奴崛起,后官至中书令。父韩匡嗣由于能征惯战,是辽国不可多得的战将,官居晋昌节度使,秦王。韩德让自幼受家庭影响和父辈熏陶,智略过人,深明治国道理,初侍辽景宗以谨饬闻,加东头承奉官。乾亨元年(979年)七月,韩德让代父守南京。九月,宋朝大军攻打南京(今北京)时,韩德让临危不惧,登城指挥守军抵御15昼夜,待援兵赶到,内外夹击,大败宋兵于高梁河,史称“高梁河之役”。经此一战,宋军大败,死伤数万人,御驾亲征的宋太宗赵光义也被流矢所中,狼狈乘驴车逃走。韩德让以功进南院枢密使,成为辽朝汉臣中的权势最大者。为了取得韩得让这位重臣的支持,皇太后萧绰召见了韩德让和耶律斜轸,忐忑不安地垂泪道:“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 这两位都不是外人,韩德让是萧绰的旧情人,耶律斜轸是萧绰的侄女婿,既是至亲又是心腹,在他们面前垂泪很能引起他们的同仇敌忾之心,果然这两位立马表示忠心:“但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在私下里萧绰又对韩德让说:“我曾经许嫁于你,愿谐旧好。当国幼主,也就是你的儿子了。”

image.png

  这句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此后,韩德让就无所避讳地出入于萧绰的帐幕之中,出外游猎和处理政务,两个同案而食,并排而坐,同帐而卧,过着夫妻生活,圣宗对韩德让也以父事之。为了和韩德让厮守在一起,萧绰派人缢杀韩德让之妻,并入居德让帐中,两人形影不离,俨若伉俪,其住处常有卫兵千人、膳夫及蕃汉官员等,国家大事皆两人参决。在韩德让的辅佐下,萧绰对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削弱了手握重兵的宗室贵族手中的兵权,并敕令诸王各归封地,不许私相宴请交结,令他们不敢再有反叛之心。接着撤换了一批朝中大臣,实行汉法,任用自己的亲信官居要职,加强对朝廷的控制。韩德让以拥立之功总理宿卫事,参决大政,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

  统和二十二年九月,韩德让从萧太后南下攻宋,参与订立了“澶渊之盟”,宋辽双方进入相对稳定时期。韩德让官至大丞相,总知南北院枢密使府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十二月,萧绰取消皇帝耶律隆绪与韩德让的君臣名分:赐给汉人韩德让契丹皇族姓氏“耶律”,赐名“隆运”,并封“晋王”,隶属“季父房”。从此,小皇帝耶律隆绪便不再称呼韩德让臣子,而是对其“至父事之”,赐其铁券几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趋,左右特置护卫百人。一如辽国历代皇帝和摄政太后,韩德让也拥有私人“斡鲁朵”(宫帐)、属城,万人卫队,享受辽国“太上皇”的优厚待遇。由于韩德让没儿子,承天皇太后萧绰便规定:皇室的每一代都要贡献一个亲王,作为韩德让的后裔,并永为定例。

image.png

  1009年(统和二十七年)十二月,皇太后萧绰崩于南京行宫,终年五十七岁。萧绰的离世给韩德让的身心以巨大的打击,韩德让亦是一病不起,圣宗和皇后每日在床前照料,端茶送水,甚是细心,亲如父子。仅仅一年之后的统和二十九年正月,韩德让以病体从圣宗伐高丽,卒于军中,终年七十岁。赠尚书令,谥“文忠”,为了表示对亦父亦臣的韩德让的尊崇,圣宗耶律隆绪亲自为韩德让举行了葬礼,并将其安葬在萧绰的陵墓边。韩德让也成为了葬在大辽皇陵中的唯一一个汉人和臣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