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为什么没像司马懿那样篡位呢?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诸葛亮可以取代刘禅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诸葛亮这是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毒害了,要是我,刘备托孤现场就学司马懿,当场半身不遂:对不起陛下,臣有心无力,赏点银子赐我回家养老吧!

  诸葛亮之所以留下美名,乃至于被后人神化,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兑现了那句承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白帝城托孤,到去世的十一年间,诸葛亮遭遇多次内部政治危机,可是当诸葛亮去世,那些政敌无一例外地对他表示了最崇高的敬意。比如谯周,坚决反对诸葛亮的北伐政策,可是诸葛亮死讯传来,他不顾禁令,跑到前线祭拜。又比如李严,诸葛亮死后他抑郁而终。

image.png

  后主刘禅,十几年委政于诸葛亮,君臣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龃龉。蜀汉能在艰难的环境生存,与诸葛亮这个精神核心的存在,有很大关系。

  总之,作为臣子,诸葛亮的威望之高,史上罕见。其实这个结果,就反证了一点:诸葛亮为了蜀汉事业,燃尽了自己,他没有私心,更没有野心。

  那么,假如诸葛亮有野心,他是否具备取代刘禅的实力呢?

  问这个问题的人,大概以为,连刘备都说出诸葛亮“可自取”,那就说明诸葛亮是具备取代刘禅的条件的。另外,以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看,似乎把刘禅赶下龙椅不算事。北边司马代曹,西面诸葛代刘,很对称。

  其实有点想当然,开篇我就已经交代,我要是诸葛亮,一开始就打退堂鼓。因为诸葛亮是在做一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集中力量对付曹魏都没把握取胜,哪来搞内讧的资本?再退一步,就算曹魏很乖,“魏水不犯蜀水”,诸葛亮也无法取代刘禅。

  诸葛亮比司马懿差哪儿了呢?差环境!

  司马懿为何能篡曹魏?原因就在于曹魏的“九品中正制”,让帝国形成了门阀集团反制皇权的模式,当司马家族获得门阀集团的支持后,曹魏被架空就成为必然。

  蜀汉不是这个情况,蜀汉是三大政治势力的鼎立状态,即荆州集团、东州集团和益州集团,三大派系的平衡问题。

  益州集团是指蜀地土著豪强势力,包括黄权、谯周、狐笃、张嶷,及一大批地方官员。东州集团是指刘焉、刘璋父子,从关东地区带过来的外来势力,包括法正、李严、费祎等。荆州集团是指刘备的老班底,包括诸葛亮、董允、蒋琬、魏延等。

  益州集团根深蒂固,荆州集团虽然执政,但是根基最浅。这一点,刘备不如孙权,孙家父子几代人经营江东,“本土化”工作基本完成,取得了地方势力的支持。蜀汉不行,刘备接受益州时,东州集团就与益州集团矛盾重重。荆州集团介入后,矛盾更加复杂。

image.png

  作为外来势力,东州集团和荆州集团,希望通过战争统一天下,分享建国立业的红利,益州只是他们的暂住地和工具。益州则不然,他们是土著,和平对他们最有利。

  荆州集团要开拓,就必须从益州集团嘴里夺食,势必损害益州集团的利益。比如刘备入川后,不断发行大面值货币,变相收刮益州豪强士族的钱财。所以,诸葛亮的北伐,其实就是靠压榨益州集团的利益来达成。也因此,益州集团反战,甚至希望蜀汉快点灭亡。

  刘备选中诸葛亮做辅政大臣,跟诸葛亮对益州集团的强势态度有关。诸葛亮认为,刘璋统治期间,益州之所以不强,原因就是他过于纵容益州本土势力,导致政权涣散。所以诸葛亮在担任成都留守期间,制定了非常严苛的法律,对本土豪强势力强势打压。

  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的矛盾,几乎无法协调,除非若干代后,三大集团通过联姻等手段相互渗透,才能消弭。

  诸葛亮辅政期间,益州集团除了邓芝、张裔等少数人,总体上受压制很严重。后来还爆发了黄元、雍闓、朱褒等人的反叛事件。

  蜀汉政权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生存力的脆弱。在这种状况下,假如诸葛亮想取代刘禅,会发生什么状况?

  毫无疑问,荆州集团立刻分崩离析。紧接着就是益州集团借着乱局强势反弹,弄不好东州集团也会分裂。诸葛亮有能力像司马懿一样,获得绝大多数门阀士族的支持吗?

  不可能,首先益州集团会站在诸葛亮的对立面。益州集团虽然已经处于被压迫阶层,可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势力,往往起决定性的就是他们。

image.png

  东州集团和荆州集团,诸葛亮能搞定多少?不好说!比如李严,原本就不服诸葛亮,再比如魏延。甚至当诸葛亮表现出取代刘禅的野心时,原来对他忠心耿耿的费祎、蒋琬、董允等,谁敢保证他们还是“我心依旧”?

  只恐怕蜀汉的政坛,将打成一锅粥,到时候益州集团一定会乘机勾结曹魏,引狼入室。那时诸葛亮面临将是内忧外患,他有那实力对付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诸葛亮眼中的诸葛恪:才疏志大,终酿祸端

      在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中,诸葛家族人才辈出,诸葛亮与诸葛恪这对叔侄,虽各为其主,但彼此关联紧密。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忠诚闻名于世;而诸葛恪..

    诸葛亮眼中的诸葛恪:才疏志大,终酿祸端
  • 杜预与诸葛亮:不同时代下的卓越之才

      在历史长河中,杜预与诸葛亮皆是各自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以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贡献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由于所处时代背景、面临的任务以及所擅..

    杜预与诸葛亮:不同时代下的卓越之才
  •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