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打掉一七品小官的门牙,最后为何还给他道歉?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赵匡胤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历史上关于皇帝怒打大臣的事情很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这个道理。

  皇帝殴打大臣一般是廷杖,其实就是把大臣按在朝堂上公开打屁股。这个通过皮肉触及灵魂的办法可以追溯到隋朝,到了金元,才流行开来。

  明朝的时期,更是大规模的使用。明朝皇帝动不动就殴打大臣,被打的大臣不敢啃声。

image.png

  所以说,千万不要当明朝的官,皇帝都是喜怒无常的,说打被打,不过宋朝就不一样了。

  宋朝大臣如果被皇帝打了,都可以直接顶回去,连小官都可以,比如宋朝这个叫张霭的七品小官。

  张蔼在当时的岗位是侍御史。这是宋朝御史台旗下的一个职位。

  御史台是宋代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关,其组织机构设置,基本沿袭唐之体制。台长为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和侍御史知杂事;下设台院、殿院、察院等三院,分别置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监察官还有不常设的里行、言事御史等。

  其中,殿中侍御史二员,正七品,职掌言事,分纠大朝会及朔、望、六参官班序。

  总之,张霭是一个监察的的官员,主管纪律纠察,督导官员的工作。虽然品级不高,七品,但权力还是有的,而且宋朝的官员薪水都很高。

  这一天,张霭去向宋太祖赵匡胤汇报事情,刚好碰到了宋太祖在后宫花园里面打鸟,估计是兴致来了。

  宋太祖赵匡胤兴致正好,本不想搭理张霭,但传话太监说张霭行色匆匆,称有紧急事务要汇报。

  赵匡胤兴致虽高,但也不能放着国家大事不理,只好赶快宣张霭过来,赶紧汇报。谁知张霭汇报的,只是一些平常事,不痛不痒的小事。

  这让宋太祖赵匡胤很不高兴,“你说来说去,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非得选择现在向朕禀报吗?为何不换个时间?没看到我正在射鸟吗?真是严重影响朕的心情。”

  如果换作其他人,估计会停下来,并向皇帝道歉,但偏偏是张霭,他不卑不亢的说“臣以为尚急于弹雀。”

  意思是臣以为这些事情虽小,也比用弹弓打鸟要重要得多。

  赵匡胤一听,反了你,还跟顶嘴,龙颜大怒,史书记载:

  “太祖色愈厉,引斧柄撞其口,坠两齿,霭徐拾之。”

  愤怒地失去理智的赵匡胤直接拿起斧柄打到张霭的嘴巴上,结果将其两颗门牙打落。

  张霭起身后,一言不发,弯腰寻找两颗掉落的牙齿。然将两颗牙齿捡起放进袖子里。

image.png

  看到这一幕后,赵匡胤说:“怎么,你把牙齿捡起来,是准备去告我吗?”

  意思很明显,我是皇帝,已经是天下最大的,请问你找谁告状呢?确实,赵匡胤的确是最大,找谁高呢?所以,被皇帝打,只能默默忍受,也不敢问。

  可奇怪的是,张霭回答了一句话后,赵匡胤吓得脸色发白,立马向其赔罪道歉。

  为什么呢?

  因为张霭的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臣不能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耳。”

  没错,我是没办法去告,但史官会把今天发生的一切,如实记录下来,后人自然会还我公道。

  赵匡胤听到张霭要把这件事告诉史官,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此事一旦被记到史书上,那么赵匡胤留给后世的就是一个脾气暴躁,殴打大臣的坏形象。这影响历史对他的评价。

  这是万万不能的。虽然皇帝高高在上,但也有怕的,比如怕史官。因为皇帝在乎青史留名。青史留名是制约皇权的力量之一。

  而且赵匡胤刚好是个十分在意后世对他看法的人,他希望在后世心中,他是一位贤明的君主,是一位值得被称颂千年的皇帝。

  所以,赵匡胤不得不进行挽回形象的动作,那就是及时认错,于是他立马向张霭赔罪,又“赐金帛慰劳之”。

  而张霭,他之后一直很受重用,宋太宗即位后,对他“眷宠尤渥”,拜御史中丞,后拜大理寺丞。

  所以说,赵匡胤这个人的确是一位明君,就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他心中有百姓,有天下,知道君权制约。

  纵观历史,赵匡胤是历史上少有几乎没怎么流血就完成了改朝换代。而他将后周变成大宋后,对后周的皇室始终实行优待政策,对于后周的一批大臣,他几乎没有变动,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就连宰相也都是原班人马继续干。而对于拥戴自己当了皇帝的那些有功之臣,他做的则可能是中国所有帝王中最厚道的,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中几乎是一个功臣都没有杀过。而且,还形成了一个祖宗家法,就是不许轻易诛杀大臣。有宋一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少荼毒大臣的朝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赵匡胤的登基之路:陈桥兵变与后周恭帝禅位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建立标志着五代十国纷乱局面的终结,而这一切都与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赵匡胤紧密相关。赵匡胤是如何逼迫后周恭帝禅位,自己登基并改元..

    赵匡胤的登基之路:陈桥兵变与后周恭帝禅位探析
  • 李渊与赵匡胤:开国皇帝庙号差异探析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开国皇帝作为新王朝的奠基者,往往被后世赋予崇高的庙号以示尊崇。然而,同样是开国皇帝,为何唐高祖李渊被称为“高祖”,而宋太祖赵匡胤则..

    李渊与赵匡胤:开国皇帝庙号差异探析
  • 历史上对赵匡胤的多维度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开国皇帝。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智慧以及推动国家统一的伟大功绩,被后世广泛赞誉。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

    历史上对赵匡胤的多维度评价
  • 探寻赵匡胤的战神之路

      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以“陈桥兵变”和平篡位,开创了北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者。然而,除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身份,..

    探寻赵匡胤的战神之路
  • 究竟是什么原因?竟让后人将赵匡胤与唐太宗相提并论

      赵匡胤,立下赫赫战功,武功很强。当时柴荣就十分器重他,柴荣也一样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只是天妒英才,柴荣忽然患了重病,仅仅只当了五年的皇帝就便驾崩。下面趣..

    究竟是什么原因?竟让后人将赵匡胤与唐太宗相提并论
  • 野史中记载赵匡胤的是和一个女人有关 这个女人到底是谁

      对赵匡胤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皇帝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许多与妇女有关。这个故事是关于女人的,但是历史太模糊了,..

    野史中记载赵匡胤的是和一个女人有关 这个女人到底是谁
  • 赵匡胤率大军亲征北汉,为何到了最后却撤军?

      赵匡胤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平定荆湖、后蜀之后,原本按照先南后北,先弱后强的方案,赵匡胤应该继续向南进军,北方北汉虽..

    赵匡胤率大军亲征北汉,为何到了最后却撤军?
  • 揭秘:赵匡胤究竟是病死的还是被弟弟害死的?

      作为一代枭雄,赵匡胤正可谓是生逢乱世,戎马一生,身处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互相攻伐的混乱局面,他先后以其惊人的智慧和手段,以柴氏政权后周起家,成功的在五代十..

    揭秘:赵匡胤究竟是病死的还是被弟弟害死的?
  • 将军强抢民女,赵匡胤听了以后为何不生气?

      你们知道赵匡胤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他能成为宋的开国皇帝,与他出色的政治手腕有很大关系。登基前,他是借着部..

    将军强抢民女,赵匡胤听了以后为何不生气?
  • 赵匡胤赐给大将一个锦囊,为何里面只有一张白纸?

      对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赵匡胤兵分两路南下伐蜀,次年正月后蜀皇帝孟昶投降。宋朝..

    赵匡胤赐给大将一个锦囊,为何里面只有一张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