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宰相冯道,为什么能得到李嗣源的重用?他有什么样的过人之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后唐宰相冯道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冯道是五代史中最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他在后唐、后晋、辽国、后汉、后周5个朝代8个皇帝手下做过宰相。他处事圆滑,精通为官之道,能在乱世风云中始终立于政治的潮头,因此自称“长乐老”。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勗称帝后,先升冯道为翰林学士,灭了后梁又授户部侍郎。不久冯道父亲去世,按礼制回乡守孝。

image.png

  守孝期间,家乡闹饥荒,冯道便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自己住在茅草屋里,当地的官吏送来的东西他都没有接受。当时契丹也素闻冯道大名,想偷袭将他抢走,由于边境守军严密防备,这才没有得逞。守孝期满后,冯道又回到京城,这时后唐的皇帝已经是明宗李嗣源。李嗣源久闻冯道大名,问近臣安重诲:“先帝时那个冯郎中在哪里?”安重诲说:“冯道刚复任,在翰林供职。”明宗说道:“朕非常熟悉这个人,是个好宰相!”

  因为李嗣源的赏识,不久冯道便被升为宰相,冯道也尽心辅佐李嗣源,经常找机会向李嗣源进谏。有一次,李嗣源问起他治国之道,冯道就说:“陛下以德得到天下,应当日慎一日,以答谢天下百姓。臣早年侍奉先皇时,曾奉命出使,过大山的关隘时由于险要,所以非常小心地拉紧缰绳,人和马都没有事。

image.png

  但到了平地上,就觉得不用小心了,结果从马上摔了下来,伤得不轻。此事虽小,但所含的道理很大,所以陛下不要觉得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了,就可以松懈点,想多享受一些,应该兢兢业业使江山永固。”李嗣源非常赞同地点点头。

  过了几天,李嗣源又问冯道:“这些年收成不错,百姓过得好吗?”冯道说:“谷贵则饿农,谷贱则伤农,这是常理。臣还记得近代举人聂夷中的一首《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李嗣源说:“此诗甚好。”于是让侍臣记录下来,自己经常诵读,以提醒自己。

image.png

  有一次,李嗣源拿出自己心爱的玉杯给冯道看,上面刻有一行字“传国宝万岁杯”,冯道便说:“这是前世有形之宝,王者则有无形之宝。仁义就是帝王之宝,古人说:‘皇帝的宝座叫做位,怎样守住这个位叫做仁。’”李嗣源基本上是个文盲,他听不懂冯道这些话,等他走了,找来别的人一问,才明白了冯道在劝谏自己,因而对冯道更加器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