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写出成名作,长大后的骆宾王过得如何?
公元638年,浙江义乌县某书香门第诞生一个男孩,祖父想起《周易》中的“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便为他取名骆宾王。 骆宾王是神童,七岁时便写出流传千古的成..
公元638年,浙江义乌县某书香门第诞生一个男孩,祖父想起《周易》中的“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便为他取名骆宾王。
骆宾王是神童,七岁时便写出流传千古的成名作《鹅》。但他并没像诗中白毛红掌的鹅那样顺风顺水,而是不断迎来起起落落落落……
父亲去世后,家道一落千丈,全靠亲友接济度日。后来,骆宾王进京参加科举。初出茅庐的他并不知道,当时光鲜的家世和强硬的靠山比成绩有用多了,其他考生忙着请客吃饭、攀扯权贵,而他毫无准备地落榜了。
他在长安四处奔走,终于在道王李元庆府中谋得九品录事一职,其实就是撰写公文、汇报工作的小官。好在李元庆欣赏他的才华,想给他升职加薪,便让他按流程写自荐信,谁知他在信中无比冷静地说:“很多人写自荐信都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结果无才无德的人也能升职加薪,我看不惯,恕不奉命。”李元庆看罢气得不轻—敢情是我求着你升职加薪呢?狗肉不上桌,拉倒!
就这样,骆宾王很快失业,再次陷入四处求人的困境。
公元665年,唐高宗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骆宾王总算学乖了,呈上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换来奉礼郎一职。但他到底年轻贪玩,因参与赌博被丢进监狱。出狱后,他在吏部侍郎裴行俭的帮助下参军,成为大唐边塞诗派的启明星。
后来骆宾王又被派到西蜀担任军中书记,这段时间他情绪大好,还热心地当了两回“感情调解员”。
一日,一位郭姓女子来找骆宾王哭诉,说她是卢照邻的旧相好,曾陪他度过艰难的贬谪岁月,结果他一去不回,而她已有身孕,孩子生下不久便夭折了。骆宾王听罢义愤填膺,写了一篇长长的《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痛骂兄弟不厚道。
其实卢照邻离开四川不久便染上风疾,再加上仕途失意,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病歪歪地躺在床上,一边看骆宾王的来信,一边涕泪长流,叹道:我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又怎能照顾别人?
卢照邻始终没回信,但此事传开,骆宾王俨然成为代表正义的“妇女之友”,很快又接手一桩感情纠纷。有个叫王灵妃的道姑被一个叫李荣的道士抛弃了,请骆宾王写诗痛骂渣男。于是,《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新鲜出炉,其中“一生一代一双人”的金句被纳兰容若借用,以致很多人以为那是后者的原创。
再后来,骆宾王不断升官,却因站错政治队伍而被打入狱中。即使他写出那篇著名的《讨武檄文》,武则天仍大度地饶他一命,他却在一场失败的叛乱后不知所终—有人说他兵败被杀,也有人说他跳水逃生。
《唐才子传》中载,多年后,诗人宋之问被贬到杭州。一夜,他在灵隐寺附近散步,望月吟道:“鹫岭郁岩蛲,龙宫锁寂寥……”正绞尽脑汁想下文时,一位老僧走出寺来,悠悠地说:“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拍案叫绝,刚想上前攀谈,老僧却转身离开。次日,宋之问入寺寻访那位老僧,寺中僧人告诉他:那位老僧便是骆宾王,昨夜已渡海而去。
骆宾王的结局最终成谜,像扫地僧帚下的尘迹一样不可追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公元638年,浙江义乌县某书香门第诞生一个男孩,祖父想起《周易》中的“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便为他取名骆宾王。 骆宾王是神童,七岁时便写出流传千古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