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各国君主大多数都是以公相称 楚吴越三国国君为什么敢称王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很多人都不了解楚吴越称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身份最特殊,直接称王与周天子对标,还真是有点“出类拔萃”。

  春秋时期各国君主大多以公相称,比如《史记索隐》版本的春秋五霸中,除了楚国君主楚庄王之外,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由此可见,楚庄王跟他们之间是有多格格不入了。

image.png

  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其实就是发动争霸战争,这种争霸战争从来都不是毫无目的的发动战争,而是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希望能够以自己为主导,恢复分封制的秩序。

  所谓分封制的秩序,也就是当初周天子大分诸侯时的格局,周武王推翻商朝之后,大肆分封诸侯国71个,然而西周时期的诸侯国远不止于此,周公摄政的时候还不断增加数量,再加上很早以前就存在的诸侯国,可以肯定西周初年的诸侯国不下一百个。

  这么多的诸侯,身份地位也是不一样的,于是就有了爵位制度,从高到低分别是“公、侯、伯、子、男”五等。

  一般跟周王室亲近的宗亲诸侯国国君才是公爵;类似齐国这样的功臣诸侯国,国君是侯爵;其次是伯爵,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再小一点的就是子爵,最后是男爵。

image.png

  西周初年的时候,各个诸侯国的封地都很小,公、侯一级的能够达到百里,伯爵有七十里,子爵和男爵仅仅五十里。

  到周公摄政的时候,对诸侯国的封地进行修改,规定:

  “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说白了,爵位越高,地盘越大,上税也越重,爵位越低,地盘越小,税负也越轻。

  这就要说到楚国的爵位了,虽然我们后世看到楚国一直是老牌强国,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都有楚国的影子,但是在周王室的分封体系中,楚国就是一个子爵,对没错,就是上面在西周初期只有五十里封地,后来可以达到二百里封地的小国。

image.png

  由于地处偏远,爵位较低,每年只需向周王进贡几车用作祭祀的苞茅就可以了。

  为什么后世的楚国这样强大,却只是一个子爵的爵位呢?这就要从楚国的发源时期开始说起了。

  楚国最早只是一个部落,在商朝逐渐衰亡,而周朝逐渐崛起的时候,楚国最早的祖先鬻熊审时度势,投靠了周文王,因为其原来是蛮夷部落,周王室给了他一个子爵的封号,从此臣属于周朝。

  在建国指出,楚国积贫积弱,是逐渐发达起来的,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楚国国君不仅要风尘仆仆的到周朝进贡,还要管理祭品,并且没有资格参加诸侯盟会,可见身份地位之低下。

  虽然楚国起步很低,但是当时的江汉平原大有开发的潜力,楚国早期的臣民都致力于开荒当中,一直到熊渠的时候,楚国已经发展壮大,并且开始逐渐向外扩张。

image.png

  鉴于楚国的强大,周昭王十六年时,周天子亲率大军南征荆楚一带,史称“昭王南征”,尽管周昭王前期取得了一系列的战果,但是最后却由于轻敌在这场战争中溺水而亡。

  从此,楚国国君在江汉平原一代具有很强的威望,甚至可以与周天子的权威相抗衡,而周王室经过这件事开始衰退,诸侯国逐渐不把周天子放到眼里。

  由于楚国多次跟周天子提议要升级爵位,但是周天子把楚人当作蛮夷,并不想给他更高的爵位。

  楚国国君在屡次向周天子讨要更高的爵位无果后,干脆从周王室的爵位体系中背离出来,自称“蛮夷”,“不与中国之号谥”,自称为王。

  熊渠担任楚国国君时,还效仿周天子,将自己的儿子也封为王,楚国国君称王的行为,在周朝礼制中属于僭越。

image.png

  楚国称王的经历,有点像暴发户,一开始的时候很穷,后来突然就有钱了,但是以周王室为代表的上层社会不认可你,依然瞧不起你,楚国只能来硬的。

  在周朝的体制框架中,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说的就是周天子,在周朝只有周天子是王,剩下的不可称王,楚国的这种行为无异是在挑战周王的权威。

  当然,这里面还是有一个小插曲的,在熊渠时代的后期,周厉王不断对周边不听从号令的诸侯进行征伐,熊渠担心楚国与周朝正面冲突有损国力,因此自动去其王位,也取消了对儿子的分封。

  取消王的称号后,楚国国君再次开始跟周天子要爵位,到楚国第19任国君时,熊眴再次称王,是为楚厉王,此后,楚国国君都以王自称。(一说为公元前704年熊通自称楚武王)

  在周朝时期,轻视周天子的人很多,其中最惨的要属姜子牙的后代齐哀公,因此不去朝拜周天子,被周夷王给烹杀了,而敢称王的,楚国算是头一份。

image.png

  楚国能够称王,还是跟自身实力密切相关的,在历史上记载的楚国吞并的小国就不下百个。

  其实,春秋五霸的版本众多,我上面讲的是《史记索隐》版本,其实,如果以荀子版本来看的话,除了楚庄王外,还有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阖闾与构建也都已经称王。

  吴越早期的君主爵位应该也很低,跟楚国一样,到蛮夷之地进行开荒,后逐渐强大起来。

  很多人认为吴越是地方性的霸主,根本撑不起春秋五霸,其实这是不恰当的,虽然吴越地处偏远,但是春秋以来中原战火不断,反而是地处偏远的吴越和荆楚能够得到发展,从后世出土的吴越文化文物来看,春秋时期吴越地区的生产力并不低于中原地区。

  正是因为有着足够强大的实力,才敢于称王争霸,震慑中原。

  而中原强国,一直到战国时期的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才在徐州相王,相比于楚国来说,要晚上好几百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