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操为何在求贤若渴时仍坚决处死吕布?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手腕和文学造诣,成为了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多次发布求贤令,广纳天下英才。然..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宰予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孔子究竟为什么要辱骂自己的学生宰予,宰予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孔子和宰予的对话,我们会发现,宰予其实一次都不该骂。
第一次是关于“孝”的讨论。宰予说,守孝三年时间太长了,如果在这三年时间里,不讲礼仪,礼仪就忘了;不听音乐,音乐就荒废了。宰予在质疑“守孝三年”这种腐朽周礼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观念。他说:“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宰予的意思很明确,谷物的种植收成也就是一年,既然谷物一年一轮回,人生也应该这样。所以,他认为,按照“天人合一”的道理,最好的守孝时间也就是一年。
但是,孔子明显不屑于和宰予讨论,他很不耐烦地问宰予,你只守孝一年,你心安吗?宰予也干脆地回答,心安。孔子讽刺他,你心安你就那样做吧。宰予出去后,孔子把宰予大骂了一顿,骂他对父母不孝。
在这里,宰予是和孔子讨论守孝的时间,可是孔子直接进行人身攻击,把话题引到宰予身上,认为是宰予不孝道,完全背离了学术讨论。
第二次是关于“仁”的讨论。宰予给孔子提出了一个充满“悖论”的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仁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有一个“仁人”,他应该跟着去吗?当然了,宰予这里讨论的,并不是说一个人掉进井里了,另一个人该不该去救。而是因为孔子曾说过,对于“仁”,应该趋之若笃。既然如此,如果那个“仁”在井里,也该趋之若笃吗?趋之若笃,不就是也会跟着掉到井里去吗?
孔子当然明白宰予的话是一个圈套,宰予是设置一个“陷阱”,让他往里跳。于是直接骂道,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意思是宰予在“演”他。
第三次是关于“社”的讨论。鲁哀公问孔子,夏商周三代,分别用什么木头当“社”,也就是土地神的神主。宰予我,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目的,是让人战栗。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回答很奇怪,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这里说“既往不咎”,其意思肯定是认为宰予并不是胡说八道,这事是真的。但是他想不出什么来回答,于是就说,以前的事,陈谷子烂芝麻的,还说他干什么!显然,孔子这是实在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用老师的“大喉咙”,强迫宰予不准说。
从上面的三件事可以看出,宰予虽然是个刁钻古怪的学生,不过,他其实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而他思考的问题,正是孔子学说中一个致命的弱点。也就是时代已经发展到春秋,奴隶制即将解体的时候,如果还墨守成规,搬用西周初年周礼的那一套,显然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从孔子三次对宰予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孔子其实对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无可奈何,回答不上来的。所以他才会显得非常不耐烦,用老师的“大嗓门”来压服宰予。
但是,当宰予白天睡觉(这个睡觉不一定在课堂上。即便在课堂上,也说明宰予对孔子讲的那一套实在不愿意听)的时候,孔子就完全是辱骂了。之前孔子之所以比较收缩,是因为宰予说得确实有道理。但现在完全是宰予没道理了,所以,孔子说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样难听的话。
当然了,孔子毕竟是大宗师。他虽然生气,气魄还是有的,对宰予也有较为中肯的评价。他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这就是著名的“孔门十哲”。在这里,孔子高度评价宰予是个能言会道的人,而且在排位上,还把他排在能言会道的第一位,子贡的前面。也就是说,还是充分肯定了自己这个学生的优点的。和网上那种辱骂学生的老师,显然不是一样的品格。
被孔子反复打压的学生宰予,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史记》写了他一个悲惨的结局,说他在齐国临菑做大夫,和田常一起参与作乱,最后被灭族。孔子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羞愧。
不过《韩非子》上说的是“宰予不免于田常”,也就是宰予不能免于田常的政变,但是并没有说他参与了政变。就算是参与了政变,那也是齐国新贵族和旧贵族之间的一场冲突,与宰予代表的新思想和孔子代表的旧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并非简单是造反。而且,唐代史学家司马贞怀疑司马迁把阚止当成了宰予,他们的字是一样的。
宰予被孔子多次臭骂,不过后世对宰予的评价却并不低。王充曾为他打抱不平,说他白天睡觉是“小过”,孔子不能上纲上线,上升成“大恶”,说出“朽木不可雕”这样的话。同时,唐玄宗把他追封为“齐侯”,宋朝则追封为“齐公”,嘉靖则追称为“先贤宰予”。
这样的评价和结局,也是宰予应有的历史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手腕和文学造诣,成为了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多次发布求贤令,广纳天下英才。然..
在清朝,后宫的等级制度森严,不同等级的后妃享受着不同的待遇,而她们的“工资”也是根据等级来划分的。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清朝的皇后以及慈禧太后的工资情况。..
在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在诸葛亮光辉的一生中,也曾因为“心病”而引发了一场蜀国历史上..
在清末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面对列强的强势入侵和国内改革的迫切需要,清廷决定派遣官员出国考察,以期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技术,为国家的变革寻找出路。这些官员的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首次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然而,在秦始皇的众多决策中,有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李陵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作为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他骁勇善战,曾率领五千步兵抗击匈奴八万大军,浴血奋战八天八夜,杀敌万余人。然而,最终他..
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陵寝的选址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文化和风水考量。作为清朝皇家陵寝的重要代表,清东陵的选址一直是历史学者和文化爱好者关注的焦点。那么,清..
在明朝历史上,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式设立了西厂,这一举动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朱见深究竟为何会创建..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宋朝以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而著称。然而,在这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武将地位的急剧下降。本文将深入..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对象。他的墓穴历经千年风雨,却奇迹般地从未被盗掘,这一现象引发了无数人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