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关系转变至今:朝鲜还是不是中国的屏障?
导读:曾几何时,当人们或者媒体谈及朝鲜战争时,均会提到中国当年决定出兵援助朝鲜,主要在于避免"唇亡齿寒"——朝鲜是中国的屏障,朝鲜的存在可令东北工业基地免..
导读:曾几何时,当人们或者媒体谈及朝鲜战争时,均会提到中国当年决定出兵援助朝鲜,主要在于避免"唇亡齿寒"——朝鲜是中国的屏障,朝鲜的存在可令东北工业基地免受美国的军事威胁。
今天,国内有些战略研究人士提出"放弃"朝鲜,或者说将中朝关系转变为普通的国与国关系。他们的重要理由之一又是在军事科技进步的大背景下,朝鲜的"军事屏障"作用已不复存在。这其中以前南京军区副司令王洪光中将的观点最为鲜明--"从军事上看,朝鲜半岛北部从三八线到我国边境,纵深也就五、六百公里,充其量只是一个现代战役的纵深。抗美援朝战争时,我只用三个战役行动,两个多月就把进抵我边境的'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以南。当代信息化战争,扩大了空间和缩短了时间,只有一个战役纵深的所谓'战略屏障',又有多大的意义?"
美国在东亚扩展反导,朝鲜屏障作用突显
王将军这段论述在文字上很有力,但军事运筹是一门综合考虑的科学,500公里的纵深对武器使用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例如美国在东亚扩展反导系统的问题。最近2年来,一直传出美国准备在韩国部署战区高空导弹防御系统(THAAD)的消息,在消息越来越确实的情况下,我国最近表示出强烈的反对态度。美韩方面给出的解释是,THAAD反导系统用于末段拦截,它的导弹最大拦截高度为150公里,只能有效对付朝鲜的中近程弹道导弹,对中国洲际导弹的打击能力不会构成影响。
但我国看到的是,THAAD的导弹尽管无力拦截我国洲际导弹,它配套的TPY-2火控雷达却影响巨大。TPY-2是一款大型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它探测精度高、探测距离大,一般估计它能识别1200公里外的洲际导弹分导弹头。如果美国在韩国部署THAAD,它的TPY-2雷达就能探测到在渤海、黄海乃至东北部分地区发射的我国洲际导弹,探测范围覆盖导弹的部分主动段以及弹头和诱饵的释放过程(约在主动段结束后几分钟)。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导弹释放较轻的诱饵时速度改变量很小,而释放较重的弹头将引起较大的速度改变。如果在韩国的雷达可以看到诱饵释放过程,那么美国反导系统就可以根据导弹速度的改变而轻易地分辨出弹头和诱饵,从而彻底解决真假弹头识别问题--这正是美国在防御洲际导弹攻击时面临的最困难问题。简单地说,现在美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GMD)要拦截在东北某基地发射的东风31A洲际导弹,需要同时发射数枚拦截弹,才能保证真弹头不会漏网。未来TPY-2雷达部署到韩国,先识别出真弹头,他们只要发射1、2枚拦截弹就能解决问题。
如果朝鲜不复存在,或者说朝鲜崩溃后,美国有可能将TPY-2雷达部署到中朝边境、甚至是能力更强的雷达。那么,我国洲际导弹在东北、华中、华北地区发射时,诱饵释放过程都会被美军反导系统获知,这对我国核打击能力、特别是二次核反击能力将是巨大的削弱。要知道,在导弹核武器使用层面,我国的地理条件并不优越。洲际导弹若在南海发射,射程要大约14000公里才能覆盖华盛顿,一味扩大导弹射程并不可行,所以我国战略导弹核潜艇要突破第一岛链,前出至关岛一带才能投入值班巡逻,生存能力受到地理条件的天然限制。所以我国二次核打击能力并不能学习美英法,只依靠战略导弹核潜艇,能够越野机动的陆基洲际导弹发射车仍是重要支柱。
这样一来,为保证我国陆基机动洲际导弹在东北、华中、华北发射时免受美军反导雷达窥视,朝鲜仍是重要的地理屏障。而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由于中朝的特殊关系,韩国对是否参与美国亚洲导弹防御体系,现在也再三掂量,不敢贸然做出损害中国安全利益的决策。否则,中国也可以通过对朝鲜军事援助来进行惩罚。
现有军事技术仍未能忽略500公里纵深
不仅仅是反导问题,虽然军事科技日新月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理因素的影响就已经被削弱。例如美军未来主力是F-22、F-35两款隐身战斗机,它们要坚持以隐身状态投入战场,就不能使用副油箱。一般估计,F-35进行对地攻击时的作战半径比第三代F-15E战斗机略小,F-22由于强调高速,它的对地攻击作战半径大约与F-16C相当。在未来可能的战争中,美军F-22战斗机要从韩国起飞、对我国北京实施空袭,就必须投入较多空中加油机支援,降低行动的隐蔽性。但如果F-22在朝鲜起飞,它就可以完全依赖自己的机内燃油,悄无声息地对北京实施突袭。
在陆地上的情况同样如此,王洪光中将提到,在抗美援朝时期,我志愿军只用三次战役就将战线推回至三八线以南。但这只是史实的一部分,当年我志愿军进行第一、二次战役后,司令员彭德怀就因战线过长、部队疲劳请求休整,可由于当时外交斗争的需要,毛泽东坚决要求继续发动攻势。彭德怀无奈只能硬着头皮组织第三次战役,突破三八线,攻克汉城(即首尔)。美军经过战线收缩、调整后很快发动反攻,我志愿军在条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实施防御,这就是朝鲜战争前期的第四次战役。在第四次战役中,美军重新收复汉城,我志愿军付出沉重代价才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上,其中38军、50军在汉江南岸阻击美军1个多月,最终因伤亡过大,战役结束后即回国整补。
今天相当多国家的陆军已实现机械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进攻速度、纵深可以较朝鲜战争时期有大幅提高,因为机械化部队需要大量油料、弹药、维修备件的补给。可以比照的是,在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我志愿军在西线发动"左勾拳"攻势,38军113师14小时迂回穿插70公里,切断美国第9军后撤的通道。数十年后,在海湾战争中,联军也有过一次大规模"左勾拳"攻势,但美英法那些机械化步兵师、装甲师在平坦沙漠中的进攻速度始终未有超越38军113师的记录。
所以,无论地面还是空中,朝鲜500公里地理纵深是客观存在的,现有军事技术并未有发展到可以忽略500公里距离的程度。
不能因为一时顺局而忘记未雨绸缪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局势总体走向缓和,而中韩建交后两国关系快速发展,这确实令朝鲜之于中国的战略价值变得微妙起来。中韩关系前景乐观,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韩军指挥权至今仍在美军手中,美军在韩国部署有世界上最重型的机械化部队--第2步兵师,美国空军驻韩部队的飞行时数也保持着美军最高水平。
由于军事指挥体系的一体化,美国对韩国国防仍保持着绝对的影响力,除THAAD反导系统外,韩国海军在美国方面影响下甚至希望购买能力更强的标准3反导拦截弹。韩国军方的这种表现,又如何叫人不保持戒备之心?在与周边国家关系方面,我国有过不少教训。例如菲律宾,在埃斯特拉达、阿罗约夫人总统时期,中菲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标志是2009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获得菲律宾国家输电网的25年特许经营权,并以持股40%成为最大股东。但阿基诺三世总统上任后,却很快将外交策略调整为彻底倒向美国,为配合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在南海问题上频频发起挑衅,这也是国内之前所未能预料到的。
总的来说,无论如何看待朝鲜,在军事上,它的地理屏障作用是实在存在着的,我们不能因一时的顺局而忘记未雨绸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导读:曾几何时,当人们或者媒体谈及朝鲜战争时,均会提到中国当年决定出兵援助朝鲜,主要在于避免"唇亡齿寒"——朝鲜是中国的屏障,朝鲜的存在可令东北工业基地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