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苏东坡的名作往往出自他被贬之时呢?
苏东坡被贬黄州,途中遇雨,写下人生最旷达的一首词,常人难及!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人生最孤独的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苏东坡被贬黄州,途中遇雨,写下人生最旷达的一首词,常人难及!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人生最孤独的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除了散文上的成就,苏轼在诗、词、书、画等方面也得很高成就;诗歌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才华横溢如此的苏轼,仕途却并不顺利,一场莫须有的“乌台诗案”,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最终,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
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於 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史·苏轼传》)”
古人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处于人生低谷的东坡居士,却焕发了创作激情,苏轼被贬后,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从而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
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苏东坡贬居黄州期间,除了咏诵赤壁,还写了不少寄景抒情之作。其中有抒发内心孤独的词作,最为经典的便是《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堪称是苏轼人生最孤独的一首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的开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就是千古名句,它不仅营造出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表现出了苏轼内心的孤独感。苏轼在这首词中借“幽人”、“孤鸿”两种意象托物寓怀,既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又表达了他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除了抒发内心孤独之外,苏东坡居留黄州期间,思想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世事看穿,洒脱度日,因而也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样心意旷达的好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作者还附了则小序:“三月七日,沙湖2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春,是苏轼被贬为黄州的第三个春天。三月七日,苏东坡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雨过天晴,作者联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加上遇见的大雨,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定风波》。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豁达与乐观。
词的上片写的是春雨骤至时词人的心态,“竹杖芒鞋轻胜马”,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表达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下片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雨过天晴,春风虽冷,却吹去了酒意,斜阳西照,仿佛旧友笑脸相迎。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句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饱含人生哲理意味,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难怪,晚清词人郑文焯评价东坡的《定风波》一词时说:“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苏东坡被贬黄州,途中遇雨,写下人生最旷达的一首词,常人难及!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人生最孤独的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1973年11月28日清晨,两架美国军机从伊朗大不里士机场起飞,向苏联方向飞去。其中一架由F-4C“鬼怪”战机改装而成的RF-4C侦察机进入苏联领空进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