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作为三国最后的胜利者 他是如何实现三家归晋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很多人都不了解三家归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无数的三国英雄在这浪花当中走向了人生的尽头,就连到了最后争斗了大半个世纪的魏蜀吴都被晋王朝给灭了。作为晋王朝的实际“开国皇帝”——司马懿又是如何力压这无数英雄成为最终的王者,而他的晋王朝又是如何一步步的蚕食曹魏的势力,最终还实现“三家归晋”。

image.png

  “剩”者为王,拼的不是智慧而是谁的命更长

  三国时代,是古代一个人才高产的时代。自东汉末年,董卓入京起,群雄崛起,文人武将各显其能。在这么多的文臣武将当中,不乏郭嘉、庞统这样的超级谋臣,也不乏周瑜这样文武兼修的国之支柱。跟这些能臣良将比起来,司马懿的智慧实在算不上是最高的,更直观的对比便是诸葛亮。

  在魏蜀争霸当中,诸葛亮多次戏耍、击败司马懿,如果不是蜀国综合国力不济,说不定诸葛亮的北伐早就成功了。但是即便是再聪明的诸葛亮,最终都敌不过司马懿,并不是智慧上的差距,而是在于诸葛亮在生命上耗不过司马懿。五丈原吐血身亡的诸葛亮,在临终前应该想起了那句歌词“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可惜这一切都是命,随着东汉末年那一批老一辈的文臣武将的相继去世,此时六七十岁的司马懿成为了魏国的主宰。

image.png

  除了生命更长之外,司马懿能够“建立”晋王朝还与其性格息息相关。在司马懿身上有几个性格是他成功的关键。

  其一,韬光养晦。在三国那个“衣冠不能自安”的年代,如何能在这乱世当中存活下来是一门很高的艺术。特别是在爱才如命又多疑好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曹操门下,这些身怀绝技、胸有韬略、腹有良谋的人能受到重用,同时也可能因为一点点错误而命丧刀下。华佗、杨修之死,让年轻的司马懿深有感触。为了能够活下去,司马懿只能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到了曹芳时期,司马氏与曹爽争权的关键时刻。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司马懿不惜装病,史载:“持杯饮粥,粥皆流出沾胸”,以至于曹爽都认为司马懿“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在后来的高平陵之变当中,司马懿一改往日的病恹恹,生龙活虎的发起了这场政变,拿下了曹魏的实际控制权,为晋王朝的建立奠定基础。

image.png

  其二,隐忍等待。比起韬光养晦,隐忍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因为韬晦是客观环境催逼下的迫不得已,而隐忍是主观意志要求下的自我压抑。隐忍者都在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来临,便爆发出磅礴之势。曹操在世的时候,因为“三马同槽而食”的疑梦,所以司马懿不敢出头,时刻隐忍着,直到曹丕继位,司马懿才显露才华。

  最能体现司马懿隐忍的一件事,便是诸葛亮的“巾帼妇人之饰”的侮辱。史书曾载,诸葛亮为激司马懿出战,派人给司马懿送来“巾帼妇人之饰”。这在古代乃奇耻大辱,连司马懿属下军士都忍受不了,而司马懿却不为所动,继续坚壁据守。

image.png

  其三,谨慎处事。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个小心谨慎的人,但是与司马懿比起来,那可算是小巫见大巫。《三国演义》里面的空城计虽然是杜撰出来的,但是却是现实当中司马懿的性格体现。空城计里面的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坐守空城、焚香弹琴。而提军十万之众的司马懿谨小慎微,竟然连试探一下都不敢,后军当前军,即刻撤兵。其谨慎的性格可见一斑。

image.png

  其四,当机立断。史称司马懿“雄略内断,英猷外决”。处事果断,善于把握机会是司马懿的一大优点。关于司马懿的当机立断,从讨孟达一仗可以看出来。当司马懿看到了孟达有了反叛之心后,面对诸将的劝谏,司马懿当即说出了:“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随即派兵出发,原本一月的路程,司马懿率大军八日到达,孟达来不及反抗,很快兵败被杀,真是“兵动若神,谋无再计”。

  还有就是高平陵之变,当时曹爽已经力压司马家许久,司马懿本人也行将就木。但是当他看到曹爽外出前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隐忍多时的司马懿一改往日病态,内心排山倒海之势立时显现,仅以三千甲兵就很快控制住了朝廷,最终成功的夺取了政权。

image.png

  可以说,司马懿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除了他的长寿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性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曹丕登基背后的三大功臣:司马懿、贾诩、吴质谁的影响最深?

      曹丕能够从曹操众多子嗣中脱颖而出,最终登基称帝,离不开三位关键人物的辅佐:司马懿的深谋远虑、贾诩的决胜千里、吴质的奇谋百出。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曹丕..

    曹丕登基背后的三大功臣:司马懿、贾诩、吴质谁的影响最深?
  • 曹丕最应该感谢的人:贾诩、吴质还是司马懿?

      曹丕能够从曹操众多子嗣中脱颖而出,最终登基称帝,离不开三位关键人物的辅佐:贾诩的深谋远虑、吴质的奇谋百出、司马懿的隐忍辅佐。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曹丕..

    曹丕最应该感谢的人:贾诩、吴质还是司马懿?
  • 崤山奇缘:司马懿与胡昭的生死师徒情

      在三国时代的烽火硝烟中,司马懿与胡昭的相识如同一道清流,既有乱世中的生死相依,又有师徒间的智慧传承。这段跨越半生的交情,始于崤山的一次求学,深于一次惊心动..

    崤山奇缘:司马懿与胡昭的生死师徒情
  • 司马懿的暗夜梦魇:揭秘让冢虎颤抖的三位隐形克星

      三国博弈的棋盘上,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智谋对决常被后人津津乐道。然而翻开史书细察,这位"冢虎"真正的恐惧,却源自曹魏阵营中三位深谙制衡之道..

    司马懿的暗夜梦魇:揭秘让冢虎颤抖的三位隐形克星
  • 诸葛亮与司马懿:生死之序与寿命长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这两位智者的生命轨迹却有所不同,..

    诸葛亮与司马懿:生死之序与寿命长短
  • 司马懿与诸葛亮:早年名声差异之探秘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司马懿与诸葛亮无疑是两位最具代表性的战略家与政治家。然而,尽管两人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司马懿与诸葛亮:早年名声差异之探秘
  • 司马懿:历史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司马懿无疑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曹魏政权乃至西晋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

    司马懿:历史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 诸葛亮与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对决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英雄辈出、智谋横行的时代。其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作为蜀汉与曹魏两国的重量级人物,他们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

    诸葛亮与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对决
  • 诸葛亮逝世后,司马懿为何终生未伐蜀?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智谋对决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在战场上多次交锋,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然..

    诸葛亮逝世后,司马懿为何终生未伐蜀?
  • 司马懿遗言与司马昭篡位之谜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以其英雄辈出、智谋对决而著称。其中,司马懿作为曹魏的重要权臣,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关于他临终前的遗言是否让司马昭篡位的..

    司马懿遗言与司马昭篡位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