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名将都有自己的抱负,姜维他的追求是什么呢?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姜维投向蜀汉是三国故事中的重要章节,《三国演义》甚至安排姜维“欺负”了老年赵云,要诸葛亮亲自出手智斗才降服了姜维,姜维也俨然成了诸葛亮的继承人和学生。在真实的历史上,姜维投靠蜀汉更多地是因为个人前途,在魏晋时代他的形象和吴起很类似,都是为了功名敢豁出去的狠人。

image.png

  姜维的出身在曹魏属于寒门,是官场上的屌丝阶层。当时的寒门并不穷,它只是相对于士族大家而言,简单来说就是家族没有官N代的沿袭、在士人中地位较低(或者干脆不是士人出身)。姜维的老爹叫做姜迥,曾经当过天水郡将,所以姜维也算是军二代。西北地区在东汉中期就是战争多发地带,姜迥的话语权不低,姜维也因此被举荐,在天水地方上混官场。他的官场起点是郡上计吏,培养了很强的会计能力和沟通能力,因为这个职位就是要到中央上报地方财政情况。

  姜维表现不错,被雍州征辟为州从事,有了进军厅级干部的资本。老爹姜迥在对抗羌人的战争中战死后,曹魏把天水郡将的职位送给了姜维。因为有军职在身,姜维也养了一些亡命小伙伴在身边。这在西北是野心家或雄心人士的标配,董卓、马腾、张绣等人早年都这么干过。同时代的傅玄(他比姜维小15岁,也算是半个老乡)就这样评价姜维:“

  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

image.png

  这些都是姜维26岁以前的事情,到228年诸葛亮的大军逼近天水时,姜维和一群同事陪着太守马遵在野外视察,准备武装对抗诸葛亮大军。姜维还没来得及讲出自己的作战计划,就听到了天水等三郡都换上了蜀汉旗帜,太守马遵立刻跑路闪人,留下了在风中凌乱的姜维等人。姜维等人回城时还被乡党们挡在了外面,只好主动投奔了蜀汉。

  姜维投奔蜀汉后起初职务是仓曹掾,负责丞相府后勤仓库事务,但级别工资很高,他被封为当阳亭侯。诸葛亮和姜维一起公事六年,就把这个曹魏的团级干部提升为中监军,征西将军,成了蜀汉军中巨头。魏延死后,姜维升迁为“统诸军”,平襄县侯。也就是说在七年不到的时间里,姜维在32岁的年龄就任蜀汉的总参谋长,成了省部级的高官。

  这种升迁速度(后来虽然不如意,但生活待遇是蜀汉最顶级的)是曹魏无法提供的,司马师在同样的年龄段才当上散骑常侍,论级别可远不及姜维。如果姜维留在曹魏绝不可能执掌西北的军权,在司马懿当权后,西北地区的军政大权几乎都被他的世交、亲戚(短时期内被政敌曹爽安排的夏侯霸掌控)掌握。

  因此魏晋时期就有曹魏安排姜维母亲劝降姜维被拒的故事流传,孙盛还专门记录了姜维的回信“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孙盛是司马懿铁杆部下孙咨的后人,曹操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就出自他的记录)。所以大家也别管魏晋时代对姜维的评价记录是否有偏见,他在曹魏远不如蜀汉能升官倒是千真万确,姜维也算是对得起蜀汉对自己的重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