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另外一道密旨有什么秘密 张廷玉为什么非要找到不可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密诏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雍正十三年农历8月23日夜,勤勉的雍正皇帝来不及交待后事,便暴亡于圆明园。

  由于雍正皇帝去世得非常突然,不论是皇后、皇子还是朝臣们都毫无准备。

  好在雍正皇帝早在继位之初,便开创了“秘密建储制”。也就是把从皇子中挑选出来的储君的名字写在传位密诏中,并置于金匣里,放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后。在先皇帝驾崩后,只需要从那里取出密诏,宣读继位即可。

  所以早在雍正元年8月17日,雍正便将储君的名字写在传位密诏上,并放在了“正大光明”匾的后面了。

  不过,就在大家取出“正大光明”匾后的传位密诏,正准备宣读时。大学士张廷玉却坚持说,还有一份传位密旨应该赶紧找出来,并说:“大行皇帝因传位大事亲书密旨,曾示我二人,外此无有知者。此旨收藏宫中,应急请出以正大统。”

  可以,雍正皇帝身边的太监想来想去,却对张廷玉描述的密旨毫无印象。

  最后,还是经张廷玉反复描述后,才好不容易将那道密旨找了出来。

image.png

  (张廷玉剧照)

  那么,张廷玉为何一定要太监找出另外一道密旨呢?,这道密旨中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这道密旨是在雍正八年6月写的。

  据《雍正朝起居注》中记载,这年6月,雍正皇帝得了一场十分凶险的大病,眼看着就有驾崩的危险。

  在病榻之上,雍正皇帝也考虑到自己的病情可能会夺走性命,所以他写下了一份密旨,其中不光有继承人乾隆的名字,还在密旨中提到了四个人,他们分别是: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和鄂尔泰。

  当时,雍正在写下密旨后,还召见了这4个人,向他们交待了密旨的内容。

  此外,雍正皇帝还特别交待乾隆继位后,在治理国政上要以宽仁为主,对于他前期的一些严苛政策和制度,一定要酌情增减,

  谁知道,后事都安排妥当的雍正皇帝在经过精心调养后,病情日渐好转,不久竟痊愈了。

  既然又能干革命工作了,雍正皇帝也就不再提起了。

  说起来,雍正皇帝可以说是清王朝12位皇帝中最勤勉的皇帝了。

image.png

  (雍正皇帝剧照)

  康熙皇帝虽在历史上有千古一帝的称号,但康熙皇帝晚年吏治腐败,贪污成风。

  此外,康熙皇帝的六次南巡及晚年的“九子夺嫡”,不仅把国库清空,还让朝廷动荡难安。

  所以,雍正皇帝继位后,以雷霆手段,在整顿吏治、清查亏空、赋税改革、土地整改及加强集权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也为乾隆时期的盛世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雍正皇帝也有他的缺点,那就是刻薄寡恩。像有拥立之功的隆科多和年羹尧等,都在他继位不久后,遭到了打压。

  但雍正皇帝对张廷玉却信赖有加,并且非常器重。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张廷玉的确很有真才实干,在工作上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另一方面张廷玉是个清官,一直有廉洁的清名。

  此外,张廷玉是个非常合格的秘书,雍正皇帝只要表达了意思,他能马上草拟出谕旨。雍正过目后,往往不需修改便可下发。

  不光会写材料,张廷玉还很能为雍正皇帝分忧。在雍正皇帝“圣躬违和”的那年,雍正皇帝命张廷玉代理军政事务。所以每天张廷玉不仅要处理繁杂的公务,还要一一向卧在病床上的雍正皇帝汇报。此外,他还要频繁地和御医商讨雍正皇帝的病情及药方等。

  所以,雍正皇帝在痊愈后,出于对张廷玉表现的满意,同时也是笼络张廷玉,曾将那道密旨给张廷玉看过。

  这也是为何,在雍正皇帝驾崩后,张廷玉坚持说要找出密旨的原因。

image.png

  (乾隆皇帝剧照)

  那么,张廷玉为何一定要找出密旨呢?

  原来,和雍正元年的那份传位密诏相比,雍正八年的那道密旨,不论是在继承人的交待上,还是人事安排上都更加详尽。

  这其中,就分别提到了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和鄂尔泰。

  雍正皇帝在密旨中写道:“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大学士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安民察吏,绥靖边疆,洵为不世出之名臣。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

  这也就能解释张廷玉为何非要心急火燎要太监找出这份密旨的原因了。

  因为雍正皇帝的这番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张廷玉等四人是雍正皇帝留给乾隆的辅政大臣;二是特别肯定了张廷玉和鄂尔泰的忠心不渝,明确地下令,将来让他们俩配享太庙。

  对于张廷玉来说,雍正皇帝的这份密旨,不仅能让他生前继续位居高位,死后也能“旷代殊荣”。所以张廷玉掘地三尺,也要把这道密旨找出来,然后在宣布乾隆继位的同时,关于他的那一部分也会一并诏告天下。如此一来,不管是辅佐乾隆皇帝,还是死后配享受太庙,都成了铁板钉钉的事情。

  不过,张廷玉深知年轻的乾隆皇帝是乾纲独断的人,所以他表示“不敢当辅政之名,请照前例称总理事务”。自然,张廷玉能有这个觉悟,乾隆皇帝还是很高兴的,所以就“蒙恩俞允”。

  只是张廷玉万万没想到,雍正明令“配享太庙”的待遇,居然会成为日后乾隆皇帝对他反复打压的一个契机,当然,那是后话了。

  (参考史料:《清史稿》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