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眼中的诸葛恪:才疏志大,终酿祸端
在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中,诸葛家族人才辈出,诸葛亮与诸葛恪这对叔侄,虽各为其主,但彼此关联紧密。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忠诚闻名于世;而诸葛恪..
诸葛亮最初选定的两位接班人,结果在同一年相继去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公元214年,诸葛亮协助刘备夺取益州。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公元223年,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在此基础上,蜀国的朝廷事务,诸葛亮都亲自处理,并赏罚严明。诸葛亮派人和东吴联盟,平定南中之后,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
在诸葛亮去世后,他选择的继承人蒋琬、费祎,成为蜀国事实上的丞相,以此帮助后主刘禅处理蜀国朝政。至于武将姜维,则继续北伐中原,希望可以匡扶汉室。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蒋琬、费祎、姜维之前,诸葛亮曾悉心培养了两位接班人。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最初选定的两位接班人,分别是谁呢?
一
首先,就诸葛亮来说,最初选定的两位接班人分别是马谡和诸葛乔。一方面,就马谡来说,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三国历史人物。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马谡最初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地,先后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马谡才气器量超过常人,喜好议论战事谋略,丞相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值得注意的是,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观察。”
但是,诸葛亮却认为不是这样,让马谡担任参军,时常接见一起谈论作战谋略,从白天直到黑夜。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诸葛亮是非常器重和信任马谡的,乃至于连刘备的劝谏都没有听从。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平定南中。对此,马谡提出的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从而让南中的孟获等人心悦诚服。
二
不过,对于马谡来说,更偏向于出谋划策的军师,而不是亲临一线的武将,也即马谡纸上谈兵比较厉害,真要率军南征北战,则是强人所难了。虽然诸葛亮想要将马谡培养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显然将马谡放到了一个不合适的位置上了。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国。当时有久经战场的老将魏延、吴懿等,很多人都说应该以这些人为先锋,而诸葛亮违背众人意见提拔马谡,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
结果,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因为街亭这一战略要地被曹魏大将张郃攻克,这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功亏一篑,不得不选择撤军。在诸葛亮撤军之后,马谡被诸葛亮斩杀,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马谡最终死于狱中。但是,不管怎样,马谡在公元228年就去世了,这意味着诸葛亮的悉心培养,最终付诸东流。并且,更让诸葛亮难过的是,在马谡被杀的同一年,他培养的另一位继承人,则英年早逝了。
三
另一方面,这位英年早逝的继承人,就是诸葛乔。诸葛乔(204年—228年),字伯松、原字仲慎,官至翊武将军。诸葛乔本是东吴大臣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乔与兄长诸葛恪都有名于当时,评论的人认为诸葛乔的才能比不上哥哥,但他本身的个性超过诸葛恪。虽然诸葛亮有儿子诸葛瞻,但是,诸葛瞻的出生时间相对较迟。也即起初,诸葛亮还未生子,向诸葛瑾请求让诸葛乔做养子,诸葛瑾就禀告孙权,让诸葛乔到蜀汉,诸葛亮把诸葛乔当作自己的嫡子,并留在身边悉心培养。
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对于诸葛乔这位养子的重视程度,丝毫不弱于马谡。诸葛乔到蜀国后,任驸马都尉。诸葛亮视他如亲生儿子,深恐其成为庸人,管教甚严。在此基础上,诸葛亮前往汉中,准备第一次北伐曹魏的时候,就让诸葛乔跟随自己到了前线。
四
最后,对此,诸葛亮还写信给诸葛瑾说:“诸葛乔本应该回成都,但各位将军的子弟都参与北伐中原,我认为诸葛乔也应该同甘共苦。今日让他带领五六百士兵,与各位将军的子弟驻扎在山谷中。”在此基础上,诸葛亮让诸葛乔参加与督运粮草的艰苦工作。众所周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巴蜀之地的山川险峻,虽然给蜀汉带来了易守难攻的条件,但是,这也让蜀国运送粮草的难度非常大。因此,对于诸葛乔来说,督运粮草的工作,确实可以称之为异常艰苦了。当然,从诸葛亮的角度出发,正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也即孔明希望借此机会来磨炼诸葛乔,这样这位养子之后才能成为蜀国的栋梁之臣。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公元228年,诸葛乔就病逝了,时年二十五岁了。对于25岁就去世的诸葛乔,显然可以称之为英年早逝了。综上,对于诸葛亮最初选定的两位继承人,都在公元228年去世了,也即马谡被诸葛亮自己下令斩杀,而诸葛乔则不幸英年早逝。当然,在此之后,诸葛亮又培养了蒋琬、费祎、姜维等人才,等到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蒋琬、费祎、姜维等人辅佐后主刘禅,成为蜀汉中期和后期的栋梁之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中,诸葛家族人才辈出,诸葛亮与诸葛恪这对叔侄,虽各为其主,但彼此关联紧密。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忠诚闻名于世;而诸葛恪..
在历史长河中,杜预与诸葛亮皆是各自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以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贡献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由于所处时代背景、面临的任务以及所擅..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