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和吴国是怎么建立防御体系的 他们是怎么抵御魏国的进攻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你真的了解三国防御体系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东汉末年,战火纷争,天下逐渐呈现以魏国实力最强的三国鼎立格局。而另外的蜀国和吴国,根据当时的地理条件各自立于一方,那么,这两个国家究竟通过了什么方法建立起本国自身的防御体系,以抵御住强大的魏国的攻势呢?

image.png

  归根究柢,吴蜀二国都拥有天险可以抵御外敌,但并不仅仅如此,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对其加以改善。

  一、吴国的防御体系

  吴国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长江之天险来打造防御体系的政权,因此许多东西都不能够借鉴前人的经验,需要自己主动思考,而最终得出了以下几个重点:

  1.长江的河流长度之长,决定了吴国要想在这设防,就不可能派人每一处都盯守。而即便是长江,也存在有一些需要重点防御的地方,因此吴国在西陵、江陵、武昌、濡须、石头等地派专人防守,并建立起防御工事,用以达到要点防守的目的。

image.png

  2.设立了防御体系固然没什么问题,但是敌人总归能想到其他的办法来攻击,因此需要有一支不固定在一地的军队,来防止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后,能够马上对发生地进行支援。

  依赖长江天险作为防御体系的吴国,将支援的军队设在西陵,既能够抵御魏国,也可以防守蜀国,可谓两全其美。

  3.当时的江北假若失守,敌军要想渡过长江便绝非难事。而吴国对淮南发动了几次进攻,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未曾把本国防线延至淮河。

  但不幸中的万幸是,当时并没有开通大运河,长江下游拥有众多河网,决定了此处战场十分有限并不能达到敌军所需要的大军压境的效果。因此,吴国的军队只需要在石头和濡须两地做好防御即可。

image.png

  孙权掌权之后,制定了发生紧急状况以后,江陵等地负责拖延敌军,与此同时水师顺江而下,在沔水处截断魏国进攻部队的后路。

  东吴的防御体系结合了以上几点,充分利用长江的天险以及水师在此处作战的优势,抵御住了魏国多次的进攻,保证一方政权稳固。

  二、蜀国的防御体系

  在蜀国境内虽然拥有重关之险,但需要面对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兵力极其缺乏。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曹操在撤离汉中之际,将原本汉中的人口几近带走,光有地却缺少了劳动力。因此,即便是在拥有秦岭作为天险的汉中,也需要从西川调配人过来当地进行防守。这对于本就在三国中国力较弱的蜀国可谓是一道难题,对蜀国的君臣也是一次很大的考验。

  因此在不同的时期,蜀国的防御体系也曾发生过数次改变。

image.png

  1. 刘备在夺取汉中之后,立马就需要面对来自东吴的进攻。当时蜀国的主要战力都用于东征,魏延仅带领部分军队驻守在汉中。另一方面,在东汉乱世的背景下,中原和关中的经济都有极大损失,魏国要想率大军进攻汉中绝非易事。

  至此我们可知,在当时汉中还未成为主要战场,边境也相对稳定。假若魏国大军进攻,也可以借秦岭的天险来防御。

  2.夷陵之战后,蜀国军力遭受了巨大损伤,好在有诸葛亮才保证了益州经济稳定发展,魏国在关中的经济也尚未恢复如初,可以看出此时的蜀国仍具备一定的战斗力。而为了达到北伐的目的,诸葛亮决定将大军常驻在汉中,与此同时在汉中屯田,解决后期方面的问题。

  在这一时期,魏国的司马懿曾对蜀国发动过一次较大的攻势,但因为当时天公不作美,以及条件尚未成熟最终失败。而蜀国一方则是向凉州进行主动反击取得了胜利。

image.png

  3.此时的魏国军力逐渐恢复,蜀国的北伐也并没有太大的规模,因此,大军继续留在汉中,不仅没有太大的作用,反而对国力有很大的消耗。

  为此,费祎派主力部队驻守在涪(fú)县和汉寿,汉中的军队主要负责在秦陵拖延敌军等待主力部队到达。

  4.姜维时期,将大军转至沓中进行屯田,认为汉中外围只能够防御却不能消灭敌军,因此放弃外围的险要之地,将兵力集中在阳安关等地。

  但此时魏国早已今非昔比,并不是蜀国能够对抗的,这样的防御体系最终导致了蜀国灭国。

image.png

  蜀吴二国充分利用了天险来搭建本国的防御体系,为后来的政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国的历史也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开启了南方政治经济地位提升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