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杀死魏延是因为担心刘禅驾驭不了?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很多人都有疑问,在《三国演义》中,魏延为何无缘无故被诸葛亮杀了呢?死的不明不白的。诸葛亮说他造反,真的是这样的吗?到底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呢?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

魏延.jpg

网络配图

  对蜀汉来说,汉中和荆州是益州的两翼,而汉中又居于门户要地,战略地位十分显著。而那时刘备又选魏延镇守汉中,足见魏延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诸葛亮死后,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而董蒋二人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造反,而后魏延大军都不听从魏延的命令,魏延只好逃亡,杨仪派遣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斩了他。

  孔明借刀杀人

  魏延本身就足智多谋,骁勇善战,是一个军事奇才。但他的才干受到了诸葛亮的质疑和压抑。

  每次出征,魏延都要求自己领兵一万,与诸葛亮分道出击,诸葛亮始终未允许。更为遗憾的是,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魏延献“子午奇计”,诸葛亮弃之不用而错失良机。

  诸葛亮密谋玄计,而杨仪又乘机陷害魏延,终于酿成蜀汉史上第一大冤案!

201702061508592 - 副本.jpg

网络配图

  当时,杨仪与魏延各持其能,但一直不和。而诸葛亮常常调和他俩,以求平衡,其实目的也是想借杨魏矛盾除掉魏延。就就注定了魏延永远都斗不过这个“阴谋”,也难逃一死。也许是性格决定命运吧!

  我们来看看:诸葛亮病危时,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安排他去世后的退军调度方案。而就是这样重要的会议,现场却只有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参加,把官阶、爵位都高的魏延排斥在外,可想而知,多么明显。诸葛亮决定,由魏延殿后阻击追敌,姜维作为副将,杨仪担任退军指挥;如魏延不服从,不用管他,军队仍按计行事。这就为杨仪阴谋陷害魏延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就为接下来杨杀魏埋下了伏笔。

  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密不发丧,派费祎去揣度魏延的意向,并抓住魏延个性高傲的致命弱点,用激将法,引蛇出洞,惹得魏延勃然大怒,抢在杨仪撤兵之前,率领所部径南归。杨仪便派马岱以叛逆罪追杀之,并诛延三族。

  纵观全局,其实就是诸葛亮借杨仪之手取魏延首级。其实魏延还是想抢先奏报朝廷,指控杨仪反叛,希望舆论支持自己代丞相之位,根本没有叛逆之心。反之,如果他真有反叛之心,何不北向投靠魏国?倒是杨仪,因未得到丞相之位(诸葛亮早已察觉杨仪心胸狭窄,不能为相),到最后还后悔没有率兵投魏,并上书诽谤朝廷,终究被流放了,最后自杀。

  孔明担心刘禅驾驭不了魏延

  诸葛亮为什么要借杨仪的手除掉魏延?其实还是他的怀疑之心在作祟。

1.jpg

网络配图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被刘禅尊为相父,这期间他运用手中掌握的大权,采取一系列隐秘晦暗的手段,对魏延的多次建议和行动进行压制,直至借机处之。其实诸葛亮就是怕今后后主刘禅驾驭不了魏延而出乱子,同时也是为自己指定的“成承诸葛亮之成规,因循而不革”的接班人蒋琬、费祎扫清障碍。

  魏延的死挺冤的,但是反过来想想,也不冤。诸葛亮看不上魏延,不是一天两天,都几十年了,魏延自己肯定也看在眼里,这样不和谐的环境,其实可以离开啊。为何要在蜀国这棵树上吊死,魏延也是个有本事的人,也是个军事奇才,完全可以找个看的上他又尊重他的地方施展才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无私的奉献而名垂青史。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发明家、文学家。那么..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 诸葛亮好友缘何多投曹营?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忠诚的品质,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令人好奇的是,诸葛亮在襄阳求学时结交的四位好友——汝南孟建(字公威)..

    诸葛亮好友缘何多投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