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会重文抑武?真相是什么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赵匡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宋朝为何重文抑武?原来由此历史渊源。这事儿得从赵匡胤在陈桥穿龙袍的两百年前说起。当年的唐朝是个什么身份?世界第一的大帝国,东亚的大哥大。然而这样一个帝国,毁在了自己手上。边军将领安禄山,史思明悍然发动了叛乱,年迈的唐玄宗养虎为患,正规符兵唐朝只有六十万,只要两万唐军就能纵横西域,而安禄山的三镇兵马就有20万人。结果当然是唐玄宗狼狈逃出都城。

  不过还好,唐朝多年的强国底蕴仍在,叛军又内部作死,安史之乱遂平。唐朝从此愈发衰败,但是还算能勉强镇住场子。安史之乱100年后,有个倒霉书生,年年进京考试年年不中,愤懑之余写了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相比不少人都知道,这首诗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巢。

image.png

  之后关东大旱,官府强征赋税,官逼民反,各地起义—这个黄巢成了最大一股起义军,数年后攻进长安。当然唐朝回光返照,终于又一次把叛乱按死在沙滩上,可是经过这两次大动乱,唐朝已经无力回天了。藩镇割据,各地都不服中央政府,节度使们依仗兵权对朝廷阳奉阴违,一个个成了军阀。这也是压死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兵权不在皇帝手中。

  唐末有两个人实力最强,一个是在灭黄巢战争中立了大功的李克用,另一个是在黄巢军中反水当了二五仔投奔官府的朱温。这俩人有共同点,那就是兵多将广、兵强马壮,凭这一点,朱温直接篡了位,他干了啥呢?建立后梁,唐朝杀青。可是李克用这就不乐意了,我们势力不相伯仲,凭啥你当皇帝,这天下归你了;就因为你离都城近,你就先动手了?凭什么不是我当老大?

  但是不乐意没有用,没几天李克用病死了,死前依旧没有忘记朱温的所作所为,于是交代儿子,自己不甘心,天下得从朱温手中“夺回”。他这个儿子是个人物,还上过大家的中学语文课本。他就是《伶官传序》中那个李存勖,算是后唐的明君了,此人及其生猛,灭掉了后梁,完成老爹李克用的“遗愿”,他父亲生前的仇人也都一个不留,建立了后唐。

image.png

  然而正如《伶官传序》中所写,他宠幸伶人最后挂掉了,此时神州大陆已经四分五裂了,手里有点兵马的都称帝称王了。在当时,好像一个武将不割据一块当个“土皇帝”,都不好意思见人。值得一提的是,这后梁李家几个部将都是厉害的主,其中一个叫石敬瑭的,可谓是有野心性格狠,可惜实力不够只得跟着李家。但是,他认了契丹人“做爸爸”,这样一来借来了兵马,于是就灭了后唐建立了后晋。

  但是大家都对当“儿皇帝”的石敬瑭所不齿,而且石敬瑭死后,后晋被契丹灭掉,太原的将军刘知远以收复中原为名称帝,为后汉,结果后汉也是一团糟,后汉部将郭威篡位自立,是为后周。

  所以赵匡胤之前的百年,那是生灵涂民不聊生,皇帝完全不需要什么合法性,连“有德者居之”这样的场面话也不说了,直接是“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赵匡胤本来就是武将出身,看着后周孤儿寡母而篡位登基,得国大为不正,自然对武将十分警惕。李家父子吃的亏,赵匡胤可是万万不想再碰上了,所以才有了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唐朝如此强大的国家,后宫干政、皇子造反、兄弟相残、宦官篡权、外敌入侵都没能使他倒下,藩镇割据却让一个帝国快速崩溃,如何不让后来的统治者心惊?赵家人强干而弱枝,最精锐的禁军放于中央,对武将愈加提防,打压武将的政治地位,甚至说出了“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话,让宦官监军,让文人掌军,终宋一朝,郁郁不得志而死之武将数不胜数。

image.png

  还记得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想让符彦卿领兵,那个“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出来反对,赵匡胤说:“符卿焉能负我?”赵普说:“陛下何以负周世宗。”一句怼回去,估计赵匡胤听后心里也不是滋味啊。

  宋之一朝,没能在太祖,太宗两朝以开国之势夺回幽云,使得到之后面皇帝一心守成而不思进取,因为两百年的藩镇割据,皇帝不信任武将,为了地位,文官处处提防武将,让军队战斗力很难得到发挥。而檀渊之盟后,主和派统治国家,边境之战多为守势,将领不敢冒险,就算到了靖康之耻,也没有改变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直把杭州作汴州”。不知道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的时候,赵匡胤知道了会如何想啊?不得不说,历史这个轮回,还真不是谁能猜得透的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赵匡胤的登基之路:陈桥兵变与后周恭帝禅位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建立标志着五代十国纷乱局面的终结,而这一切都与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赵匡胤紧密相关。赵匡胤是如何逼迫后周恭帝禅位,自己登基并改元..

    赵匡胤的登基之路:陈桥兵变与后周恭帝禅位探析
  • 李渊与赵匡胤:开国皇帝庙号差异探析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开国皇帝作为新王朝的奠基者,往往被后世赋予崇高的庙号以示尊崇。然而,同样是开国皇帝,为何唐高祖李渊被称为“高祖”,而宋太祖赵匡胤则..

    李渊与赵匡胤:开国皇帝庙号差异探析
  • 历史上对赵匡胤的多维度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开国皇帝。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智慧以及推动国家统一的伟大功绩,被后世广泛赞誉。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

    历史上对赵匡胤的多维度评价
  • 探寻赵匡胤的战神之路

      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以“陈桥兵变”和平篡位,开创了北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者。然而,除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身份,..

    探寻赵匡胤的战神之路
  • 究竟是什么原因?竟让后人将赵匡胤与唐太宗相提并论

      赵匡胤,立下赫赫战功,武功很强。当时柴荣就十分器重他,柴荣也一样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只是天妒英才,柴荣忽然患了重病,仅仅只当了五年的皇帝就便驾崩。下面趣..

    究竟是什么原因?竟让后人将赵匡胤与唐太宗相提并论
  • 野史中记载赵匡胤的是和一个女人有关 这个女人到底是谁

      对赵匡胤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皇帝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许多与妇女有关。这个故事是关于女人的,但是历史太模糊了,..

    野史中记载赵匡胤的是和一个女人有关 这个女人到底是谁
  • 赵匡胤率大军亲征北汉,为何到了最后却撤军?

      赵匡胤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平定荆湖、后蜀之后,原本按照先南后北,先弱后强的方案,赵匡胤应该继续向南进军,北方北汉虽..

    赵匡胤率大军亲征北汉,为何到了最后却撤军?
  • 揭秘:赵匡胤究竟是病死的还是被弟弟害死的?

      作为一代枭雄,赵匡胤正可谓是生逢乱世,戎马一生,身处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互相攻伐的混乱局面,他先后以其惊人的智慧和手段,以柴氏政权后周起家,成功的在五代十..

    揭秘:赵匡胤究竟是病死的还是被弟弟害死的?
  • 将军强抢民女,赵匡胤听了以后为何不生气?

      你们知道赵匡胤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他能成为宋的开国皇帝,与他出色的政治手腕有很大关系。登基前,他是借着部..

    将军强抢民女,赵匡胤听了以后为何不生气?
  • 赵匡胤赐给大将一个锦囊,为何里面只有一张白纸?

      对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赵匡胤兵分两路南下伐蜀,次年正月后蜀皇帝孟昶投降。宋朝..

    赵匡胤赐给大将一个锦囊,为何里面只有一张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