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蜀汉的支柱与命运的转折点
在三国时期,蜀汉政权自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四人相继主政,他们被誉为“蜀汉四相”,共同维系着蜀汉的繁荣与稳定。其中,费祎作为诸葛亮选定..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蜀汉的灭亡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自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天下逐步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后来刘备得益州,收汉中,逐步建立蜀汉政权。只可惜无论是刘备多番努力,还是诸葛亮数次北伐,都没能让蜀汉在与曹魏和东吴的征战中占到多少便宜。到了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还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使得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等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为此姜维感到压力巨大,加上姜维与黄皓敌对,且黄皓对姜维有谋害之意,使得姜维都不敢回成都,只能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打算继续北伐。而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黄皓,但因刘禅十分宠信黄皓而无能为力。
在公元263年,姜维得到钟会治兵关中的消息,上表刘禅调遣张翼、廖化驻守险要,只可惜黄皓听信鬼神之说,告诉刘禅敌人不会这样做。直到魏军五路伐蜀,攻入汉中,刘禅才派张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为时已晚。幸好姜维将钟会大军阻挡在剑阁,却没想到邓艾从阴平偷渡,进兵至绵竹,而当时诸葛瞻殊死一搏,在平原上与邓艾决一死战,最终他兵败身死。或许是诸葛瞻的死成为了压死蜀汉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后,刘禅最终在谯周的劝说下出城投降,蜀汉灭亡。
正因为诸葛瞻的战败,使得蜀汉最后的有生力量尽数丧生,也使得成都彻底暴露在邓艾率领的大军面前,因此有人认为,蜀汉的灭亡,是源于诸葛瞻的战败。毕竟在绵竹之战前,尚书郎黄崇多次劝诸葛瞻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但因为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最终导致邓艾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只能退守锦竹。
但即便如此,诸葛瞻也不是一次就被邓艾击败。如果说在战事之初,诸葛瞻可能犯错误的话,那两军交手数次之后,诸葛瞻应该对战局形势有更清晰的认识,不会再犯很明显的错误。所以诸葛瞻后来主动出击,主要还是因为当时他要放手一搏。毕竟此时蜀汉行事垂危,若依旧坚守不出,蜀军士气定然大跌,以蜀汉与曹魏国力的差距,在失了军心的情况下,蜀汉必败无疑,诸葛瞻主动出击,为的是搏得一线生机。
笔者认为,蜀汉最终灭亡,是因为蜀汉国力弱小,灭亡是早已注定的事情,而诸葛瞻最终于绵竹战败,不是导致蜀汉最终灭亡的根本因素,因此诸葛瞻与诸葛尚父子为国捐躯,战死沙场,应该得到百姓的尊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三国时期,蜀汉政权自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四人相继主政,他们被誉为“蜀汉四相”,共同维系着蜀汉的繁荣与稳定。其中,费祎作为诸葛亮选定..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蜀汉的诸葛亮与曹魏的郭嘉无疑是众多谋士中的佼佼者。两人凭借卓越的才智和出色的决策能力,在各自所辅佐的主公身边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才能,为..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智者如云。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法正以其非凡的智谋和策略,对蜀汉乃至三国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云“法正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虽..
“卧龙凤雏大贤,得一可得天下。”这句出自《三国演义》的名言,体现了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在战略上的重要性。然而,尽管刘备得到了这两位杰出的军师,他仍未能实现..
你真的了解曹操害怕之人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了解三国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作为其中最有名的奸雄..
说到诸葛亮,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准备北伐。在其一生中进行了五次北伐。 很..
期初刘备的帝王之路走的也是非常困难,他的手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最开始,只有张关二人是真心的跟着刘备干的,很少有良将愿意跟随刘备,因为那个时候曹操和孙权才..
刘备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称为汉中王,同时这也是刘备一生中最为巅峰的时期,相比前半生的颠沛流离,在这个阶段隐隐有三国最强之势。 那么当时的刘备..
你知道吴蜀联盟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国与国之间,用政治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往往诉诸战争;而假如战争不能战胜对手,又只有回到政治手段..
你真的了解陈到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大都对夏侯惇“拔矢啖睛”的典故不陌生——当初,吕布再度叛出朝廷,与袁术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