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的名臣为什么会难以善终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武帝时期的名臣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雄主之一,从十六岁即位开始,汉武帝就一直在不断地贯彻自己的政治主张,立中朝,设刺史,开察举,行推恩,北击匈奴,南平诸越等等!

image.png

  但是想要做成这么多的大事,光靠汉武帝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汉武帝一朝,名臣能臣也是摩肩接踵,层出不穷。提出千古奇谋“推恩令”的主父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然而,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汉武帝一朝,很多名臣能臣往往都没什么好下场。

  以献上“推恩令”的主父偃为例,主父偃早年出身贫寒﹐颇有才学,尤其擅长纵横之术,但其人性格狭隘,在齐地时就受到儒生的排挤,即便后来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也都未受到礼遇。

image.png

  于是,忍无可忍的主父偃于元光元年前往长安,直接上书汉武帝刘彻,结果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不久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堪称平步青云。

  主父偃受重用的日子里,先后为汉武帝献上了许多效果显著的奇谋妙策,为汉武帝解决西汉诸侯王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助力,然而令人感慨的是,凭借打压诸侯王上位的主父偃最终却也死在了诸侯王手上。

  元朔二年,主父偃因揭露齐王丑事而导致齐王自杀,天下诸侯王群情激愤,朝中大臣也纷纷主张杀主父偃以谢天下,最终,一代能臣主父偃惨被族诛。

image.png

  除了主父偃以外,汉武帝一朝不得善终的名臣其实还有很多,张汤,朱买臣,宁成等,当然不可否认他们之中也有一些人是咎由自取,但同时也不能因此就忽略这些人的能力和给国家做出的贡献,所以,在汉武帝一朝,这么多能臣,名臣最终都不得善终确实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事。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现象的出现呢?综合现存史料分析,应该有两个原因:

  其一在于汉武帝喜爱任用酷吏的习惯。

image.png

  汉武帝之前,西汉王朝一直都以无为的黄老学说为治国理政最高纲领,这一政策确实在那段特殊的时期为西汉王朝恢复国力,积蓄力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这个政策在为西汉社会积蓄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好的负面影响。

  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官员贪污和豪强崛起。官员贪污自不待言,西汉初期民生凋敝,社会财富稀薄,这样的大环境下,官员就算想贪也贪不到什么,自然贪官就比较少。但到了汉武帝时期,社会财富充裕,自然也给了贪官污吏生存的土壤。

  当相比于贪官污吏,豪强崛起的威胁更大,贪官污吏虽然损失民心,但对于中央政权没有直接的威胁,而豪强把控地方,一旦成势将成为中央政府的心腹大患。

image.png

  所以,为了解决贪官污吏和豪强崛起的问题,汉武帝才格外喜欢任用酷吏,因为酷吏一般都不会太在意自己的名声,所以在对付贪官和豪强时,他们几乎是毫无忌惮的。

  不过,大量任用酷吏也带来了一个坏处,那就是冤狱大兴。酷吏这种存在本就是以达到别人为最终目的,相比于偏安一隅,名声不显的贪官和豪强,达到中央的名臣高官无疑更能满足他们。而自古以来,人非圣贤,谁还能没点过错呢,可落在酷吏手上,一点小过错就足以致命了!

  所以,汉武帝一朝,有很多的名臣,能臣其实都是死在这些酷吏手上的。

  至于第二个原因则是出在汉武帝自己身上。

  不可否认,汉武帝求才若渴,但于此同时,汉武帝却从来不珍惜人才,反而随意诛杀。对于这个事情,大臣汲黯就曾经劝谏过汉武帝,如果汉武帝还是这样,天下的人才就会越来越少。结果汉武帝很不以为然地来了一句:

image.png

  何世无才,患人不能识之耳。苟能识之,何患无人!夫所谓才者,犹有用之器也,有才而不肯尽用,与无才同,不杀何施!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没有人才啊,只是君主无法识别人才而已,只要能识别人才,还怕没有人才吗?那些所谓的人才啊,不过只是好用的工具而已,他们有才却不能尽心尽力为我办事,不杀干嘛?

  由此可见,在生长于专制独裁社会的汉武帝眼里,天下只有一个是人,其它都是东西,这也就难怪他在位时期名臣都难以善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路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武帝刘彻以其雄才大略和深远影响著称于世。其中,他推行的“独尊儒术”政策,不仅深刻改变了当时的思想文化格局,更为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路
  • 北击匈奴:汉武帝是否彻底打败了匈奴?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武帝刘彻北击匈奴的壮举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篇章。汉武帝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旨在消除这一长期威胁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然而,..

    北击匈奴:汉武帝是否彻底打败了匈奴?
  • 汉武帝陵墓中的陪葬品之谜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武帝刘彻以其雄才大略和深远影响著称于世。作为一位在位长达54年的帝王,汉武帝的陵墓——茂陵,自然也成为了后人关注的焦点。茂陵中到..

    汉武帝陵墓中的陪葬品之谜
  • 晚年卫青为何屡遭打压?汉武帝的深层考量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汉朝著名的将领、军事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质,为汉武帝时期的边疆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卫青晚年..

    晚年卫青为何屡遭打压?汉武帝的深层考量
  • 汉武帝登基之路:母亲王美人的智慧与策略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武帝刘彻以其雄才大略、文治武功著称,是西汉王朝的重要君主之一。然而,汉武帝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其背后的故事远比想象中复杂。其中,亲生母..

    汉武帝登基之路:母亲王美人的智慧与策略
  • 汉武帝:薄情帝王的复杂情感世界

      在中国古代帝王中,汉武帝刘彻以其雄才大略、开疆拓土著称,然而,在其辉煌政绩的背后,也隐藏着一段段令人唏嘘的薄情故事。若以“天下第一薄情男”来评判汉武帝,或..

    汉武帝:薄情帝王的复杂情感世界
  • 汉武帝刘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武帝刘彻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他的一生,既充满了辉煌的成就,也伴随着无数的争议与遗憾。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半天使一半魔鬼”..

    汉武帝刘彻:一半天使一半魔鬼
  • 汉武帝与钩弋夫人:一段跨越时空的传奇爱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武帝刘彻以其雄才大略和开疆拓土的壮举而名垂青史。然而,在他辉煌的政治生涯背后,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这段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汉武帝..

    汉武帝与钩弋夫人:一段跨越时空的传奇爱情
  • 史上最幸运最智慧的二婚女人汉武帝刘彻之母王娡的传奇人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往往被视为柔弱的代名词,但总有那么一些女性,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坚韧的意志,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一位史上最幸运且..

    史上最幸运最智慧的二婚女人汉武帝刘彻之母王娡的传奇人生
  • 汉武帝人生有四个皇后 她们最后为什么一个比一个惨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和皇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皇与汉武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2个君主,而且他们还有个共同特点:都曾揍得匈奴人不敢侵犯中原..

    汉武帝人生有四个皇后 她们最后为什么一个比一个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