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鸿渐:安史之乱中的中流砥柱与晚唐政治的复杂缩影
杜鸿渐(709—769年),字之巽,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中期宰相、散文家、医学家,其生平跨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以迎立肃宗、平定蜀乱、推动佛教..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李亨能登基成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读:太子李亨是在一种极特殊的情况下进行的,太子李亨为求自保不得不与陈玄礼一起策划了马嵬驿政变。在处死政敌杨国忠后几乎与玄宗反目的情况下哪里还敢跟着去四川,就去了朔方的灵武。太子李亨没有经过唐玄宗同意就称帝也是出自多方面原因的考虑:1、李亨想趁乱称帝,避免日后被玄宗清算。2、身边下属包含朔方节度使都想成为从龙之臣,李亨称帝也好名正言顺的指挥平叛大业。3、唐玄宗的昏庸导致人心尽失,风烛残年没有精力也无法主导沉重的平叛大业。所以从这三方面说太子李亨称帝可谓顺天应命,所以在灵武称帝史称唐肃宗。
其实唐玄宗有30多个儿子,太子之位应该怎么也轮不到李享。唐玄宗长子脸部小时候被小动物抓伤无法承担太子之位,所以二儿子李瑛作为了第一任太子。但是当时最受宠的武惠想立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所以武惠妃串通李林甫百般陷害太子李瑛。最终导致李瑛以谋反罪被处决,结果随着武惠妃去世寿王李瑁也没戏了机缘巧合之下老三李享脱颖而出。
太子李亨百般隐忍才保住太子之位,马嵬驿政变迎来称帝良机。所以迅速称帝才能避免被清算。
其实李隆基之所以选择李享做太子主要是没有什么威胁:寿王李瑁有宰相李林甫的辅佐,这危急到了 玄宗的权力所以李瑁没戏;李享母亲地位低、在朝中没有什么势力,所以相对安全才能做太子。
逐渐年迈的唐玄宗的太子就成了众矢之的,李林甫作为寿王的支持者自然害怕太子登基后收拾自己。所以李林甫先下手为强,打算通过构陷废除李享太子之位另立太子。李享多次险象环生才摆脱了困境,结果依靠杨玉环姐妹崛起的杨国忠也占到了太子的对立面(杨国忠的发迹是从加入李林甫开始的,自然把杨国忠作为政敌)。
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唐玄宗、杨国忠君臣的乱指挥导致潼关失守,惊慌失措的李隆基已经没有昔日的威风手忙脚乱的带着太子、杨国忠等人逃亡四川。此时的太子李享必须要下决定了,因为仇人杨国忠是剑南节度使。一旦进入四川那么自己的生杀予夺,甚至废立都会操纵在杨国忠的手上。
所以太子李享与大将陈玄礼合谋发动了马嵬驿政变,杨玉环、杨国忠兄妹被杀。此时太子李亨已经算是与玄宗撕破脸更不能去剑南了,所以安排老百姓利用舆论的力量让自己留下与玄宗分开。
《新唐书·卷六·本纪第六》:十五载,玄宗避贼,行至马嵬,父老遮道请留太子讨贼,玄宗许之,遣寿王瑁及内侍高力士谕太子,太子乃还。
与玄宗分开后所谓讨贼去哪儿呢?李亨来到了朔方的灵武,为了摆脱父皇可能的清算李亨在众人的拥立下在灵武称帝改元大赦天下。史称唐肃宗,同时尊称在西川的玄宗为太上皇。李隆基刚到四川就听到了消息,好在没有捣乱承认了唐肃宗称帝的合法性。
唐玄宗晚年昏庸无能,安史之乱后昏招迭出让叛乱形式愈演愈烈。崇信杨氏兄妹,人心尽失。
唐玄宗虽然把大唐带入鼎盛,但是也初步形成了节度使藩镇的雏形。晚年的李隆基识人不明,重用杨国忠这样的无能之辈和野心家安禄山。偏听偏信导致黄甫唯明、王忠嗣等名将以及前太子李瑛被构陷;安史之乱爆发后又胡乱指挥导致潼关失守、哥舒翰被俘,因此昏庸无能的晚年李隆基已经人心尽失。从老皇帝玄宗身上已经看不到任何平定叛乱的希望,所以当太子李亨称帝后迅速获得大家的拥戴。
大唐帝国危在旦夕,需要一位年富力强的君主指挥平叛大业。属下期待成为从龙之臣也成为推动李享上位的理由
心惊胆战的李亨来到灵武被迅速推上帝位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太子之位称帝名正言顺;跟随李亨的下属谁不想做从龙之臣获得封赏?最重要的事安史叛军势如破竹,大唐帝国危在旦夕急需一位年富力强的帝王来指挥平叛大业。显然老迈昏庸的唐玄宗已经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所以太子李亨迅速上位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结果。
小结:
唐玄宗李隆基是大唐的功臣也是大唐的罪人,烈火烹油的繁华以后就是长达八年的叛乱。安史之乱机会都是因为李隆基的纵容和偏听偏信造成的结果,所以太子李亨迅速称帝就成为了必然。无论是否提前告诉玄宗,太子李亨上位已经不可阻挡。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杜鸿渐(709—769年),字之巽,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中期宰相、散文家、医学家,其生平跨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以迎立肃宗、平定蜀乱、推动佛教..
唐代宗李豫(726年11月11日-779年6月10日),初名李俶,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九位皇帝(762年5月18日-779年6月10日在位..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安禄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叛乱一直持续了八年,固然唐军获得了最终胜利,..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安禄山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唐朝,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总地来说,唐玄宗最初布的军事格局,在防止军区叛乱时,就存在巨大的漏洞。第一、天..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唐代宗,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皇帝从来不会相信什么臣子的忠心,因为在皇帝看来:在没有权力制约的前提下,臣子..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他前期勤于政事,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使得唐朝的统治达到顶峰;后期却耽于享乐,促成了“天宝危机”,引发“安..
“安史之乱”是怎么来的?“安史之乱”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安史之乱是一场大变革,它是一场社会性的大变革。 安史之乱..
安禄山造反是狼子野心还是被逼无奈?安史之乱的真相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由安禄山发起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
安史之乱之后国家转型!安史之乱对历史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战乱导致的一系列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