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沣和溥仪是父子关系,慈禧为什么选载沣做辅政大臣?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为什么选载沣做辅政大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1908年11月15日,晚清最高掌权者慈禧病逝在仪鸾殿,由此执..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为什么选载沣做辅政大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1908年11月15日,晚清最高掌权者慈禧病逝在仪鸾殿,由此执政48年之久,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慈禧还是走完了一生。在她临终之前,光绪已经走了,走之时并没有立下子嗣,慈禧为了风雨飘摇的晚清,选择了3岁的溥仪继任皇帝。
慈禧在生命最后一刻,除了选择皇帝之外,还让溥仪生父载沣担任了“监国摄政王”,由他辅佐幼年的溥仪。从后来历史发展轨迹来看,慈禧无疑给大清皇室留了后路,至少慈禧的这一特殊安排,保全了皇室安全着陆。
清朝的覆灭,在慈禧看来是迟早的事,历朝历代的朝代更替,对于皇室来说,无疑会遭到巨大的灾难。正因为慈禧选对了一个人,此人就是摄政王载沣。
载沣,他是道光帝的孙子,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五子,是光绪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之所以能在慈禧临终前,受到重用,是因为慈禧足够了解载沣。
3岁的溥仪立为皇帝后,作为生父的载沣辅佐再好不过。但是慈禧看中的是他另外一个优秀品质,那就是可以根据时局变化,审时度势。1894年,当时正值义和团运动兴起,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
当时的这件外交冲突要是处理不好,怕是会出大问题。清廷绝对派一个亲王,亲自去德国道歉。但是在人选上,却迟迟拿捏不好。后来新任德国公使向李鸿章推荐了载沣,他告诉李鸿章,德国看重的是载沣的身份特殊,作为光绪皇帝的胞弟,慈禧的侄子,载沣的地位相比于其他亲王更尊贵,更能表现出清政府的“道歉诚意”。
不久之后载沣就被任命为头等专使大臣,前往德国道歉。到了德国后,载沣诚挚道歉,希望得到德国谅解。但是被要求下跪时,他委婉地拒绝了,并很成功地处理好这次危机。
回国之后,载沣受到了慈禧的赏识,在她的眼里,载沣是一个做事能屈能伸的人,懂得忍耐。随后载沣的官位也越来越大,在慈禧临终之前,他就被任命为摄政王。
慈禧的眼光其实没有看错,武昌起义爆发后,载沣作为摄政王,统揽军政大事。但是载沣分析时局后,发现北洋新军还是只听袁世凯的。于是他果断起用袁世凯,虽然他内心是不喜欢袁世凯。
但是在面对实际情况时,他先是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没成想袁世凯却以足疾未愈为由,拒不接受朝廷诏令。载沣无奈之下,再次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水陆军队,给予袁世凯足够空间发挥。
后来皇族内阁开始分化,载沣眼看不对,再次果断解散了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在这种情况之下,载沣把军政大权交到袁世凯手上,在当时来说,无疑是正确的。
还有一件事,同样可以看出载沣的睿智,汪精卫曾参与刺杀载沣,未能成功反而被捕。载沣并没有杀掉汪精卫,他深知这时不应该激化和革命党之间的矛盾。
清朝覆灭后,清朝皇室依旧享受了许多的优待条件,并没有遭到革命党人的虐待。这点来看,慈禧当初的人事任命,无疑给清朝皇室留下了后路,得以保全了皇族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为什么选载沣做辅政大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1908年11月15日,晚清最高掌权者慈禧病逝在仪鸾殿,由此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