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和姜维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为何水火不容?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众所周知,姜维是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接班人,可谓尽得孔明的真传。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姜维却和恩公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的关系势同水火。蜀汉灭亡前,诸葛瞻战死于锦竹,他在死前竟恨恨地说:“我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能杀掉黄皓和姜维。”为何诸葛瞻和姜维的关系恶劣到这种地步?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一、政见不合

image.png

  毋庸置疑的是,姜维和诸葛瞻都是忠臣,也均是蜀汉的栋梁之才。诸葛瞻世袭诸葛亮武乡侯的爵位,领卫将军、录尚书事。而姜维官拜大将军,比诸葛瞻稍微要高一级。

  但在政见上,姜维和诸葛瞻十分不对付。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终生致力于北伐。作为军事首脑,姜维曾11次北伐中原,虽然取得了一定战果,但是损失也是巨大的。公元256年,姜维与邓艾在段谷决战,结果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惨败,士卒溃散,死伤甚众。

  对于这样的失败,别说是蜀地百姓不高兴,就算是诸葛瞻也十分不高兴。在诸葛瞻看来,姜维北伐中原简直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只会虚耗国力,导致国家灭亡。公元262年,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弊,于是上表给刘禅,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削夺他的兵权。

  就这样,姜维被刘禅打发到沓中带兵,从此远离了成都。

  二、对姜维军事失误的愤恨

  蜀汉之所以濒临灭亡的窘境,很大程度是因为姜维主动放弃了汉中。汉中是蜀地的门户,没有汉中就没有蜀地的安全。当年曹操攻取汉中,蜀地百姓“一日数惊”,如惊弓之鸟。不过自魏延担任汉中太守以来,此地防务一直固若金汤。魏延以及他的继任者王平皆在各大险要之地集聚兵力,让敌人不能前进一步。

  然而由于姜维屡次北伐,导致国力疲敝,难以在汉中屯留过多的兵力。于是姜维提了个错误的计划——敛兵聚谷。简单来说,就是放弃汉中险要的地形,改为聚兵于汉中内地。敌人打向哪,军队就支援向哪,这样便可以大幅度降低后勤压力。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开门揖盗的馊主意。明是坚壁清野,实则是自弃险要,自拆樊篱。

image.png

  其后,魏国伐蜀,并轻而易举地占据了汉中,从此蜀地门户大开。其后,邓艾偷渡阴平,一直杀到绵竹,诸葛瞻被迫临危受命,与邓艾交战。试问若姜维不提出“敛兵聚谷”,汉中哪丢得了?邓艾又如何能杀到蜀汉腹地?濒临绝境,试问诸葛瞻又如何不恨姜维呢?、诸葛瞻嫉妒姜维

  对于诸葛亮,很多读者都有个问题。诸葛亮具有经天纬地之才,为何不将自己一生所学教给亲生儿子诸葛瞻,却偏全部交给姜维。实际上,诸葛亮也想将才学传给儿子,但是他却有个难言之隐。

  诸葛亮只娶了一个夫人——黄月英,从来没有纳妾室。因此,诸葛亮直到46岁时,才生了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可谓是老来得子。诸葛亮死时,诸葛瞻也不过8岁。试问,诸葛亮如何能将才学教给一个孩童?

image.png

  最终,诸葛亮只将自己的书法和绘画技术教给了诸葛瞻。根据史书记载,诸葛瞻工于书画,很多人都将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但是从真正的才学来说,诸葛瞻连父亲的脚趾头都赶不上,因此《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道:“(诸葛瞻)言过其实。”

  没有得到诸葛亮的真传,诸葛瞻自然非常遗憾。对于得到诸葛亮真传的姜维,诸葛瞻自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敌意,这是人之常情。诸葛亮的兵法、治国之术本该属于自己,却被父亲亲手给了一个外人。就像一个普通人的父亲,将最好的房产遗交给了其他人,而不是自己。

  因此,这才是诸葛瞻处处与姜维作对的根源。在战死于绵竹前,诸葛瞻才会恨恨地说:“我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能杀了黄皓和姜维。”如果诸葛亮泉下有知,看到自己亲生儿子和爱徒不能相容,恐怕也难以瞑目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