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大唐为何会被安禄山轻易攻破?这也是后来宋朝重文轻武的原因之一!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盛世大唐为何会被安禄山轻易攻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在《过华清宫》一诗中曾如是说到。

  从爱情上来说,李隆基倾尽所有只为博杨玉环欢心,这是一段多么令人羡慕的爱情,可是,从李隆基的身份上来说,一国之君这般所作所为,无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天下大乱只是时间问题。于是,便有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终以悲剧收场。

  然后,便就有了红颜祸水这一说,在这里,我的观点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image.png

  我们今天不聊唐明皇与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故事,来谈一谈刚刚历经了“开元盛世”的大唐帝国,为何会在安禄山面前如此的不堪一击,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先后丢失了东都洛阳和国都长安呢?

  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那几样——制度、统治者等因素,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这个问题。

image.png

  先从制度上来说。

  我们都知道,结束了南北朝统治的隋朝继承的是北周的政治遗产,而唐朝又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隋唐的制度与北周皆有继承关系。从军事制度上来说,唐初实行的基本制度便就是在北周后期慢慢形成,隋朝全面使用的府兵制度(折冲府制度)。

  李渊在建立唐朝,逐步完成统一之后,便在全国设立了634个折冲府,折冲府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每个等级所拥有的兵员数量分别是一千二百人、一千人、八百人,就算是取平均数,唐初的全国兵力大致是六十余万。

  为了保卫京师,唐初设立的634个折冲府中,有261个是位于京师长安所在的关中,这些折冲府又以上府、中府中府为主,也就是说,在唐初的六十余万常备军之中,有近半是在关中地区。这也就形成了唐朝初年“内重外轻”的军事部署。

image.png

  到了唐太宗晚年,经过“贞观之治”,大唐帝国的国力飙升,唐太宗开始讨伐周围各国,追求建立边功,后继者唐高宗也曾多次出击,父子俩先后平定了辽东、突厥各部、吐谷浑等地区,大唐帝国的国土迅速扩张,“内重外轻”的军事部署已经不再适合幅员辽阔的大唐帝国。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后,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于公元714年在北方设立了安西、北庭、河西、河东、朔方、范阳、平卢、陇右八镇,在南方设立了剑南、岭南两镇,分别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岭南五府经略使)管辖。

  上述十个兵镇总兵力达到了将近五十万之众,而关中的防务则由此前的折冲府交由宿卫负责,兵力不过八万,由此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军事部署,为后来的藩镇割据埋下了祸端。

image.png

  再从统治者来说。

  刚刚即位之初的李隆基确实没有辜负了兄长拱手让出皇位的期望,一举铲除太平公主集团,加强皇权,结束了自唐高宗后期以来的动乱,随后又任用姚崇等名臣,励精图治,将大唐帝国推到了巅峰,一手打造了“开元盛世”。

  但是,在开创了盛世之后,李隆基开始自我满足了,当年曾与姚崇约定的“不求边功”、“崇尚节俭”等条款,也都不再遵守。后来,随着张九龄等一批协助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的正直大臣先后被罢官,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上台。

image.png

  从此之后,大唐帝国国力江河日下,朝纲不振,社会黑暗,而且,大唐帝国官员的正常升迁受到极大影响,尤其是唐玄宗设立藩镇之初,为了避免藩镇割据,节度使任期到了一定的年限就会调入中枢,调离军队的制度被打乱。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安禄山占据着边军之中最为重要的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三个职务,麾下大军足足有近二十万之众,却因为无法晋升到中枢,终身受制于兵镇,久而久之,安禄山便有了不臣之心,开始窥视皇权。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因为不满杨国忠的专权,又不满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的权势,便在范阳起兵,名为讨伐杨国忠,实则反唐。

  因为河北、河东等地的州郡望风而降,唐玄宗得知消息后,起初不信,等到安史叛军兵锋直指洛阳之时才真的相信安禄山叛乱,连忙将在京城任职的名将封常清调任洛阳,命其招募将士防御,又急忙将西北名将高仙芝调回,担任防御安史叛军的主将。

  因为封常清麾下将士多是新兵,而高仙芝麾下的精锐边军尚未回援,只能凭借着疏于训练的“中央军”抵御久经沙场的安史叛军,导致洛阳失守,高仙芝、封常清只能退守潼关。

image.png

  按照当时的局势来说,只要西北、西南的边军赶到,支援高仙芝、封常清,加上唐玄宗“夺情”郭子仪,将其任命为朔方节度使,与李光弼等人密切配合,搅乱安禄山的后方河东、河北等地,平定安史之乱并不难。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唐玄宗李隆基轻信宦官边令诚的诬告,将封常清、高仙芝处死,又逼迫抱病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领军主动出击,导致了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哥舒翰更是在将士的逼迫下,向老对手安禄山投降。

  本来,如果按照封常清、高仙芝以及哥舒翰的计划,坚守潼关天险,等待边军回援,深入大唐腹地,东进被张巡所阻,南下又被鲁炅所阻的安禄山势必败亡,可就是唐玄宗的一通瞎操作,将大好的局面白白葬送,本来搞不好八个月就能平定的安史之乱,硬是打了足足八年。而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唐帝国先是丢掉了东都洛阳,又丢掉了国都长安,大唐帝国开始了“国都六陷”的第一陷,“天子九迁”的第一迁,着实可悲,可叹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