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是怎么上位的?自己不想上被硬推上台!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坚是怎么上位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隋文帝杨坚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开国君主。

  他登上帝位后,并西梁、灭南陈、平江南,结束了长达三百年的南北对峙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又一次统一。随后,又北击突厥,打击了游牧帝国的嚣张,被尊为“圣人可汗”,稳定了东亚局势,为后世安稳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

  在政治上,他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与西胡化政策,力行汉化;开科举制度之先河,废除九品中正制,改为五省六部制,并简化地方官制,废郡,改为州、县二级制;又改府兵制兵农分离的弊端,诏府兵入州县户籍,实现兵农合一。

  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在各地修建粮仓;改革货币。

  ……

  因为隋文帝杨坚的励精图治,大隋开皇年间的中国成为了盛世之国,史称“开皇之治”。

  后世开国皇帝朱元璋对杨坚推崇备至,称赞说:“惟隋高祖皇帝勤政不怠,赏功弗吝,节用安民,时称奔驰。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杨坚列入其中,排在第82位。

  但是,未登上帝位之前的杨坚,也曾经有过一段惶惶不知终日的卑微生活。

  杨坚是承袭父亲杨忠之爵位出道的。出道之初,不懂得韬光养晦,不知道收敛,大张旗鼓地结纳各路牛人、能人,锋芒很盛。

  齐王宇文宪的眼睛一下子就被杨坚发出的光芒给亮闪到了,他密奏武帝宇文邕,说杨坚这人有野心,必须提前把他除掉。

  武帝宇文邕为一代明君,心肠不够狠,犹豫不决。

  他找来通晓相术的畿伯下大夫来和,私下里探讨杨坚为人。

  他并不知道,来和就是杨坚所结交的牛人之一。

  保护杨坚,来和义不容辞。

  武帝宇文邕问:“诸公皆汝所识,隋公相禄何如?”

  来和毫不犹豫地答:“隋公止是守节人,可镇一方。若为将领,陈无不破。”

  宇文邕顿时释然。

  过了几日,想想还是觉得不放心,又请相士赵昭偷偷给杨坚看相。

  哪知,赵昭也是杨坚所结交的能人之一。

  保护杨坚,赵昭义不容辞。

  赵昭当着宇文邕之面佯装观察杨坚脸庞,然后毫不在意地说:“不过作柱国耳。”

  这下,宇文邕信了。

  以至于内史王轨劝谏说“隋公非人臣”时,他竟不耐烦地说:“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

  宇文邕极其崇尚封建迷信,对赵昭说的那一套“天命论”深信不疑,不但认定了杨坚就只有做柱国的命,还妄想着可以依靠这个柱国来保护自己的江山、扶助自己的儿孙。

  为此,他主动和杨坚结成了亲家:让太子宇文赟娶了杨坚的长女杨丽华为妻。

  宇文赟的智商和能力,与他的父亲宇文邕相比,被远甩下了几条大街。

  但他在看人的问题上,似乎比父亲宇文邕要强一点半点。至少,他没那么相信什么“天命”之类的鬼话。

  他在即位后,对杨坚的疑心很重。

  杨坚早在赵昭和来和的提醒下,很知趣地夹住尾巴做人了。

  但宇文赟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就觉得自己这个老丈人不像好人,想找机会把他给剁了。

  有一次,他喝酒喝高了,忍不住对皇后杨丽华说:“必族灭尔家!”

image.png

  妈呀,这可是酒后吐真言呀!

  杨丽华吓得花容失色,赶紧让人把这个讯息带回给自己的父亲。

  杨坚惶恐不安,每天心惊肉跳,把尾巴夹得更紧,就差没把脑袋缩进了裤裆里了。

  宇文赟杀杨坚之心不可遏止。

  他在皇宫埋伏刀斧手,命内侍前往传召杨坚,再三叮嘱刀斧手,说:“若色动,即杀之。”

  杨坚接到诏书那一刻,感觉天要塌下来了。

  这是进宫呢?还是不进宫呢?

  进宫,还有一丝活的希望;不进宫,必定因忤逆而被斩。

  没办法,杨坚哭丧着脸,战战兢兢地进宫了。

  也许就是杨坚那副绝望的可怜样软化了宇文赟的心;又也许是宇文赟需要一个杀杨坚的正当借口,反正,在那天,杀人的命令一直没有下达。

  杨坚得以躲过了一劫。

  不管如何,这种日子,对杨坚而言,简直是暗无天日!

  怎么样才能脱离苦海呢?

  杨坚左思右想,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出京去辅佐藩王才能稍微安全点。

  因为,那么一来,可以离宇文赟这个瘟君远一些,不那么容易触动他的杀人神经了。

  不过,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

  这又得感谢之前他结纳到的各路牛人、能人了。

  内史上大夫郑译是宇文赟座前最得宠的宠臣之一,偏偏,他也是杨坚之前曾经倾心结交的能人。

  杨坚悄悄找到他,对他说:“久愿出藩,公所悉也。敢布心腹,少留意焉。”

  他的意思,郑译懂。

  恰好,郑译前些日子就接到了宇文赟要派他南征的任务。

  于是,他向宇文赟求索一个总督军事的人才,积极推荐说:“若定江东,自非懿戚重臣无以镇抚。可令隋公行,且为寿阳总管以督军事。”

  宇文赟没有多想,答应了郑译的请求,下诏以杨坚为扬州总管。

  诏书下达那一刻,杨坚如获大赦,恍若死后重生。

  不过,极其戏剧性的是,他尚未到扬州赴任,终日沉溺于酒色的宇文赟挂了,该年,才22岁。

  宇文赟咽气之前,宣召刘昉入内宫,准备托付后事。

  这个刘昉,也是杨坚之前曾经倾心结交的能人。

  行文到这里,不得不感慨一声:杨坚太会结交人了,他的关系网太庞大了!

  刘昉和郑译同是宇文赟的宠臣,而且,他们又同是杨坚的死党,这种奇特的身份,使得他俩的感情就特别深。

  刘昉认为宇文赟的儿子周静帝宇文阐只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不堪充当自己遮荫的大树,他与郑译密谋,准备推举杨坚上位。

  两人沆瀣一气、一拍即合。

  他们手拉手地前往杨坚家,把来意告诉了杨坚,请杨坚入宫。

  杨坚还笼罩女婿宇文赟残暴的阴影下走不出来,一个劲地推让。

  刘昉急了,正色说:“公若为,当速为之;如不为,昉自为也。”

  杨坚猛一激凌,惊醒了过来,停止了推让,连连点头表示愿意入宫。

  在入宫前,杨坚心里还是在打鼓,他让人去找来通晓相术的来和,惴惴不安地问:“我无灾障不?”

  来和给他壮胆,说:“公骨法气色相应,天命已有付属。”

  杨坚于是以“侍疾”为名,跟随刘昉、郑译入宫。

  入宫后,刘昉、郑译矫诏,任命杨坚总知中外兵马事。

  杨坚由此上位,不久,当上了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

image.png

  杨坚也没忘记刘昉、郑译二人大恩,称赞他们定策之功,还亲昵地称他们是自己的“心膂”,赏赐巨万,封刘昉为黄国公,郑译为沛国公。

  刘昉、郑译出入都可以派甲士自卫,朝野倾瞩,称为黄、沛。

  刘昉之前对杨坚说的“公若为,当速为之;如不为,昉自为也”之类的话,纯属恐吓杨坚,意在逼迫杨坚上位。

  他其实是没有什么能力“自为”的。

  举个例子:杨坚夺取朝政大权后,相州总管尉迟迥不服,起兵反抗杨坚。一开始,杨坚派韦孝宽前去对付尉迟迥,但诸将不协,无法展开统一行动。杨坚想从刘昉和郑译两人当中派一个去做韦孝宽的监军,推心置腹地对他们说:“须得心膂以统大军,公等两人,谁当行者?”

  这两个家伙毫无责任感,也没有半点担当精神,一个推辞说自己不懂军事;另一个找借口说自己母亲病了,走不开。

  杨坚很大度,没有责怪他们,把工作安排给了高颎。

  尉迟迥闹腾得很大,益州总管王谦、周静帝的岳父司马消难等人纷纷起兵响应。

  杨坚的神经崩得很紧,废寝忘食,日理万机。

  担任司马的刘昉,一点也不替杨坚分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每日游玩酗酒,贻误了许多重要工作。

image.png

  杨坚看清楚了刘昉的无能本质,就罢免了他的司马一职,让别人顶上。

  不过,杨坚对刘昉还是很好的,他禅位称帝后,还升迁了刘昉为上柱国,改封为舒国公,并且不给他安排任何工作,让他清闲无事,可以尽情玩乐、吃好玩好。

  杨坚这样的安排,对他和对刘昉,都是各取所需,按理说,应该是皆大欢喜。

  奇怪的是,刘昉不满意了。

  他认为自己是辅佐杨坚称帝的头号功臣,现在惨遭闲置,不甘心接受。

  他选择在杨坚下令禁酒期间开酒坊,让自己的小妾当垆沽卖酒,以此来表达抗议。

  杨坚没有理会。

  刘昉看见杨坚不理,不免恼羞成怒。

  上柱国梁士彦的妻子是个大美女,也不知刘昉用了什么手段,竟然和她搞上了。

  因为这个,刘昉和梁士彦好上了。

image.png

  梁士彦和宇文忻都是很能打的名将,但他们平定尉迟迥的叛乱过程中首鼠两端,事后遭到了杨坚的冷落和疏远。

  梁士彦和宇文忻对杨坚怨恨不已,两人经常在一起喝酒发牢骚,吐槽世道不公,痛骂杨坚用有色眼镜看人、偏心眼。

  刘昉和梁士彦好上后,三人结成了“失意联盟阵线”,密谋造反,议定事成之后,由梁士彦当皇帝。

  梁士彦和宇文忻两人打仗是很有两把刷子的,之前不敢密谋造反,是知道自己搞政治不行,属门外汉。他们看到刘昉这个开隋定策功臣来了,以为刘昉是个高人,大事一定能成。

  哪知,刘昉之所以能成为开隋定策功臣,完全是因为他是宇文赟宠臣的缘故,事实上,他是个军事不在行、政治也不在线的平庸之辈。

  既然是这样,那么他们的失败在一开始就注定了。

  甚至,他们什么都来不及做,他们的造反,还只停留在口头上,就走漏了风声,被杨坚轻轻松松地来了个“一锅端”。

  有意思的是,在临刑前,身为武将的宇文忻竟然向高颎连连叩头,哀声求饶。刘昉却表现得极有骨气,大声唾骂宇文忻说:“事形如此,何叩头之有!”昂然伏诛。

  曾和刘昉并列为“黄、沛”的沛国公郑译,虽然也有过买狱卖官之丑事,却活得很好,于开皇十一年(591年)病逝于官任上,得谥号为“达”,其子郑元璹承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