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虹贯日是如何形成的?为何古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古代,由于很多自然现象无法用科学的解释,所以出现了很多天文、气象类的事件,被冠以“不详的征兆”。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很多所谓的“不详征兆”都可以进..
古代也有假发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一、从周朝到清朝,假发呈现越来越流行的趋势
假发一词属于现代词汇,但假发的历史已有两千余年。最早在周朝,《诗经·鄘风》中已出现假发的运用,“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发为之。” 这个时候,假发被称为“髲”。假发已具备装饰作用。在当时,“髲”是王后、夫人等贵族女性的专用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普通人是用不得的。
假发最早出现在周朝,被称为“髲”
到了汉朝,假发被称为假髻,也称假结或假紒。假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假发通称。假发开始从上流社会传到民间,深受民间女性喜爱。当时,上到皇后、公主,下到街巷民女,都喜欢用假发做饰品。“长公主见会衣服,加步摇,公主大手结, 皆有簪珥……”这里的“大手结”指的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发式,即用他人的头发做成发络,续在自己头发中间,这也是假发的一种。后汉书上记载了依据长安城有名的谚语——“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长安作为当时的大都市,引领全国风向,可见假发在民间的流行。
再往后,假发越来越流行了。宋代沿袭晚唐、五代遗风,盛行高髻,发髻样式高大。到了清代,女性则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假 髻——— “旗髻”,如牡丹头、荷花头、桃心髻等。 假髻样式复杂多样,充满了艺术气息。
二、假发竟来源于死刑犯?
假发最初的来源是什么?史料记载,古人有用死人、身份低贱之人、受刑之人的头发做假发的惯例,在秦汉时期,甚至有专门剃除罪犯头发的刑罚,而这些头发正是假发的主要来源之一。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要用罪犯的头发。那是因为,受儒家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思想的影响,人们没有特殊原因是不会剪掉自己的头发的,因此头发格外珍贵。
古代假发主要来源于qiufan
还有一个来源是市场交易。《世说新语》记载了一个故事,陶侃在未发迹之前,家境贫寒。好友范逵举孝廉,路过其家,时值寒冬,冰雪积日,为招待陶侃的朋友,陶母偷偷剪掉头发做成假发,换得几斛米。类似的故事还有。虽然古人珍爱自己的头发,但在危急时刻,也会拿头发在市场上交易。
三、为何假发在古代大受欢迎?
假发之盛行,自然是因为一头乌黑漆亮的头发不仅能够保护头部,更重要的是能增添美感。但并非人人都有一头让自己满意的秀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会稀少,会变白。女子对乌黑、浓密长发的追求,比今人更甚。
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周朝开始,为增加祭祀的庄重感,表达对祖先的敬重之意,佩戴假发成为参加祭祀的贵族女性的基本仪表要求。 随着历代统治者对 “孝道”思想的重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思想深入人心,民众十分爱惜自己的头发。宋代,朱熹颁布的礼仪制度,要求“妇人则假髻、大衣、长裙”,进一步确立了假发在女性妆饰中的地位。
四、现代假发已不再是女性专属
到今天,假发已不再是女性的专属,男性也开始使用假发。但今天的假发不再具备任何政治意义或礼仪制度的约束,而是为了美感。在古代,对于女性而言,假发有两个功能,一是展现魅力,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从某种角度看,古代女性对假发的热爱,表达了对传统思想束缚的抗争。古代女性一直被看作是男性的附庸。头发是人体较显眼的部位,高大的发髻弥补了女性身高低于男性的劣势,让她们在心理上感觉与男性身高不相上下。
此外,假发还推动了古代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假发在古代有多贵呢?。在宋代,一个成年女性的头发可以卖600文钱。经过加工制作后,假发属于首饰中的精品。假发的首饰多以金、银、珠、翠等为材料,经过能工巧匠之手制成各式簪、钗,插于假发上,价格就更高了。古代女性对假发的喜爱,为其在古代奢侈消费风气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代,由于很多自然现象无法用科学的解释,所以出现了很多天文、气象类的事件,被冠以“不详的征兆”。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很多所谓的“不详征兆”都可以进..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诗人许文通《端阳采撷》,让我们穿越到南宋时期江南水乡端午风情画里:空气中飘着粽子香,河..
新版《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6月1日已经开始施行,其禁烟范围之广,处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所以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 烟草自明代传入中国,古人曾认为此..
古代也有假发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一、从周朝到清朝,假发呈现越来越流行的趋势 假发一词属于现代词汇,但假发的历史..
成吉思汗统一了整个蒙古族,又西征花剌子模及周边国家,再灭西辽、西夏,建立了强大的统一的蒙古帝国。在蒙古草原上建立了空前绝后的威信,没有人敢和他争夺草原上的..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一入“三伏”,气温骤升,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一举一动只能围绕着“酷暑”做文章。所谓“三伏”,是指夏至后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