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怎么样了?赵光义为什么要改名字?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赵匡胤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怎么样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宋太祖赵匡胤开创了大宋江山,可是他却不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因为他是暴毙而亡,此前也没有立太子。所以他弟弟赵光义,在关键时刻,由一帮亲信扶持登基,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为了跟赵匡胤撇清关系,他登基后改名为赵炅。

  改了个名字,是不是感觉好像穿越了好几代?他的目的很简单,他希望大家只记得开国的皇帝是他赵炅,而不是赵匡胤兄弟俩。但是赵匡胤还有俩活着的儿子,这该如何处置呢?

image.png

  01赵德昭是赵匡胤次子,本有继位的可能。

  赵匡胤的长子赵德秀去世很早,所以次子赵德昭一直以来都是理想的继承人。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不过才50岁,而赵德昭当时已经26岁了,并不是一个小孩儿。

  所以赵德昭完全是具备了继位的资格的,但是这孩子一看就是比较老实的那种。又或者因为赵匡胤才50岁,谁也想不到他会暴毙,所以赵德昭在朝中没什么党羽,所谓的党羽也就只是那些曾经跟随赵匡胤一起打仗的旧臣。

  没有势力的扶持,想要跟赵光义斗,这是一件比较不现实的事情。因为当时赵光义的地位相当高,被封为晋王,位在宰相之上,统领朝政。这就相当于副皇帝了,只要赵匡胤不在,那就是赵光义说了算。

  赵光义的母亲杜太后生他的时候,就天有异象,这杜太后也是绝了,生俩儿子的时候都有异象,满屋子红光,这不把接生婆给下吓坏了也就怪了。

  反正赵光义出生以后就自带主角光环,你一个小小的赵德昭,身边没几个打手,怎么去跟自己的叔叔斗呢?

image.png

  父辞子继本身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到了赵光义这里就不行了,他非要说兄终弟及也未尝不可。而且是不要脸地强行登基。他登基完全是因为他在朝中党羽众多的原因,可是这也顶不住有其他忠心于赵匡胤的臣子会做出反对啊。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宋史》

  所以赵光义把赵普给重新提拔了上来,赵普立刻编造了一份金匮之盟。太祖皇帝死的早,所以没有留下传位诏书,但是杜太后死之前曾经让太祖皇帝发誓,将来死了一定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这亲妈真的是亲妈,临死前还不忘儿子也得死。

image.png

  02赵德昭是被赵光义逼死的,理由很简单。

  既然有了金匮之盟,那么就相当于赵光义有了一份合格的继位证书。这么一来他这个皇位就算是坐稳了,再也没有谁去追查赵匡胤的死,到底跟现任皇帝有没有关系了,查了那不是找死吗?谁来给他们做主呢?

  赵德昭本身是不服气的,可是赵光义一系列笼络人心的措施,立刻就让赵德昭服服帖帖的了。他登基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封赵德昭为京兆尹、武功郡王。

  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邪!”赠中书令,追封魏王,赐谥,后改吴王,又改越王。---《宋史》

  京兆尹也就是京城里的父母官,权力是不小的。而武功郡王就更加了不起了,那跟当年赵光义的职位是相当的,位列宰相之上。

image.png

  所以说赵光义向赵德昭释放了一个迷迷糊糊的烟雾弹,将来赵光义死了,很有可能就是你这个武功郡王登基称帝了,所以你要好好干。

  赵德昭心里美滋滋的,虽然暂时没能成为皇帝,但好歹也是有机会成为继承人的。所以赵德昭一直在赵光义身边努力干活,直到一件事的发生。

  赵光义打下北汉以后,乘势打算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是他低估了辽国的实力,所以被契丹人打得晕头转向,以至于跟大部队失联了。

  皇帝失联了,这个时候不少大将士们就上奏表示,希望赵德昭能够立刻继位。这件事赵德昭拒绝了,因为很快就找到了赵光义。

  可赵光义得知这件事以后,心里很不爽。所以对北伐的将士都没有进行封赏。赵德昭就找到赵光义讨论这件事,也就是去给那些拥护他的人请赏。

  赵光义听了以后,却怒斥赵德昭:你叔还没死呢!等你叔死了你做了皇帝的时候,再去赏赐也不迟!

  这话直接宣判了赵德昭的死刑,回家以后赵德昭就自杀而死。由此可见赵德昭就是被赵光义给逼死的,至于理由,史书上当然说得冠冕堂皇一点了。

image.png

  03赵德芳年仅23岁暴毙而亡,谁的责任?

  赵德芳是赵匡胤的第四个儿子,也是仅存的俩儿子中的另一个。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他才18岁,可作为继承人的话,也算是合格的了。

  但是他跟哥哥赵德昭一样,也是个老实巴交的孩子。哥哥赵德昭都不想篡位,他更加没有这个胆子和心思做这方面努力。

  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车驾临哭,废朝五日。赠中书令、岐王及谥。后加赠太师,改楚王。---《宋史》

  所以赵德芳对赵光义的威胁其实并不大,但是只要他存在,那么赵匡胤这一支就还有希望登基称帝,这是赵光义所不想看到的。

  赵德芳在23岁的时候就突然暴毙了,完全没有任何记载说明他的死因。不过他死后赵光义是亲自跑来哭丧,还给自己放了5天假不上朝,这难道是变相发福利?

  因为赵德芳的死,赵光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就少了一份威胁。不管从什么角度去考虑,这件事对赵光义都是非常有利的。

  到了这里赵匡胤的俩儿子就都去世了,虽然还有孙子存在,但是幼主登基的事情在宋朝是非常忌讳的一件事,所以对赵光义的儿子们就没有任何威胁了。

image.png

  总结:清除所有障碍物,赵光义才能安稳做皇帝。

  赵光义的皇位是篡位得到的,这基本上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了。但是你非要说历史上没有记载,那也没办法,谁也不会把这种事情记录下来。

  从唐太宗擅自干涉写史开始,史书这玩意儿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了。赵光义其实还有一个威胁者,那就是他的弟弟赵廷美。

  既然自己作为赵匡胤的弟弟,可以篡位登基。那么自己的弟弟赵廷美难道没有这个想法吗?一起出生入死过来的人,谁还不知道谁呢?

  果不其然,赵廷美被赵普举报,说有谋反的心思,所以被罢黜了各种官职。没过多久,赵廷美又被举报依旧有谋反的想法,结果就莫名其妙地吐血死了,年仅38岁。

  这么一来俩侄子,一个弟弟全都没了,赵光义再也不用担心继承人会旁落别家了。到这儿我们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宋太宗这一朝除了灭了北汉,什么功绩都没有,因为他在家忙着清理侄儿兄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赵匡胤的登基之路:陈桥兵变与后周恭帝禅位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建立标志着五代十国纷乱局面的终结,而这一切都与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赵匡胤紧密相关。赵匡胤是如何逼迫后周恭帝禅位,自己登基并改元..

    赵匡胤的登基之路:陈桥兵变与后周恭帝禅位探析
  • 李渊与赵匡胤:开国皇帝庙号差异探析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开国皇帝作为新王朝的奠基者,往往被后世赋予崇高的庙号以示尊崇。然而,同样是开国皇帝,为何唐高祖李渊被称为“高祖”,而宋太祖赵匡胤则..

    李渊与赵匡胤:开国皇帝庙号差异探析
  • 历史上对赵匡胤的多维度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开国皇帝。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智慧以及推动国家统一的伟大功绩,被后世广泛赞誉。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

    历史上对赵匡胤的多维度评价
  • 探寻赵匡胤的战神之路

      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以“陈桥兵变”和平篡位,开创了北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者。然而,除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身份,..

    探寻赵匡胤的战神之路
  • 究竟是什么原因?竟让后人将赵匡胤与唐太宗相提并论

      赵匡胤,立下赫赫战功,武功很强。当时柴荣就十分器重他,柴荣也一样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只是天妒英才,柴荣忽然患了重病,仅仅只当了五年的皇帝就便驾崩。下面趣..

    究竟是什么原因?竟让后人将赵匡胤与唐太宗相提并论
  • 野史中记载赵匡胤的是和一个女人有关 这个女人到底是谁

      对赵匡胤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皇帝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许多与妇女有关。这个故事是关于女人的,但是历史太模糊了,..

    野史中记载赵匡胤的是和一个女人有关 这个女人到底是谁
  • 赵匡胤率大军亲征北汉,为何到了最后却撤军?

      赵匡胤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平定荆湖、后蜀之后,原本按照先南后北,先弱后强的方案,赵匡胤应该继续向南进军,北方北汉虽..

    赵匡胤率大军亲征北汉,为何到了最后却撤军?
  • 揭秘:赵匡胤究竟是病死的还是被弟弟害死的?

      作为一代枭雄,赵匡胤正可谓是生逢乱世,戎马一生,身处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互相攻伐的混乱局面,他先后以其惊人的智慧和手段,以柴氏政权后周起家,成功的在五代十..

    揭秘:赵匡胤究竟是病死的还是被弟弟害死的?
  • 将军强抢民女,赵匡胤听了以后为何不生气?

      你们知道赵匡胤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他能成为宋的开国皇帝,与他出色的政治手腕有很大关系。登基前,他是借着部..

    将军强抢民女,赵匡胤听了以后为何不生气?
  • 赵匡胤赐给大将一个锦囊,为何里面只有一张白纸?

      对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赵匡胤兵分两路南下伐蜀,次年正月后蜀皇帝孟昶投降。宋朝..

    赵匡胤赐给大将一个锦囊,为何里面只有一张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