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相知恨晚出处是哪里?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西汉时,汉景帝母亲窦太后有一个侄子,名叫窦婴,极有才华。景帝登基后,急需良臣辅弼,于是让窦婴担任太子的老师,在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又赐给他魏其侯的爵位,后又拜..
【相见恨晚的出处】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释义:遗憾相识太晚。
【相见恨晚的故事】
西汉时,原来齐国临淄这个地方有个人,名叫主父偃。
他早年曾学习纵横术,后为纵横术没什么用处了,便开始学习《周易》、《春秋》等儒家学说。大概因为半路出家,修养不够,所以受到当地儒生的排斥。
汉武帝初年,主父偃听说大将军卫青爱惜人才,就长途跋涉,来到长安,拜见卫青将军。卫青很赏识主父偃的才华,多次向汉武帝举荐,可是汉武帝没有理睬。
时间一久,主父偃所带的资财几乎要花光了,大家都开始讨厌他。远道而来,求官不成,生计都成了问题,这可如何是好?主父偃心想:求人举荐不成,那就直接上书皇帝,没准儿会有意外惊喜。
当时,北方匈奴经常侵扰汉朝边境,让汉武帝十分头疼。于是,主父偃直接上书汉武帝,就匈奴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他抓住要害,切中时弊,力主汉武帝讨伐匈奴。与他同时上书的还有徐乐、严安二人。汉武帝看了主父偃的文章,极为欣赏,很快就召见了他们三人,并说:“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意思是说,你们这几个人原来都在哪里来着?真是相见恨晚呀!于是,汉武帝拜他们三个人做了郎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西汉时,汉景帝母亲窦太后有一个侄子,名叫窦婴,极有才华。景帝登基后,急需良臣辅弼,于是让窦婴担任太子的老师,在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又赐给他魏其侯的爵位,后又拜..
【相敬如宾的故事出处】 《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臼季(编者注,即晋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释义: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释义:相知:相互了解。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
【相见恨晚的出处】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释义:遗憾相识太晚。 【相见恨晚的故事】 西汉..
【注音】xiāng rú yǐ mò 【典故】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