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也要实名制 北宋为啥这么恨厕所涂鸦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话说宋徽宗时期,国家看似经济繁荣,歌舞升平,不得不承认的是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北方的辽国虎视眈眈,时刻想跨过黄河,围攻开封。在国内,政权主要把持在官二代、三代手里,典型代表是不学无术、无恶不作的高衙内,就因为他干爹是高俅,做官就是这么简单。商人的典型代表是西门庆,投机取巧、为富不仁、昏庸无道。小白领的代表的宋江,规规矩矩的做好自己的本分。小商贩的代表是武大郎,当然那时候没有城管。

  话说普通人想做官的途径非常的艰难,像宋江,满腹经纶,能做了个小小的公务员就是祖上积德的了,那些临时工更加惨,出事就是他们顶,那时什么都得讲关系。俗话说,温饱思淫欲,那些郁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当不了官,做生意没有人脉、没有西门庆那样黑的心(西门庆是卖天价药的),普通工作又不对口,因此满腹牢骚。

20141029105008860.jpg

网络配图

  那时街上的公厕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的,特别是京城,公厕林立,各种粪水渠道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资源共享的网络,每个厕所就是一个个相当于现在的门户网站,厕所外面经常挂些广告,例如西门庆集团的“包治百病”“武大郎烧饼”“王婆的婚姻介绍所”。

  一日某君上厕所,发表了一篇批评时政的词,后续上厕所的人觉得是好词就走下面发表评论,好文章引来很多人围观,有几个人觉得词不错,想把它推广,于是就转发去其他公厕,很快人们发现每个公厕都有人发表各种各样的文章。题词引发越来越多人来顿茅厕,厕所的广告收入也水涨船高,但是久而久之,人们发现各种鱼龙混杂的文章,有的是对朝廷的批判,有的是抒情,色情文章更是充斥在其中。

  蹲茅坑的火爆场面也让朝廷的官员经常光顾厕所,特别是一些喜欢看民间文章的官员,看看人们对时政的态度。当官员看到自己的丑闻、内幕一次次在厕所曝光时,比如高衙内骑汗血宝马撞死人,说了一句“我干爹是高俅”,一夜之间这件事传遍各大知名厕所,虽然最后用尽各种手段平息此事,不过给了官员们很大的启示,厕所不能这么自由发表文章了,官员们觉得有必要治理一下厕所。于是请了几个厕所管理员全天候守在厕所,他们提着几个大油漆桶,看到对朝廷、官员不利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刷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删帖总是晚于发帖,加上上厕所的人又那么多,厕所管理员又有限,即使删,也有个时间差,所以文章总是有那么一部分让知道,他们又通过各种渠道散发出去。于是官员们要求厕所管理员在所管理的厕所制定上厕所发表文章的厕规,不得发表违背朝廷法律、不得攻击朝廷、官员的文章。

1.jpg

网络配图

  有了厕规,上公厕所发表文章的人少了,但是私厕发表文章还不受限制,于是很多有才的人转战私厕。私厕发展完全靠广告收入,因此办的有声有色,而且对文章内容进行细分,有朝廷新闻、民间新闻,喜欢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有了这些细分,方便了人们快速寻找自己喜欢的文章,私厕很快发展壮大,广告收入也上来了。当然有不少黑厕所,专门发表色情的、反动的文章,基本上被朝廷发现一次处理一次,却始终生生不息。

  厕所成了在北宋时期打发时间的最佳选择,朝廷见厕所这一块阵地那么强大,专门划出一个部门来管理,叫“厕所管理部”简称“厕管部”私厕也纳入管理范围。那时候人们对朝廷的态度基本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倒宋派,一部分是挺宋派,一部分是挺辽派。倒宋派是郁郁不得志的知识精英分子,他们希望朝廷改革或者推翻朝廷,但是不希望引入外敌。挺宋派主要是既得利益者,他们剥削着广大人民,享受着各种朝廷福利,这部分人最害怕变革,因此在满口仁义道德、歌颂朝廷时,却偷偷把自己的子女移民到辽国。挺辽派认为靠自己的力量没有扳倒朝廷的可能,因此接受辽国的捐助,大力歌颂辽国人少地广,资源丰富,生活富裕,大力揭发宋的丑闻,把小事闹大。

  原先上厕所发表文章,人们总是喜欢用笔名,如宋江笔名叫“及时雨”、燕青笔名"浪子、李逵“黑旋风”、柴进“小旋风”。因此到底文章是谁发表的并不清楚,虽然可以从厕所位置、如厕时间可以追查是谁发表的,可是过于麻烦,对于跨省追查更是不利。于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厕管会根据朝廷要求,实行如厕实名制,凡是近厕所的必须实名注册登记,当然笔名还是照样使用,只是厕所的后台多了入厕所人身份的资料,方便衙门追捕。

  入厕实名制使人们发表文章没有了往日的无忧无虑,写文章必须足够委婉,以免惹来衙门问罪,除非证据确凿才敢酣畅淋漓的发表那些最真实的文章。有些人大骂厕所管理员,反正又不犯法,大不了删帖、封笔名。有些人利用厕所出名,在厕所炒作自己,小凤、芙蓉不就是这么出名的吗。有些人在文章后面评论时政,把本来符合厕规的文章引导到其它负面来。

3.jpg

网络配图

  问题来了,不能光明正大的发表文章,还不允许我发表评论吗?于是有些人就在人家帖子下面发表负面评论,而且势头一发不可收拾。朝廷知道了,这么发展下去那还得了,于是又雇佣一批拿朝廷薪水的人,专门负责在文章后面发表评论,企图把文章引导到正途上来,或者发表一些赞美、肯定朝廷的文章,他们这些人整天就在各大厕所奔波,听说每发表一条评论,可以得五钱铜板。不久人们认识了他们,称呼他们为“五钱党”。当然很多公司专门需要在厕所里推广业务,因此又有些公司成立了,他们专门负责帮人发表产品文章,在厕所里灌水,人们称呼他们为“水军”。辽一直有灭亡宋的野心,虽然打败宋几次,可是想吞并还是太困难,只有在舆论上分化瓦解宋,减少阻力才是王道。于是一批靠领取辽国资金的厕所评论员就这样诞生了,辽的钱币最小单位是分,因此人们称呼那些领取辽资金的厕所评论员叫做“辽分党”

  总之,北宋在厕所里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始终不能占领厕所这个舆论的制高点,反而催生了一大批产业,促进了国家繁荣,厕所后来成为人们购物的便捷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如厕也要实名制 北宋为啥这么恨厕所涂鸦

      话说宋徽宗时期,国家看似经济繁荣,歌舞升平,不得不承认的是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北方的辽国虎视眈眈,时刻想跨过黄河,围攻开封。在国内,政权主要把持在官二代、..

    如厕也要实名制 北宋为啥这么恨厕所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