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道光年间持续三十年的经济大萧条现象 这个道光萧条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道光萧条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image.png

  如果说爆发于道光二十年(1840)的鸦片战争,好似一声晴天霹雳,那么之前已持续二十年的“道光萧条”,就好似山雨欲来前的长久阴霾。

  其实,“道光萧条”这个词,是20世纪末起,由吴承明、李伯重等学者提出来的新名词,指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晚清道光年间持续三十年的经济大萧条现象。尽管对这个“新名词”,学术界还有颇多争议,但只要翻看相关史料,扑面而来的,正是种种触目惊心的“萧条”景象。

image.png

  最常见的“萧条”现象,就是当时几乎飙升的白银价格。道光皇帝登基前的嘉庆年间时,一两白银可以兑换制钱1000文,到了鸦片战争前夜的1834年,一两白银竟可以兑换白银2200文。飞涨的银价,带来了经济上的连锁反应,要用白银交税的百姓,负担当然年年激增,民间商贸也遭到冲击,即使是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也是“富商大贾,倒罢一空,凡百贸易,十减五六”——家家“清仓处理”,一半以上的店铺关门。

  政府的财政收入,当然也损失惨重。虽然从账面看,清政府的“地丁银”等收入似乎减损不大,但那大多是各级官员“虚报”的。比起嘉庆年间每年六百万两白银的地丁银收入来,道光年间的清王朝,地丁银却连每年五百万都收不到。各级官府大面积亏空,以道光皇帝的哀叹说“动拨则无实储”。看似账面上有钱,用钱的时候才发现没钱。

image.png

  而且就这么点钱,还是官员们为了政绩,向老百姓“任意取盈”的结果。原本银价上涨,就会造成老百姓负担加剧。外加官府没钱,当然也要让老百姓多买单,所以各种“浮收”变本加厉。以《清实录》记载,比如湖州府的乌程与归安两个县,“浮收”白银就多一倍。陕西仅粮道衙门,每年就“浮收”六万两白银。简直是越“萧条”越朝着老百姓狠宰。如此一来,民生也可以想。

  所以,也就有了鸦片战争前夜,好些让后人啧啧称奇的怪现象:明明是二十年和平时光,晚清的百姓生活,却是一年赛一年困顿不堪。以1825年江苏巡抚陶澍的奏折说,江南的老百姓生计已是“内实形其不足”。富庶的江南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当然更惨。各地都有农民失去土地,大批流民游荡四方,以1826年龚自珍的疾呼说:“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户,四民之首,奔走下贱。”

image.png

  这样的恶性循环下,鸦片战争前的这段“承平”年代,也就成了民变频发的危机时代:单以《清实录》的统计,从道光帝登基至鸦片战争爆发,大清各地就已爆发民变二十三次,包括了从京城到地方十八省,且有“抗租”“抗暴敛”“抗漕”等各种名目。各省的交界地区,都常盘踞着大量强盗团伙。道光年间的内阁侍读黄瀛山就感叹“邪教盗匪,在在皆有”。哪怕没有鸦片战争,都可见乱成一锅粥。

  而且,看过了这些乱象,也就不难理解接下来的太平天国战争——持续数十年的“道光萧条”,早把坑全挖好了。

image.png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这段“和平年代”里,清王朝会发生如此恐怖的“萧条”景象?公认的第一条原因,就是清王朝的经济瓶颈:道光年间时,中国人口已经突破了四亿,人口与土地的矛盾空前激化。但固守小农经济的清王朝,蹒跚前行的商品经济,乃至依旧封闭的国门,早就令大清的国民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死胡同。于是越困顿越封闭,越封闭越困顿,成了死结。

  但比起这封建经济发展中的固有毛病,大清“萧条”到这地步,还有两条特殊原因,其中一条,就是空前泛滥的鸦片贸易。

  道光皇帝登基后,正是英国鸦片贸易最红火的年代。一箱产自印度的鸦片,成本价237卢比,卖价却是2400卢比,属于当时最暴利的行业。大量的鸦片,就这样疯狂倾销进中国市场,道光帝登基的第一个十年,英国每年向中国输入鸦片一万箱以上。到了第二个十年,即鸦片战争前夜时,英国每年向中国输入鸦片两万箱以上。红火的烟管,不但摧毁着国人的健康,更“烧”着大清的钱:1830年至1834年,清王朝平均每年外流白银,多达五百四十万两。

image.png

  看过这恐怖的“烧钱”,就明白为何道光年间,白银价格始终飙升:陷入步履蹒跚的大清经济,就这样被鸦片抽干了血肉。

  而比起鸦片的诱因来,“道光萧条”也更有一桩发人深思的内因:彼时清王朝深入骨髓的腐败。

  就以“烧钱”的鸦片贸易来说,“道光萧条”时期,清王朝何尝不知道鸦片的危害?但一个怪圈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前,大清越是拼命查禁鸦片,输入中国的鸦片,越是数额暴增——就连广东福建的沿海水师,都按照鸦片的箱数来抽取好处,所谓的禁烟命令,只是他们提高索贿数额的口实。以至于“每船得洋银四百圆六百圆不等”,安心发着“白银外流”的财。

image.png

  而这样的腐败,放在“道光萧条”年间,也只是常见现象。昔日官场上见不得人的陋规,在道光年间都成了合法化。比如最简单的地方官觐见,以《道咸宦海见闻录》的统计,按察使级别的官员每次进京,送给六部九卿官员的贿赂,就多达一万五千两白银。州县官员征收赋税,年节官员走动往来,样样都要巧立名目搂钱,所有的钱,当然都落到老百姓身上。

  所以,在这个“道光萧条”的年月里,既然年景不景气,缺钱缺红眼,那么各级官员想到的,绝不是如何抚恤民生,却是怎样让小民们“买单”损失。所谓的“道光萧条”,经济问题的表象下,却是如此积重难返的腐败问题。“萧条”中的晚清王朝,自然也就在鸦片战争的炮声中,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

image.png

  “经济问题”的背后,却是超越经济范畴的叹息,与警钟长鸣的回味。

  参考资料:《清史稿》《道咸宦海见闻录》、罗畅《道光萧条刍议》 、李芳《道光萧条与十九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经济》 彭程《鸦片战争前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 冯尔康《生活在清朝的人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