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几万人搞不定他一千人北伐路上的硬骨头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是在初次北伐失利后的当年进行的,这样急切地再次出师,足可见诸葛亮的伐魏复仇之情。这次战役,诸葛亮在撤兵时,斩杀了前来追赶的魏将王双,为此,刘禅在给诸葛亮的复职诏书中还专门提到,但是,在诸葛亮的记述当中,此战却记述最少。难道诸葛亮在这次北伐当中进攻没有故事吗?实际情况是,这次战役不但有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只不过,这个故事的彩色不属于诸葛亮,而是属于一个叫做郝昭的将军。诸葛亮碰到了他,是遇上了一块啃不动的硬骨头,是他五次北伐当中最硬的一块。

blob.png

网络配图

  蜀汉建兴六年(228)十二月,诸葛亮率兵出散关,包围陈仓。此时的陈仓已经有所防备,守城的将军叫做郝昭。原来,魏国大将军曹真在打败初次北伐的诸葛亮以后,料定诸葛亮再次北伐,必定会走陈仓,于是派将军郝昭守卫陈仓,并加固城池。

  诸葛亮来到城下,先是派郝昭的同乡人靳详在城外远处喊话劝郝昭,想通过这种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不战而胜。郝昭在城楼上回答说:

  “魏国的法律,您是了解的;我的为人,您是了解的。我受国恩多而且门第高,您不必再说了,我只有一死。您回去告诉诸葛亮,可以来攻了。”

  靳详把赦昭的话报告了诸葛亮,诸葛亮又让靳详再去劝降郝昭,说:“您的人马寡不敌众,何苦白白地自取灭亡。”郝昭对靳详说:“前面我已说定了,我认识您,箭可不认识您。”

  靳详只能退去。诸葛亮自认为有几万部队,而郝昭才一千多人,又估计东来的救兵不能立即赶到,就引兵攻打郝昭。架起云梯、出动冲车逼近城池,郝昭就用火箭迎射汉军的云梯,云梯着火,梯上的人都被烧死;郝昭便用绳子系着石磨从上往下压击汉军的冲车,冲车被压毁。

  诸葛亮便又制作百尺高的井栏,向城中射箭,用土块填平护城的壕沟,打算直接攀登城墙,郝昭便在城里筑起一堵墙。诸葛亮又挖掘地道,想钻进城里;郝昭又在城内横着挖掘壕沟拦截。双方僵持二十多天。蜀军粮食将尽,魏国大将军曹真也派出将军费耀等前来救援郝昭,诸葛亮只好撤兵。

  诸葛亮撤围而去,魏国将军王双追赶,被诸葛亮击败并杀死。在《三国志·曹真传》当中,和郝昭一道守城的是将军王生,王生、王双是不是一个人有歧义,故采取《诸葛亮传》当中的王双吧。陈仓这块骨头实在够硬,郝昭这个将军实在是够能。郝昭以千人对几万人,虽然说是守城,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了,尤其是,他的对手是以精准算计著称的诸葛亮。对于这次攻城,诸葛亮能够使用的手段都用了,也不可谓不用力,所以没有攻下来,是因为郝昭的誓死抵抗和正确应对。也难怪魏明帝会夸赞:“魏国有这样的将军,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更为重要的一点,攻守双方都可以只考虑当下的兵力情况,不用考虑援军。

blob.png

网络配图

  从诸葛亮来说,几万对一千,这仗容易打,不等援兵出动,可能陈仓已经攻下来了。对于郝昭来说,城破只是朝夕之间的事情,他敢指望千里之外的援军吗?魏明帝在方城召见张邰,派他攻击诸葛亮。

  魏明帝亲自到河南城,设酒宴为张郃饯行,问张郃:“等将军赶到,诸葛亮该不会已经拿下陈仓吧?”看,连魏明帝都在担心这个问题,如果没有郝昭的坚守,真要是让诸葛亮夺取了陈仓,张郃即便赶到城下,这仗不是很难打吗!

  不错,张郃清楚诸葛亮深入无粮,也曾经对魏明帝说过:“等我赶到,诸葛亮已经撤走了。”但如果没有郝昭这二十天的坚持,张郃自己这方面的算计有用吗?他接诏后所以要日夜行军赶路,就是要尽快地到达陈仓,即便是陈仓已经陷落,也要趁诸葛亮立足未稳尽早夺回来。否则,如果陈仓早早落入蜀军之手,诸葛亮会因为粮食问题而撤兵吗?

  诸葛亮的设想应该是,陈仓很快到手,然后抓紧筹粮,等到魏国援军赶来,蜀军据城以抗暴露于野外的魏军。所以,诸葛亮的不得已撤兵和魏国的救兵未至而胜,都是缘于郝昭的坚守。

  这个郝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郝昭字伯道,太原人,为人雄壮。年轻的时候就从军担任下级军官,数次作战有功,逐渐升迁为将军。担任将军后一直在河西驻守,边民和少数民族政权治下的人对他是既畏惧又服从。陈仓保卫战胜利后,魏明帝颁诏给予嘉奖,并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魏明帝还亲自引见郝昭,想重用他,郝昭却因病去世。

blob.png

网络配图

  郝昭还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临死前他告诫儿子说:

  “我是一个将军,我知道为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还根据自身的体会,让儿子不要厚葬,说:“我曾经数次打开坟墓,取出棺木用作攻战的器具,所以知道厚葬并不有利于死者。等我死了,你在收敛时用我平常穿的衣服就可以了。”

  除了有自身的体会,他还对人生有着深刻的认识,说:“作为人来说,生有住处就是了,至于死,又何必计较在什么地方呢!”曹操也有“敛以时服”的临终诏令,在这个问题上,郝昭和曹操有着相同的观点。

  作为一个将军,郝昭在魏国不过是“战将如云”那朵云彩当中的一个小水滴,小到在《三国志》当中都没有立传的资格,但《资治通鉴》记载了他,历史记住了他。看起来,一个人不管是有名还是无名,官大还是官小,做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做好了,即便对手是强大的诸葛亮,一样会让他知难而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无私的奉献而名垂青史。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发明家、文学家。那么..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 诸葛亮好友缘何多投曹营?

      在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忠诚的品质,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令人好奇的是,诸葛亮在襄阳求学时结交的四位好友——汝南孟建(字公威)..

    诸葛亮好友缘何多投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