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蛊之祸背后的秘密,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的汉武帝?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巫蛊之祸”背后的秘密,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的汉武帝?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有人说权力才是这个世界最都让人无法自拔的鸦片,只要沾染上他一个人的性格、品味、修养、人性、行为、灵魂等全都会被权力场所带来的副作用给在塑造一遍,严格的来说此时的你已经不在是你了。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西汉文学家匡衡,早年时凿壁偷光也要读书,在经历了权力场的洗礼后,开始变得腐败,大肆贪污土地,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又如唐朝的李氏家族,为了权力武则天连亲儿子都杀,唐玄宗一日之内杀三子,这些人都是如此,对威胁自己权力的亲人,从来不当作自己的骨肉。而有着“千古一帝”的汉武帝也是不能幸免于此。

  做猛爹的儿子压力山大

  要说汉武帝当政时期,司马迁有句话评论得特别好:“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如果当时汉武帝征战匈奴直到死的话,估计会得到一个如秦皇一样穷兵黩武的坏名声,可是他的一份《罪己诏》硬生生把他的形象拔高了好几个台阶,一跃而为千古一帝,文治武功对后世影响深远。

image.png

  这一个认错,这一猛回头即是对他自己往年执政的部分否定,也为后世的帝王们立了一个榜样。这临终前的幡然悔悟,成就了汉武帝的千古明君的名声,可是他折腾了大汉帝国五十年之久,为后世的几百年豪族、门阀政治制度铺平了道路又怎么因为一份《罪己诏》而烟消云散。在权力的斗争中常常需要有人牺牲,而汉武帝则献祭了自己的儿子去成就自己的千古威名。

  总的来说,做太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碰上身体差的爹还好,当皇帝还有盼头。要是碰上一个精力旺盛的爹,自己都挂了人家皇帝还做的稳稳的呢。而最惨的不是有一个命长的爹,而是有着一个命长而且还特别牛逼的爹,汉武帝就是这类皇帝的典型,要做这种皇帝的太子,分寸这种事很难拿捏,要是你表现得精明能干和各类官僚广泛交往,那么会被当作抢班夺权,要是默默无闻,一声不吭,那么就会觉得你就是一个窝囊废,不配当下一任皇帝。

image.png

  所以这个“度”非常难以拿捏,所幸刘据在他的前三十年太子生涯中表现得还算完美,其中既有他的母亲卫夫子的美貌加成,也有他的舅舅卫青的战功守护。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在早期的太子之位的人选中,汉武帝还是整得很明白他说:“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所以他就能多折腾就多折腾,让我这一代的人民多吃点苦,然后让太子以及后世的人们都享福去吧,功在当代,福泽万世。

image.png

  好像作为一个穷兵黩武的统治者都有这个觉悟,比如当年的秦始皇以法家治国而扶苏偏向儒家。这两位帝王的太子都是敦厚稳重、仁惠爱民、爱惜民力的人,这类太子即位后适合纠正上一代帝王穷兵黩武的国策而与民休息。他们是作为秦皇汉武这类大有作为的帝皇的最佳接班人选,不过这些帝王所不能容忍的就是他们在位期间,与他们相反的国策的施行,也就是同一届政府内,不允许有两种治国思路!更何况是两种从根本上就对立的治国之术。

  过早的暴露治国理念,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导致被反噬

  汉武帝是出了名的刚猛,在他治下冤假错案多如牛毛,当然那些脏活累活全都是他手底下那些打手去做。这些打手就是那些酷吏,他们压榨、鱼肉百姓肥了汉武的金库,在民怨沸腾时又可以杀了他们以平民愤,尽管后任看得见前任遭遇,但他们还是被权力蒙蔽了双眼继续充当汉武帝的打手,于是在汉武身边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酷吏势力”。

image.png

  在太子刘据监国时就表现得与他的老爹不同了,在判决很多案子时,他基本上都是从轻发落,又或者洗刷冤案。这种行为让很多当权的酷吏们非常不爽,毕竟太子显得厚道了,那么不就是让那些酷吏们显得黑心?他们害怕太子登基之后要清算他们,于是一股反太子势力逐渐在武帝身边聚集。

image.png

  这股势力在卫家权倾朝野时暂时选择了蛰伏,而作为太子的刘据仍不知道自己过早的表现出自己的治国方向究竟动了谁的利益。在权力场上就是如此,在根基不稳时,千万不要表现得与前任领导有着截然不同的思路,而是要沿着老领导的步子慢慢迈,先扶植一批支持自己的势力,在打压一批反对势力,等到攻守之势逆转时,方可一举定乾坤。如果过早的表现出自己的思路与上任领导不同,那么那些有着利益相关的人就会意识到未来将会大变样,那么这些人就会用尽各种卑鄙手段搞你下台。

  晚年的武帝昏聩、偏执

  武帝后期,汉帝国的战争机器已经灯枯油竭,“文景之治”带给汉武帝的战争资本早已在年年的征战中耗尽,帝国境内大旱连连、叛乱四起,对外征战耗费无数民力却无功而返,此时的汉帝国放眼望去就是一个末世王朝的迹象。

image.png

  于是一股黄老之学的思想聚集在这位以仁厚著称的太子身边,一股与武帝针锋相对的力量开始形成。而汉武身边的那群酷吏们已经准备好了利用汉武帝昏聩的最后时光来反扑太子。

  两个代表不同政治立场的群体开始展开较量,并最后演变成了老子杀儿子的千古奇冤。都说权力使人疯狂,汉武大概就是如此,他想彪悍千古,他想他的功绩能被世人永世流传,他想成为比较秦始皇的千古一帝!为此他不能在历史上留下污点,尤其是他的治国理念。他的接班人必须全盘接受他的治国套路,不容许有一丁点的反对,上一届政府是伟大的、光明的,这新一届的政府不能批判上一届,这是汉武帝的想法。可是在太子那里,上一届政府穷兵黩武,耗费民力,该与民休息。上一届政府,冤假错案奇多,刑法森严,该为人平反。上一届政府…。

image.png

  这个时候新一届政府除非否定上一届政府的治国理念,否则难以给这个千疮百孔的汉帝国纠偏,让它重回正轨。于是汉武帝就从了一个汉民族的开创者、抗击异族侵略伟大斗士、汉民族的精神信仰、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变成了一个滥用民力、好大喜功、残酷暴虐的暴君!

  这些能让玩了一辈子权谋的汉武帝所容忍?不可能!在汉武帝的最后十年中,这个帝国的乱像打破了汉武帝原本的如意算盘:即我打仗,太子修养。但是武帝后期他拆了东墙补西墙,一种无力感涌上他的心头。他开始变得多疑、狂暴,前期敦厚好静的太子现在在他眼里是他名垂青史的极大不稳定因素。

image.png

  于是在一系列事件中,他不得不打掉以太子为首的这个下一届政府,而“巫蛊之祸”是一个只是一个非常好的诱因,他又在一次用自己的权谋向后世展现了什么叫做权术的最高境界,自从“诛吕”之后,汉朝又一非常血腥的政治事件终于拉开帷幕,历史也被导向了我们现在这个维度。

  巫蛊之祸

  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因儿子贪污,于是主动承担了要去抓捕一个叫“阳凌大侠”的侠客朱安世,这个朱安世具体犯了什么事,现在已不可考。但是我们能够猜测的是,他犯的事分量一定很足,以至于武帝本人明确指示要弄死他。而公孙贺此时跳出了说好听点是为皇帝分忧,不好听点是为了儿子赎罪。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公孙贺居然把大侠给抓住了,这一抓不得了,朱安世直接把全长安只有汉武帝不知道的巫蛊之风直接抖了出来,还言之凿凿的说公孙敬私设木偶诅咒武帝,贪污可以看情况免死,而诅咒却是一个都不能留。得到“证据”的汉武帝在他的晚年又一次挥动起了他的屠刀,不过不是挥向匈奴,而是自己的亲人。

image.png

  公元前91年春,“巫蛊罪名”已经在公孙敬脑袋上扣实,公孙贺也陪同儿子一起下狱,身死之后被灭族。 不仅他们被处死,还牵连了许多与太子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如卫青之子卫伉,至此太子的外援全部被武帝以巫蛊之祸的名义全部清除。

  在面对如此大的政治事件,有人嗅到了危险,也有人嗅到了机会。这个嗅到机会的人就是武帝的近侍,江充。要说这江充是一个十足的投机分子加小人,早些年害死了赵国太子刘丹,化名为江充之后又以奇装异服迷惑了武帝谋得了一个差事。后来又看到武帝喜欢那些酷吏们给他搜刮钱财,又转行干起了酷吏,做起了武帝的敛财工具。

image.png

  作为优秀的投机商人他自然不会放过这阵长安妖风,早先因太子家奴坐马车的事件而得罪太子后,他越想越害怕,他开始想太子上位之后,会不会拿自己开刀。一想到这他就开始哆嗦恰好长安挂起的这阵妖风,一个弄掉太子的邪恶计划在他腹中开始酝酿。他不知道的是,就是他这一番保命的阴谋不仅没给自己保了命,而且还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在巫蛊之祸后,武帝的身体毛病越来越多,此时的江充抓住了武帝的心理弱点,向他说:“陛下的病,恐怕还是巫蛊在作祟”,于是武帝下令彻查巫蛊事件,并委派江充全权负责此次事件的调查。

image.png

  在得到帝国最高权力者的首肯后,江充当起了大尾巴狼,他招募了众多巫师充当助理,在各地挖掘木偶,并且创造了许多“证据”,让原本不过是只牵连数百人的案件一下子变成了数万人卷入其中的大案。在各种泼污水的行为中,江充始终没有忘记他的最终目标是扳倒太子。他借办案之由在太子的宫中“搜出”了大量木偶。找到了证据的他开始疯狂,但是他忘了,狗急了也会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他这么明目张胆的陷害必然会遭到别人的反扑。武帝此时在甘泉宫,这里距离长安足有一百公里。

  被逼急了的太子开始和他的老师商量对策,太子在反与不反之间很犹豫,但是他的老师一句话点醒了他:“你忘记了当年扶苏的事了吗?”,是的当年扶苏也被逼自杀。再加上皇后太子派去的请安的人武帝都不见。武帝难道被控制了吗?死了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事不容缓,反了。

image.png

  不出几天,太子之乱就被武帝平定。几个月之后,太子的藏身之地被发现,他自缢于朋友家中,至此,武帝终于逼死了自己心爱的儿子。他自始至终都明白太子的改舵是对的,但是这改舵太子不能做,只能我自己来,这样才能保住我的千古一帝的名声,这样我才能正震烁古今。

  在太子死后,武帝做了什么?为太子平反!他说了太子是对的,是我老糊涂了,不该杀太子。不过讽刺的是在太子未死之时,就有人上奏陈述了太子的冤屈。但是武帝不置可否,而是偏偏等太子死了之后才回过味来说自己错了。这是为什么?为了帝国的转向!太子的形象太重要了,如果在他生前就平反,难免威胁皇权,而死人不会说话,也没有威胁,于是汉武帝又施展了一次权术,给死太子立牌坊,以便于后来的帝国转向,便于与民休息。公元前89年,武帝颁布了《轮台罪己诏》这标志着大汉帝国终于从战争的泥潭中挣脱出来,重新回到了与民休息和重视经济发展道路上来,汉帝国也避免了如秦朝般灭亡的结局。公元前87年,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崩于未央宫,死前托孤霍光命他修养民力。

  结语

  权力能吞噬一个人的灵魂,让他变得不在像是自己,在尝到了权力的一丁点甜头之后,就想着永远把他紧紧捏在手中,无论是友情、亲情、爱情,只要是权力、名誉进阶路上的障碍,那么都会被清扫干净。刘彻父子的悲剧就是权力倾扎的典型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