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同日而语的故事 成语不可同日而语怎么来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从而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当时有个纵横家,名叫苏秦。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到赵国游说。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他又没有成功。后来到燕国,才得到一些资助。接着,他第二次来到赵国,这一回,赵国的国君赵肃侯亲自接待了他。

  他向赵肃侯分析了赵国和各国的关系:“如果赵国与齐、秦两国为敌,那么百姓就得不到安宁;如果依靠齐国去攻打秦国,百姓还是得不到安宁。现在,如果大王和秦国和好,那么秦国一定要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韩国和魏国;如果和齐国友好,那么齐国也一定会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楚国和魏国。魏、韩两个弱了,就要割地,也会使楚国削弱。这样,大王就会孤立无援。”

  赵肃侯年纪比较轻,见苏秦说得头头是道,不住地点头称是。接着,苏秦又分析了赵国的实力和面临的形势:“其实,山东境内所建立的国家,没有一个比赵国强大的。赵国的疆土纵横两千里,军队几十万人,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支用好几年。西、南、东三面有山有水,北面有弱小的燕国,也不值得害怕。现在各国中秦国最忌恨赵国,但为什么它又不敢来攻打赵国呢?原来是它害怕韩、魏两国在后边暗算它。既然如此,韩、魏可算是赵国南边的屏障了。但秦国要是攻打韩、魏两国,那倒是很方便的,它们必然会向秦国屈服。如果秦国解除了韩、魏暗算的顾虑,那么战祸必然会降临到赵国。这也是我替大王忧虑的原因。”

  赵肃侯听到这里,心里非常害怕,急着问苏秦应该怎么办。于是苏秦说道:“我私下考察过天下的地图,发现各诸侯国的土地合起来五倍于秦国,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数量十倍于秦国,如果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就一定能打败它。如今反而向西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呢?”

  接着,苏秦又讲了一些如何具体搞合纵的方法和策略。赵肃侯听完说:“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各诸侯国得以安宁,我愿意诚恳地倾国相从。”

  于是,赵肃侯给了苏秦许多赏赐,用来让他游说各诸侯国加入合纵联盟。

  成语解释:

  不能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形容两者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成语典故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范蠡明知勾践可共患难却不可同享福,为何还要辅佐他?

      范蠡明知勾践可共患难却不可同享福,为何还要辅佐他?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范蠡作为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智士,凭借他的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范蠡明知勾践可共患难却不可同享福,为何还要辅佐他?
  • 成语不可同日源自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释义: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不可同日而语故事..

    成语不可同日源自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 不可同日而语的故事

      解释:  不能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形容两者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

    不可同日而语的故事
  • 不可同日而语的故事 成语不可同日而语怎么来的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从而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当时有个..

    不可同日而语的故事 成语不可同日而语怎么来的